探索传统文化在小学低段美术教学中有效渗透和发扬

发表时间:2021/4/27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3期   作者:范允助
[导读] 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学习不仅仅是在语文课堂中,在美术作品中也可以有所体现。
        范允助
        浙江省天台县街头镇中心小学           317200
        摘要: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学习不仅仅是在语文课堂中,在美术作品中也可以有所体现。但是现在小学的美术课堂存在一系列的问题需要改进,只有将这些问题解决,才能够实现美术课堂的真正发展。
关键字:传统文化;小学;美术教学;渗透和发扬
一、引言
        艺术之所以为大众所喜爱,是因为艺术有价值,但更多的是作品有生命,简单地说就是有灵魂,有灵魂的作品才能被称之为艺术,不然只能是供人欣赏的一幅普通的画或者其他的东西。对于美术来说,作品有灵魂很重要,但是包含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作品才是真正的美术作品,要学好美术,除了基本的练习之外,如何在作品中融入文化才是最重要的。我国有五千多年的历史,各种文化在中华这个大家庭里,不断地的传承发展,所以在学习美术的时候,一是为了保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另一方面是作品的文化要求,我们都有理由,而且有可能将这些传统文化融入我们的美术作品中,对于小学生来说更是如此。
二、小学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基本功不足
        美术的学习必须持之以恒,但是在这个前提下,还要练习好基本功,这对于每一个学习美术的小学生来说都是如此,但是在现在的美术教学中老师和学生都存在问题。在老师看来,因为可是的原因,所以在给孩子们教授美术的时候只是在教一些简单的简笔画之后,就开始教孩子们一些较高难度的,结果就是孩子们在画画的时候,虽然整体的感觉很好,但是细细看来,整个作品的基本功明显有所欠缺。从学生的角度来说,只要会画就行,因为只是一门作业或者课程,如果老师没说清楚没关系,因为有课外的培训班。【1】
(二)文化内涵缺乏
        在我国的美术教学中,尤其是小学的美术课堂上,老师更多的是教学孩子们怎么画画,怎么样画出来更好看,或者是怎么勾勒等,但是对于整幅作品的有什么故事,里面有没有包含什么样的特殊文化却很少探究。美术作品存在的意义不仅仅是供人欣赏,好的美术作品会反映出其他方面的问题。在老师的这种教育方式之下,孩子们只会囫囵吞枣,更别说是画出有文化内涵的作品。【2】
(三)课堂创新度低
        在很多老师看来美术课存在的意义就是教会孩子们画画,没有什么特殊的作用,所以课堂的内容一直不变。

很多美术老师授课的时候,就是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在确定好这节课堂的主题是什么之后,就会教孩子们画画,在主题的选择上,会按照教材的内容走,缺乏创新,将传统文化融入课堂、融入美术作品之中更是少之又少。
三、传统文化在小学低段美术教学中的运用
(一)推陈出新
        美术课堂想要进步,改变现有的课堂状况,就需要进行改革。老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刚开始时可以“依葫芦画瓢”,教会孩子们一些基本的绘画技巧,但是在孩子们掌握这些技巧以后,老师就应当采取不同的教学内容。老师可以将我国一些传统文化作为绘画的基本题材,告诉孩子们其中的故事,然后让孩子根据自己对主题的把握和故事的感悟,画出自己心目中的作品。比如老师可以讲述中国的传统文化“卧冰求鲤”、“缘木求鱼”、“高山流水”等,让孩子们感知中国文化魅力的同时,画出属于自己内心的作品。
(二)将传统文化引进课堂
        就如我在前言中所说的那样,好的作品一定是包含有某种文化价值,一定是具有灵魂的,而不仅仅只是简单地一幅画。在孩子们学习美术的时候,我们就应该知道,好的美术作品一定要表达出自己的感情,明白作品背后的故事。所以老师在上课的时候,可以给孩子们讲述一些中国的传统的文化,让孩子们在这种文化的熏陶下去作画。比如老师可以对课堂进行改革,转让自己的阵地给学生,鼓励孩子们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讲述出其中包含的传统文化。这样一来,不仅学生的作品有了灵魂,而且孩子其他方面的能力也会随之提高。
(三)基础是关键
        万丈高楼平地起,没有好的基础,再高的楼也会坍塌,正如学习美术一样,基本功不扎实,终究难以画出好的作品。学会作画是终极目的,但是老师也不能忽略在达到这个目标之前的过程,小学生就如璞玉一样需要雕琢,所以在学习绘画的时候就要告诉学生,一定要从头做起,一步一个脚印,让孩子们打好基础,从最基本的线条勾勒开始,走好每一步路,画出好的作品,画出属于自己内心真正的“心声”。比如在学习勾勒线条的时候,老师就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讲述勾勒线条的技巧和方法,让孩子不断地进行学习,在每个孩子练好基本功以后再进行别的课程内容。
四、结论
        综上所述,老师在教授孩子们绘画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传统文化的运用,这不仅仅是课堂改革的需要,也是美术发展的可能走向,具有文化价值的作品才会受到人们的喜爱,才会被世人所模仿。所以老师在上课的过程中,一定要认识到现在美术课堂中存在的问题,在了解这些问题之后,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改革,将我国传统的文化引入课堂,不断地对课程推出陈新,在提高学生美术功底的同时,实现美术课堂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蔡佳佳.小学美术传统文化的渗透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20.02.10.
[2]赵佳铭.中国传统民间美术元素在小学美术教材中的应用分析[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8(12):12-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