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宏叶
射阳县人民医院 江苏盐城 224300
【摘要】目的:研究循证护理对糖尿病足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及生存质量的作用。方法:本文30例研究病例选取我医院收治的糖尿病足患者,将30例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治疗,分成对照与观察两组各15例,两组分别采用临床常规护理、循证护理干预,详细对比两种不同护理方案的临床有效性。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以及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均得到显著提升,患者的焦虑情绪、足部疼痛程度以及生存质量均得到显著改善,以上指标结果同对照组护理治疗后的各相应指标相比均占有显著优势,两组患者的指标数据对比差异较大(P<0.05)。结论:将循证护理干预应用于糖尿病足患者护理治疗中,取得的临床护理治疗效果较高,能够有效增强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及时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使患者最终的生存质量得到显著提升。
【关键词】糖尿病足;循证护理干预;自我管理行为;生存质量;作用研究
糖尿病在临床上的发病率较高,该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胰岛素功能分泌异常而导致血糖水平异常上升,而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会严重损伤患者的机体免疫功能,因此会导致患者出现下肢远端神经异常以及周围血管病变,最终便会引发足部溃疡、感染和局部组织损伤,因此会增加患者的疾病控制效果,降低患者的生存质量[1]。为进一步提升该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本文中详细分析了循证护理干预在糖尿病足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详情已在下文中叙述。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文研究病例为2018年10月-2021年2月期间来我院进行治疗的糖尿病足患者30例,对所有患者以分组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中的病例人数分别有15例,对照组男女患者比例为8例/7例,年龄均值为(54.5±2.2)岁;观察组中9例男患者、6例女患者,平均年龄值(54.0±2.1)岁,两组资料数据对比差异值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取循证护理干预,(1)风险评估:首先要对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心理状态、生活饮食习惯及认知度进行详细掌握,并对以往护理中存在的不足之处给予分析;通过评估分析结果结合临床经验制定出针对性的护理计划;(2)认知教育:护理人员要对患者耐心讲解疾病发生因素、日常用药方法、护理方法、相关注意事项以及合理饮食的重要性,提高患者的认知度及自护能力(3)情绪引导:通过语言交流掌握患者心中存在的压力及顾虑,告知家属给予更多的鼓励安慰,减轻患者的焦虑情绪,从而增强患者的依从性。(4)用药指导:耐心告知患者所用药物相关注意事项及合理用药的重要性,提高患者的重视度;并根据患者用药后的耐受性,随时调整用药剂量以及用药方案,提升患者用药安全性。(5)生活指导:为患者制定出针对性的饮食方案,饮食要以少食多餐含低纤维、易消化以及营养均衡为主,饮食中多添加含蛋白质及维生素丰富的软食;忌食辛辣、油腻以及刺激性食物[2]。
1.3两组观察指标
采用汉密顿量表评分对比两组患者的焦虑情绪,共有24项评分项目,100分为最高分,焦虑症状越轻分数越低;两组患者足部疼痛程度运用视觉模拟(VAS)量表进行评估,并将其结果进行对比,总评分值为10分,低分则表示疼痛程度轻。将护理治疗前后两组护理质量、患者自我管理行为以及生存质量进行评分对比,评分方式采用调查问卷表进行,10分为总分,指标改善越好评分越高。
1.4统计学方法
本文使用的统计软件为SPSS20.0,本次计量资料描述和检验分别采用(±s)、t,组间指标数据对比差异值P<0.05时达到统计学标准。
2.结果
2.1两组指标评分结果对比
护理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指标评分结果对比差异显示(P>0.05)无统计学意义;护理治疗后观察组的护理质量以及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均得到显著提升,患者的焦虑情绪得到及时改善,各指标结果同对照组相比占据显著优势,两者指标对比差异性显著(P<0.05),如表1。
.png)
2.2组间患者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前的足部疼痛程度和生存质量评分结果对比差异显示(P>0.05)无统计学意义;护理治疗后观察组的以上指标改善程度与对照组比较占据显著优势,两组指标对比差异经计算显示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
.png)
3讨论
糖尿病在临床上的发病率较高,该病的发生与日常生活饮食习惯有着密切关联,而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病情发展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当发生神经或血管病变,会导致患者出现下肢组织溃疡以及严重疼痛,若护理不佳极易发生感染现象,因此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疾病控制效果,降低患者的生存质量[3]。而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发现,由于多数患者缺乏对疾病的重视度和健康知识掌握度,因此使患者无法做到合理用药、合理饮食等良好的自我管理,导致用药治疗期间效果不佳,进而会影响患者最终疾病控制效果[4]。为进一步提高该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本文中对糖尿病足患者治疗期间开展了循证护理干预,并获得了较好的临床护理治疗效果。该护理措施主要是通过风险评估,准确掌握患者存在的各类风险因素,从而能够开展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确保了护理的有效性[5]。并在护理过程中及时对患者开展认知教育和情绪疏导工作,因此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认知度和配合度,并改善患者的焦虑情绪,增强患者的依从性;通过加强用药指导以及生活指导,能够确保患者的用药安全性及日常生活饮食的合理性,最终使患者的机体抗病能力得到良好提升,使患者的临床症状能够得到尽早改善,提高患者疾病治愈效率和生存质量[6]。
综上所述,应用循证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增强糖尿病足的自我管理行为、提升患者的疾病控制效果和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侯宇颖,贾竹敏.循证护理对糖尿病足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及生存质量的影响[J].现代医药卫生,2021,37(1):120-122.
[2]蔡菽敏.循证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足患者血糖控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临床医学工程,2020,27(8):1111-1112.
[3]谭慧,陈艺.循证护理管理模式对糖尿病足患者血糖、SF-36评分的影响分析[J].河北医药,2019,41(22):3514-3517.
[4]郭芳.循证护理在糖尿病足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饮食保健,2019,6(40):193.
[5]章志琼,谢会春.循证护理在2型糖尿病合并糖尿病足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实用医药,2019,14(22):174-176.
[6]刘翠苹.循证护理在糖尿病足并感染患者中的应用观察[J].糖尿病新世界,2019,22(9):11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