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雪静
喀什第二中学 新疆 喀什 844000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独生子女人数增加,生活节奏加快,各种信息大量涌现,学生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中学生的心理发病率呈逐年增加趋势。为防患于未然,学校必须高度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他们健康的心理素质。对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巨大的工程。目前,朋辈心理互助作为一种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在各个中学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通过阐述朋辈心理互助的内涵,分析朋辈心理互助的必要性,提出实现朋辈心理互助的策略。
关键词:中学生;心理健康;朋辈心理
引言
近年来,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成了社会高度关注的教育话题。目前,学校通过多种途径对种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希望能给予学生正确的行为导向。现阶段,朋辈心理互助是一种有效且十分重要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它不仅能够满足中学生的生活需求,帮助他们形成健康心理,同时还有利于学生重新认识自己,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对他们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全的人格具有很大的作用。
1、朋辈心理互助的内涵。
朋辈心理互助是一种特殊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在人际交往中,重视鼓励劝导以及安慰等,与通过心理咨询寻求帮助十分类似。朋辈心理互助旨在纠正参与者的不良心态,让他向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其中的“朋辈”既包括了“朋友”,还包括了“同辈”,具有双重的意思。“朋友”是指人们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能够信赖的人,“同辈”是指年龄相当,具有相同或者相似生活经历和生活方式以及具有相似的价值观以及关注类似问题等的人。实施朋辈心理互助,必须以学生为本,重视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注重专心倾听,认真分析,合理安慰,以帮助陷入困境中的人找回自己,消除过激的情绪,重新获得信心,勇敢面对生活[1]。
2、中学生进行朋辈心理互助的必要性。
2.1中学生通过朋辈心理互助,可以有效填补专业心理辅导力量的空缺。
目前,我国中学生面临着很大的学习压力,各个中学普遍追求高升学率,让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服务工作落实不到位,心理辅导教师的专业水平欠缺,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中学生对心理援助的需求。而朋辈心理互助可以帮助学生重新认识自我,治疗自我,有效缓解专业心理援助力量不足的压力。
2.2中学生通过朋辈心理互助,能够有效满足中学生多层次的心理援助需求。
随着素质教育的改革和推进,中学生面临着更加先进的教育方式,但是,同时他们也背负了更中的学习压力,心理问题不断增多。目前,就中学生心理问题而言,主要包括三个层次:一般适应问题,一定程度的心理障碍,精神疾病型等。其中,大部分中学生的心理问题是在应激状态下产生的,短期内处于心理紊乱状态,经过培训的非专业心理辅导人员可以解决这种情况。对于具有一定程度的心理障碍或者精神疾病的学生来说,必须要请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来处理。做日常生活中,这类学生极少。根据调查问卷表明,当学生有了心理压力,希望获得心理援助时,有六成左右的学生会选择告诉朋友、同学,有两成左右的学生会选择独自承受,只有极少数的学生会寻找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帮助或者告诉家长。由此可以看出,开展朋辈心理互助活动是十分必要的。培训一批朋辈心理辅导人员,能够给中学生提供高质量的心理辅导服务,帮助学生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心理问题,保证他们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3、中学生实现朋辈心理互助的策略。
中学生的生理已经趋向成熟,但是心理发育比较滞后,还没有真正实现“第二次断奶”。
生理日益成熟与心理发育滞后的矛盾,会给他们带来很多困惑和巨大的心理压力,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但是,他们又难以向老师和家长吐露心声。因此,开展朋辈心理互助活动是非常必要的。根据多年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总结,开展学生朋辈心理互助,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3.1成立学生心理社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近年来,随着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学生心理社团逐步发展成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力量。学生心理社团的成员来源范围广,和学生联系密切,具有很明显的优势,能够有效预防和干预学生的心理问题。学生心理社团可以通过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月”活动、举办《情绪调节》与《考试辅导》等心理辅导讲座,举行心理卫生知识竞赛等方式,将心理健康卫生知识传递给学生,帮助学生调适心理。其次,学生心理社团还可以创办心理辅导专栏,定期推出主题,对学生开放,给来访学生提供留言的平台。与此同时,社团人员及时做好来访留言学生的答复,一旦发现求援的信号,及时为他们提供心理援助。另外,心理社团还可以组织心理沙龙活动,招募有意愿的学生参与进来,共同讨论诸如学生入学适应、情绪管理、人际交往、生活选择以及压力应对等话题,通过朋辈之间相互沟通,实现释疑解惑,达到领悟成长的目的[2]。
3.2增设心理健康课,学生通过心理健康课学习心理学知识。
学校增设心理健康课,为学生传授有关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学生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充分认识心理现象,了解心理问题,从而认识心理健康对人成长的意义,建立心理健康意识,进而在此基础上学会心理自我疗愈并帮助他人。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学校可以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门素质教育课程,积极开展朋辈互助活动,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3]。
3.3开通校园心理咨询热线,为学生提供线上咨询服务。
心理咨询热线是一种可以干预情绪困扰者的电话服务形式。心理咨询热线不需要面对面交流,具有超越时空的特点。学生通过心理热线咨询,能够将平时羞于启齿的经历和问题提出来,不仅能够减轻心理压力,还能有效解决实际问题。校园心理咨询热线具有便捷、安全等特点,易被广大来访接受,是朋辈心理互助充分发挥作用的重要平台。
3.4推选班级心理委员,组建心理援助和危机干预团队。
在每个班级中,可以由学生志愿或者班级推荐一名团干部作为心理委员。安排心理咨询辅导教师对心理委员进行系统培训,使心理委员了解并掌握基本的心理卫生知识和基本的心理辅导技能,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贡献力量。具体来说,心理委员可以定期在班级中宣传心理知识,为同学介绍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援助设施,同时,心理委员还能密切关注学生的心理动态,积极开展朋辈心理互助活动。另外,心理委员如果无法解决某些学生的心理问题,需要及时向教师反应,安排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对其进行援助。此外,心理委员能配合学校预防以及干预学生的心理危机事件[4]。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这个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对中学生进行朋辈心理助是十分必要的,通过朋辈心理互助不仅可以最大程度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还能聆听中学生内心真正的心声,帮助他们重新认识自我,找回自我,还能有效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各种问题。随着社会对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学校和教师都在积极探索朋辈心理互助的运用策略,已经取得了不少成绩。未来广大教师还需在现有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探究朋辈心理互助在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运用策略,一同预防并解决中学生的心理问题,帮助他们应对生活和学习中的各种问题。
参考文献:
[1]徐进.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实践分析[J].国际教育论坛,2020,2(6):91.
[2]刘旖琨.浅析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主体因素[J].中外交流,2019,026(024):31.
[3]李(韦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朋辈心理互助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
[4]温小艳.浅谈朋辈心理辅导在中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运用[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9,000(004):P.1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