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后进生”转化策略探讨

发表时间:2021/4/27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3期   作者:江红梅
[导读] 随着素质教育理念不断深入人心,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引下

        江红梅
        梅州市五华县龙村镇第一小学         广东梅州         514447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理念不断深入人心,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引下,新一轮的教育教学改革正在小学校园中如火如荼地开展进行着。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广大的小学班主任应培养小学生在“德、智、体、美”方面全方位的发展。然而在实际的学习生活中,基于小学生个体发育的差异性发展,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的程度各不相同,因此造成了每个班级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学困生,也就是所谓的后进生,学习成绩两极分化已经成为各级学校教育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但是,根据新课标“以生为本、尊重学生发展差异性”的原则,转化后进生的工作则是当前小学班主任必须且要长期坚持完成的任务,这也是当前衡量小学班主任工作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准。接下来,笔者就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简单分析在当前的小学校里,班主任如何开展转化后进生的工作。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后进生”转化策略;教育工作
一、“后进生”的概述
        所谓的“后进生”,就是指在素质发展,比如品质、能力、方法和知识等要素的某个方面或所有的方面存在着相对滞后现象的学生,是针对某个学生群体相对而言的概念。通常在教育领域都是指学业成绩相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较为滞后,没有达到平均水平线以上、成为合乎标准的学生个体。也就是在过去人们由于不科学地认知而称之为“差生”的群体。
二、后进生产生的原因
2.1学生自身
        学生自身方面属于内在的原因。小学由于身心发展都处于早期,每一个学生的自我启蒙期早晚相异,有一些学生他们由于自己的环境适应能力、兴趣爱好、情感需求、性格等诸多后天发展因素的成熟程度和自我认知水平与同年龄孩子暂时存在一定差距,导致他们在学习上成为“后进生”。
2.2学校与社会
        学校包含于社会,学校是社会的缩影。学校和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风气和人士可能会对学生造成伤害,小学生群体由于模仿能力极强,其被塑造的可能性也有好有坏。如果没有及时正确的教导,或是放任自由,那么小学生就如丢进染缸的布,成为“后进生”的可能性较大。
2.3家庭教育
        家庭环境是每一个孩子接触的第一个也是生活时间最长久的环境,所以家庭教育对于学生来说是潜移默化且影响深远的。家庭教育的因素主要包括父母的教育理念、教育方式、家风、家庭组织关系等,每一个小学生的家庭由于生活物质条件、家庭成员、父母观念和素质的不同,其获得的家庭教育质量也存在差别。
三、小学班主任开展“后进生”转化工作的重要意义
3.1促进学生发展
         班主任通过对后进生的转化,使他们不断奋勇向前,不断发展自身的综合素质,发展自身的学科核心素养,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也能成为国家未来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3.2提高教育质量
         通过转化后进生,使他们不断提高学习成绩,由后进变先进,能提升班级的整体学习质量,同时也能提升学校的教育质量,使学校实现可持续性发展。
四、小学班主任“后进生”转化工作策略
4.1主动性激发和自信心培养策略
        学习主动性激发是保证小学生学习效率的关键,也是出色完成小学阶段学习任务的重要前提。在班主任工作中发现,班级中的后进生存在学习态度不够端正的共性问题,对学习存在明显的等靠心理,在教师课堂教学过程中,不能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中,不爱主动回答问题,缺乏主动学习的意识。造成学生学习主动性不突出的主要原因在于,学生的探索精神不够强,不能够主动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因此,作为小学班主任,对后进生的转化应该从学生学习主动性激发入手。在后进生的心理引导方面下功夫,激发后进生学习的主动性。

