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孝
湖南省株洲市渌口区渌口镇松西子小学412100
摘要:在传统应试教学理念之中,原有的小学体育课程并不能够渗透到日常教学活动之中,这是因为在传统教学模式下,以成绩来衡量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且考虑学生的升学率,而忽视了学生体能训练和体育素养的发展。因此为了积极转变当下小学体育教学现状,小学体育教师需要在新课改素质教育理念之中,重新分析自身在体育课程教学中的角色定位,在找准角色发展方向中为学生带来不同层次的体育锻炼体验感,增强学生体育锻炼兴趣和热情,使得学生德智体美劳得到协调性发展,为小学体育教学有效性提升奠定良好的角色基础。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 体育教师 角色 转变
在传统应试教学理念之中,小学体育课程教学主要是依靠指导学生体育锻炼的方式,开展相对应的体育教学活动,而学生在体育课堂中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无法进行自主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实践,所以在整个传统体育课堂教学之中,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可以说是零。最大程度上教师规定了具体动作,而学生进行相应动作的完成,情感和言语上并没有形成良好的闭环,整个课堂气氛处于枯燥和压抑之中,必然使得学生对体育课程学习陷入了困境,无法积极调动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和热情。而随着新课改素质教育理念的渗透和实施,新的小学体育教学标准被运用到体育课堂之中,在尊重学生主体性地位之下,要求学生完成自我锻炼意识的培养,所以小学体育教师需要重新定位自身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发挥教师的教学功能与价值。
一、传统体育教师角色的剖析
在传统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模式之中,小学体育教师的角色定位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第一,传统小学体育教师在开展日常体育课程教学活动之中,需要尊重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无法在教学过程中融入新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
第二,传统小学体育教师的角色主要是高高在上为主,让学生不能轻易亲近,更容易害怕教师,使得教学纪律得到保证。
第三,小学体育教师在传统教学模式之中,常常会以最基本的教学姿态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在完成既定目标之后进行教学的评定,并不能够开展个性化的教学活动和教学内容。
二、小学体育教师角色定位
1平等的合作者、引导者
在新课改素质教育理念之下,小学体育教师为了推动学生体育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需要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重新审视自身的角色定位。
在传统教学模式之中,小学数学教师往往占据着课堂主导地位,影响的学生体育锻炼意识和体育锻炼习惯,所以在新的课程标准之下,小学体育教师应重新转换自身角色,通过引导与学生合作的方式,站在与学生平等地位,确保学生与教师能够在体育锻炼过程中形成良好的互动和交流,并体会锻炼的快乐所在。而小学体育教师在不断引导和启发之下,使得学生对体育锻炼产生新的认知,也使得学生主体性地位在体育课堂中得到彰显。在素质教育理念与核心素养培养目标之下,为了满足学生多元化的体能锻炼需求,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小学体育教师应充当其合作者和引导者的角色,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基本原则,充分调动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得学生体育锻炼兴趣得到最大化的释放,提升小学体育教学有效性。
2.个性张扬的促进者
首先,体育教学语言的个性化。在所有的教体育学手段中,最重要的教学手段是教师的教学语言与行为。体育教学更是如此。体育教学就是引导学生感受和品味体育行为与语言,教学生学习和使用这种行为与语言。体育老师自身的教学行为与语言应该是一种载体,我们应该以学生发展为本,体育教学应该具有参与性和亲和性。参与性指教学要有利于学生参与,不是自我表演运动技术与动作,而是引导性教学,让学生有一种被吸引、被鼓励的感觉。
其次,对学生评价体系的个性化。教学中和平时的交往要体现对学生的尊重性,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立足于学生的身体的全面发展。以尊重学生为前提,调动他们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学生自身素质的差异性,教师不能以自己的意愿,以统一的标准去要求学生,允许差异性的存在。在平时的交往中更要尊重学生,要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把学生当成朋友,课下要多和他们交谈、玩耍,加深师生感情,对于他们所喜欢的体育内容,要及时地去认识和了解,并和他们达成共识。
3.知识渊博的评述者
知识储备对于小学体育教师而言,感觉是十分遥远的事情。但是,如果在传统小学体育角色定位过程中,体育教师很少会将自己专业化的知识传授和展示给学生,便会使得学生一直认为体育教师是一个没有知识储备的角色。所以在现代化角色定位过程中,小学体育教师应尽可能加强自身的专业化知识体系,通过系统性完整性的梳理,构建科学化的体育知识关系链,让学生在体育课堂中能够时刻提出自己想要问的问题,而教师也能够运用自身储备的知识化结构,化解学生提出的一个个难点,在随机应变之下为努力做出榜样的作用,让学生在模仿和学习之下逐渐靠近教师,从而促使小学生不单单强化体育素养,还使得自身知识储备得到大幅度增强。
总之,在新课改标准之下,小学体育教师的角色定位也必然发生改变,所以小学体育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除了增强自身专业化教学素养以外,也需要适应新的教学环境和教学形式,找准自身在教学过程中的真正定位,帮助学生在体育课堂中体会到体育锻炼的乐趣和魅力所在,为学生营造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实现小学体育教师的功能性价值。
参考文献:
[1]韩海琼.浅谈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体育教育[J].课改实践, 333.
[2]安莎莎.新课程标准下体育有效课堂初探[J].体育时空,2016:167-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