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课堂有效提问原则探析

发表时间:2021/4/26   来源:《比较教育研究》2021年4月   作者:郑春梅
[导读] 英语课堂教学的效果不是由教师一个人决定的,而是由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参与决定的。英语课堂提问的效果一方面取决于教师的提问方式和提问内容,另一方面取决于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接受程度。有效的英语课堂提问有利于学生加深对知识的掌握,也有利于教师及时发现教学中的问题。

郑春梅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二中城西学校
【摘要】英语课堂教学的效果不是由教师一个人决定的,而是由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参与决定的。英语课堂提问的效果一方面取决于教师的提问方式和提问内容,另一方面取决于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接受程度。有效的英语课堂提问有利于学生加深对知识的掌握,也有利于教师及时发现教学中的问题。
【关键词】初中英语课堂;有效提问;原则;提问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3-7667(2021)04-206-01

        英语学科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是一门较为复杂且困难的学科,它对学生的英语基础知识要求较高,且考查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导致许多初中学生“闻之变色,听之头疼”,英语课堂的教学效果可想而知。那么究竟如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初中英语深度学习中来呢?初中英语教师必须在开展教学活动中正确认识提问的重要性。本文将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和实践思考,对初中英语课堂中的有效提问原则及提问策略进行探析。
        一、初中英语课堂有效提问的原则
        (一)层次性原则
        提问问题应该由易到难,层层递进,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到让学生通过已掌握的知识去分析、推理得出答案,问题要紧扣教材的中心环节,注意每个提问的前后衔接及内在联系,积极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主体性原则
        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发展是英语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英语课程在目标设定、教学过程、课程评价和教学资源的开发等方面都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在许多课堂上,教师一般把握主动权,学生只是被动接受,这样就不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所以教师应该大胆的把主动权让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请别的同学回答,然后模仿老师对同学的回答做出评价,学生会模仿老师的话语及手势,有时能取得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三)全面性原则
        新课程标准提出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课程特别强调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因此教师的提问要面向全体,一视同仁,既要重视优秀学生的高层次的发展,又要重视中等生与落后学生的进一步的发展,设计问题要面向不同程度的学生,对优秀学生的提问要体现出培养综合运用能力和分析理解能力,教师尽量不要打断他们或代替他们讲,对学习能力差的学生多提一些简单的问题,同时教师要多提示,使其在课堂提问中有充分展示的机会。不管回答的质量如何,教师要及时的评价和充分的肯定,这样才能优化课堂,提高效率。
        (四)多样性原则
        新课程标准强调整体设计目标,体现灵活开放。因此,课堂提问的方式应该注重多样性,从提问方式上讲,既可以采取师问生答的直接问答方式,教师直接就教材内容进行提问,他有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导他们积极分析、解决问题,而且这类问题通常是面向全体学生的,难度不大,教师可以采用连锁回答的方式,让每个学生都有表现的机会。



        二、初中英语课堂有效提问策略
        (一)提前制作教案构思,设计课堂提问内容
        现在大部分的初中校园已经意识到英语这门课程的重要性,所以教师在上课前都会准备教案,在做好充分准备后再给学生进行讲解,尤其是提问时最需要制定好问答内容,不然起到的效果微乎其微。教师可以提前查看课本内容,对整个课程有详细的理解之后,再针对性的设置问题,这样可以包含很多知识难点,学生可以学习到更多的内容。其次制定好教案与问答内容,会让课堂教学变得更加流畅,不会浪费过多的时间,学生根据问题也会拓展思维,从而提升自主的思考能力,加上本身优秀的记忆力,提升学习成绩是非常容易的。
        (二)优化与升级提问方式
        由于课堂提问属于师生互动、涉及多方面关系较为复杂的流程,而且在初中英语课堂中,教师的提问方式直接影响教学的质量与效果,因此教师需从以下几个方面不断对教学工作进行改进。第一,教师需对语言风格进行转换,尽量在提问时使用温和、通俗易懂的语言,而且需极其重视语气的缓急与语调的高低,从而确保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激发。第二,教师需按照学生的角度进行提问,以及按照学生的思维方式,不断引导学生对英语问题进行思考,从而确保加深学生对英语知识的理解。第三,教师需极其重视考核提问问题的效果,确保能够了解学生的思维方式、语言组织能力与临时反应能力等行为,不仅能够对教师的思维与学生的思维之间有效的契合进行实现,也能够确保对学生接受英语知识的能力进行大幅度的提升,从而确保对英语课堂的教学效果进行优化。
        (三)准确把握提问时机,等待回答的时间
        正确把握提问时机,巧妙设问,及时吸引学生注意力,这是体现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方面。可将提问时机分为以下几种:一是授课伊始的提问。授课伊始,教师提出问题,或创设问题情境,或设置悬念,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由疑问到思考,尽快入“戏”。二是重点难点处的提问。教师无波澜地平铺直叙,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使人昏昏欲睡;而“满堂问”又会使学生神经过于紧张而容易疲劳、迟钝。因此,提问设疑不可过泛,要“问”到点子上。教材的重点难点恰是教学重心所在,是学生认知矛盾的焦点,于此提问设疑,可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其情绪高涨,精神振奋,积极思维,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三是衔接处的提问。在英语教材中,课与课之间、段落与段落之间,往往体现了知识的内在联系,如果不揭示这种关系,很可能使学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影响学生的知识迁移和系统知识结构的形成。因此,教师可在教材的衔接处设疑提问。四是结果处设疑提问。一堂成功的课,也应设疑提问而终,使其课虽尽,意无穷。教师应于结课处,根据知识的系统,承上启下地提出新问题,既使新旧知识紧密关联,又激发学生新的求知欲,为下次教学做好充分准备。
        结语:
        总之,初中时期是学生系统接触英语知识的“黄金时期”,课堂提问既是一种教学方式,也是教学的一种行为艺术。对此,我们要重视有效提问原则,并探寻有效提问策略,这样才能让英语课堂教学达到最佳效果。
参考文献:
[1]周玉珍,周志文.浅谈初中英语语法填空的解题技巧[J].海外英语,2021(05):90-91.
[2]张淼.输入输出理论与初中英语写作教学[J].海外英语,2021(03):71-7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