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 UI 界面设计中的应用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21/4/25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第3期   作者: 张倩文 吴银婷
[导读] UI界面设计在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与软件技术等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探讨该门课程教学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张倩文  吴银婷
        惠州经济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 惠州 516000
        摘要:
        UI界面设计在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与软件技术等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探讨该门课程教学策略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相关研究虽多,但大多往往侧重技能练习而忽视学生自身思维的锻炼,或割裂UI设计过程弱化整体设计能力,本文探索将思维导图应用于UI界面设计的教学策略,注重学生思维及整体设计能力锻炼的同时加强操作技能的训练,希望可为其他院校该类课程的教学实践和相关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高职,思维导图,UI界面设计,教学策略
1.探究应用策略的意义
        UI(User Interface用户界面)设计,本意是用户界面的设计,是对人机交互、操作逻辑、界面美观的整体设计。UI界面设计在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软件技术、移动互联技术等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该门课程教学策略的探索是当下高职院校该类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
        然而传统的授课模式容易忽视学生的思考,学生的思维能力、整体设计能力得不到有效锻炼,或过于重视软件的操作应用,而忽视思维锻炼,或只注重某类图标、界面美化的细节处理,而忽视设计过程的整体性把握和整体效果的呈现。以至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感觉没有目标性和整体性,容易出现学习“迷航”,从而学习效率和积极性在某种程度上会降低,学习效果自然不理想。更有甚者,将UI设计的全过程割裂开进行教学,只注重培养学生视觉美观部分的能力而忽视产品开发的整体性和连贯性[1],这都是不正确的,因此基于UI设计本身的特点探索在该课程教学中应用有效的教学工具,探究合适而有效的教学策略具有重要的意义。
2.基于课程特点选择合适工具
        UI界面设计课程的核心是对软件的人机交互、操作逻辑、界面美观的整体设计,高职院校该课程的教学内容则具体围绕:用户需求分析、项目任务分析、交互设计、原型设计、详细设计等图形交互界面开发的各个环节而展开,如图1所示。要求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全面把握图形界面设计中的各视觉要素,以及视觉要素的设计方法和规律,同时又要掌握实践操作的技能,掌握软件图形用户界面、网站界面、用户界面等设计实现方法。
        
        图1 UI设计流程
        分析UI设计的基本流程可看出,该门课程具有较强的逻辑顺序和流程化设计特点,设计流程中前一环节的结果直接影响后一环节工作的开展和实施,所以具备整体的项目规划、设计能力十分重要,但很多教学往往忽视整体性、系统性需求,没有很好的教学效果。因此需要基于该课程特点制定和实施教学策略,帮学生在UI设计各环节中清晰地把握整体目标、理顺设计思路,将知识点间的逻辑结构清晰展现,拓展其思维宽度、提升整体设计和作品制作效果。


        思维导图作为一种非线性思维可视化工具,可以发散思维、提升整体设计能力,尤其对辅助学生完成相应的结构设计和制作任务方面效果突出。因此笔者尝试将思维导图应用于UI界面设计的教学中,以强化学生的思维训练和设计规划能力的锻炼,并对具体的应用实施策略进行探究。
3. 思维导图教学应用效果显著
        思维导图是思维可视化工具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工具之一,其发明者心理学家东尼·博赞(Tony Buzan)认为,利用思维导图开展学习活动,主要是用绘制图示的方法,可以有效的表现思路、发散思维,并且在几乎所有的认知能力中,特别是记忆、分析、运用等其他形式的认知能力,都可以应用思维导图进行相应的锻炼和提升。
        思维导图的绘制,能够帮助设计者打开联想的窗口,给设计者带来源源不断的设计思维、设计想法,从而将这些想法用相关工具设计出来[2]。近些年来,思维可视化的概念已普遍为大家所理解和认可,思维导图受到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在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的相关研究也日益增加,并有相关研究已经证实思维导图辅助教学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4.形成思维导图教学应用策略
        那么如何在UI界面设计中用好思维导图工具呢?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实现工具的应用与课程内容的有机结合呢?UI界面设计课程是一门重实践的课程,单纯通过理论教学是不可取的,所以教师在实际的课程教学中需要注意增强学生的实践设计能力[3]。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平衡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呢?笔者在过去两年时间内进行了教学实践探索,经过钻研相关资料、了解企业岗位需求、汲取优秀同行的教学经验,不断改进策略,针对出现的不足进行完善,本着将重点放到设计思维与操作技能的双重锻炼而非偏向操作技能本身的原则,总结出在教学实践中摸索到的经验,并将自主设计并实施的教学策略进行整理归纳,具体如图2:
图2 UI界面设计中应用思维导图的教学策略
        该教学策略基于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企业岗位对学生具备能力的需求,以任务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注重思维锻炼、技能掌握,师生互动紧密,将思维导图的应用融合到整个基于项目的教学过程中。思维建构环节聚焦思维和设计能力的训练,学生的设计思维在其中得到清晰呈现和强化锻炼,同时为作品制作环节打好基础,让技能训练也更加有效,可迭代修改完善的机制为学生不断探究、技能进阶提供保障,实践表明该教学策略的应用很好的促进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5.总结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摸索探究出的思维导图应用策略,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该教学策略紧紧围绕UI设计项目的开发实践过程,强调学生设计思维的呈现和锻炼,提供可迭代的修改完善机制,帮助学生更好的理顺思路、发散思维的同时,提升了学生对项目整体的设计能力和操作技能,帮助教师更好的将思维导图融入到该门课程的教学中、为广大教师们探究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提供了参考和指引。
参考文献:
[1]郑梦月.高职院校UI设计课程创新研究——以移动端UI设计为例探索情景化教学的运用[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 ,2021(01):105-108.
[2]吴杨玲.思维导图在UI设计中的应用[J].电子技术,2017(09):98.
[3]雷菁.高职UI界面设计课程教学实践探索[J].现代信息科技,2019(04):96-9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