针对后进生普遍存在的心理惰性,班主任老师要从心理引导入手,加强同后进生的交流。认真观察后进生的心理发展动态,及时掌握后进生心理发生的变化,通过谈心谈话等方式,使后进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打通后进生的心理瓶颈,找出后进生学习的兴奋点,增强后进生学习的主动性。同时,要加强同后进生家长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及时向家长反馈后进生在学校期间的心理变化情况,引起家长的关注和配合,双向发力解决后进生的心理惰性问题,提高后进生学习的主动性。在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方面下功夫,培养后进生学习的自信心。后进生学习主动性不够强的重要原因在于,教师所采用的方式方法不能够激发后进生的兴趣,导致后进生学习的主动性差。班主任老师作为与后进生联系最为密切的任课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教育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进和优化。根据小学教学大纲要求,针对后进生的薄弱之处,灵活设计一些形式多样的教学内容,同时在教学方法上进行积极探索,对教学载体进行大胆的实践创新,利用微课、慕课等形式,培养后进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帮助他们找到学习的自信心。
4.2平等对待,给予学生足够尊重
(1)小学生年龄尚小,心智尚未成熟,对于学习的认识还很不足。但是,小学生的心理极其敏感脆弱,他们对于教师的言行非常在乎,虽然他们不曾表现出来,但是他们一旦受到不公平地对待之后,他们的心理会受到很大的伤害,对于这一点,各位班主任教师应引起强烈重视。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笔者发现各班级内似乎都有一条不成文的定律那就是学习好的学生永远都坐在教室前面几排位置,而后面倒数一二排位置似乎成了后进生的专属座位。笔者认为这样的排座方式是极其不妥的,这无疑是给后进学生贴上了标签,坐在后排位置的就是差生、学习不好的学生,笔者认为这种管理方式亟待解决。
(2)在班上笔者对优等生和后进生平等看待,一视同仁。对于座位的排序笔者也是根据身高定论,而且尽量让后进生坐在前几排位置。在受到平等对待后,这些后进生的精神状态和学习情绪产生了明显改观,他们的性格也逐渐开朗起来,学习效率也比之前有了大幅度地提高。由此可见,教师的一个举动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
(3)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想法,会用自己的方法认识世界,但这类学生又与其他学生不同。班主任切不可用统一的标准去要求他们,即使这类孩子显得特立独行,只要没有违反社会道德,他们都应该受到鼓励。班主任要鼓励他们释放自己的情感,像朋友一样与他们交流,向他们敞开心扉,互相信任。
4.3制订梯级计划,循序渐进
        循序渐进改善后进生的不良习惯,缩小其与一般学生的距离,是一个由易到难、由低到高、层层推进的过程。为此,笔者向班干部特别是正副班长明确提出了帮扶后进生的工作,努力做到循序渐进、持之以恒、久久为功。通过一个学期的努力,班干部完成了转化后进生的目标,让后进生初步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增强了后进生的自信心,激发了其努力向上的学习热情。
4.4各方联合
         每个孩子的第一位老师便是父母,家庭教育对学生来说非常重要,影响着学生是否努力学习。所以,班主任若要了解学生,促进其在学习和生活上都有所提升,必须重视家庭教育。家访可以拉近学生、老师、家长之间的距离,还能深入地了解学生的家庭教育情况。在学校、家庭、教师三者的共同努力下,协同教育孩子,为孩子营造舒适安谧的学习氛围。
4.5细心观察,挖掘学生身上的亮点
        班主任要多给单纯的孩子发展的空间,给他们更多机会。了解每个学生是班主任的基本工作,不仅要看到优秀学生的优势,还应该善于发现落后学生的优势,在未来为学生创造展示自己优势的机会。每个孩子都有闪光点,成绩差的学生更需要教师为其创造机会。对于落后的学生,有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不仅能让他感觉到别人对自己的关心,还能增强他的自信。每个孩子都是向往美好的,班主任应该给他们更多发展的空间,给他们展示自己的机会。转变后进生的工作是小学阶段的一个重要问题。班主任应采取积极、乐观、耐心的态度,并根据后进生的具体表现,采取合理的措施。如果每个落后的学生都能得到老师的关爱,就能感受到来自他人的理解和信任,树立起学习的信心,逐步成长为国家的人才。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班主任工作无小事,怎样把班主任工作做好,把班主任工作做细致,要求每个班主任重视自己的工作。及时总结班级管理经验,与其他班主任共同探讨,在失败中追求成功,为了班级的美好努力寻求更好的管理方法,增进和学生之间的沟通。沟通是理解的桥梁,只有架起理解的桥梁,学生才能理解班主任的良苦用心,服从班主任的管理。
参考文献
[1]小学班主任如何转化后进生的策略分析[J].高薇.考试周刊.2016(75)
[2]改善后进生课程学习能力的实践研究[J].薛丽华,朱大明.价值工程.2017(21)
[3]如何做好小学班主任工作[J].尼沙古力·亚森.赤子(上中旬).2015(20)
[4]班主任工作存在的问题以及应对策略分析[J].宋学珍.汉字文化.2017(13)
[5]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创新与实践分析[J].李燕.中国校外教育.2018(2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