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静
淳化县方里小学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开展提问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便于教师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也可以提高教学效率,改善教学质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这也是基于新课改的实施标准下,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出的新要求。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教学策略
课堂提问的教学模式是新时代教育所衍生出来的新型教学模式,其主要教学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加强互动的同时,也培养学生的自主性,从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加强学生数学综合素养的培育,这也是课堂提问教学模式最重要的教学意义。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融入课堂提问教学的模式尤为关键,教师要将课程与之进行有效结合。
1明确问题,避免混淆
教师在开展课堂提问教学模式的时候,要明确问题的中心,不能模棱两可,避免造成学生的混淆。以往教学中,部分教师也曾运用过课堂提问的方式,来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但因为在设计问题的时候缺少主题的明确性,造成了学生的认知混乱。因此,要明确的问题主体,避免引起学生混淆很是重要。
例如,在学习“比较”的时候,教师先要对学生进行基础教学,让学生先了解课程内容,对即将学习的内容有一个明确的方向。在这个基础上,教师再进行问题的有效设计,会更加的事半功倍。如,教师可以拿两根长短不一粉笔,让学生进行比较,在提问环节,要明确问题中心,如果教师只是将两支粉笔放置于讲台上,然后对学生进行提问,那既不能兼顾每一位学生都能看得到,也不明白教师提问的最终目的是什么。因此,在课堂提问环节,不可省略字数,一定要将问题清晰明确的进行表达,教师可以将粉笔拿在手上,或直接站在课堂中间的位置,便于学生近距离观察,然后进行提问“请同学们找出最长的粉笔和最短的粉笔”?
这样进行提问,让学生明白教师提问的目的是为了比较粉笔的长短,那么学生只要按照自己的观察告知教师答案即可,这样既巩固了所学的知识,也通过课堂提问了解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便于教师及时进行教学指导,也不会造成学生的问题混淆。因此,明确问题主体,有效加深印象,才能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
2合理提问,加强启发
课堂提问教学模式的运用,是让教师在设计有效的提问的基础上,吸引学生的参与,从而让学生得到启发,进而完成对教师的反问,在这样提问和反问的过程中,不但巩固了知识,也拓展了学生的思维。
例如,在学习“位置与顺序”时,教师可以采取先提问后教学的方式,最重要的是要提高学生的参与度,用提问的方式为学生创造机会,让学生进行反问,形成良好的互动。如,教师可以站在某一位同学的后面,然后对其余学生进行提问“同学们请说出我现在所在的准确位置。”对于这一位同学而言,教师身处于他的身后,但按照顺序来讲,他又排在教师的后面,对于其余学生而言,教师身处于他们的前面,但按照顺序来讲,教师又排在他们的后面。因此,这个提问,学生给出了不同的答案,又因为这个问题的多变性,而引发了同学的激烈讨论。最终有同学向教师提出了心中的疑问,明明一个问题如何产生这么多答案。这就是教师恰到好处利用提问的方式给学生创造了反问的机会,进而形成了互动。其实教师的位置始终没变,之所以会得出不一样的答案是每个学生所处的位置不同,从他们的角度看过来的位置和顺序也就不同,这就是答案存在多变性的原因,这也正是课程内容位置和顺序的重要内容,学生要灵活思考,按照所处位置的不同给出最佳答案。通过这样的提问互动,加强了学生的学习灵活性,得到了很好的启发,也间接提高了数学能力。
3分层提问,及时指导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能力不同,在进行课堂提问环节时,就不能一概而论,而是要因人而异,进行分层提问,让问题具有针对性,这样才能更好的对学生进行及时指导,促进高效课堂的构建,也能保证所有学生的学习质量得到保障。
例如,在学习“加与减”的时候,针对基础较强的学生,教师可以将加减法混合在一起,对学生进行拓展提问,让学生的学习思维得到提高,同时也加强运算能力,可以这些学生两两一组进行限时比赛,适当提高难度,测验出学生的真实水平,以便做出及时指导。如,“5+7+8—3”对学生进行提问,以此类推,限时测验,让学生有紧迫感,以此激励学生;针对基础较弱的学生,教师要就对他们巩固基础,将加法和减法分开进行提问,先提问加法,等到学生熟练掌握,再进行减法的提问,根据学生回答的结果教师要针对性的进行指导。通过这样的分层提问,可以让所有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能力加强,同时也加强了学生的信心,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结束语:
用课堂提问的方式来提高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质量是非常可取的。在融入课堂提问的过程中,教师要明确问题的主题,避免造成学生混淆;合理设计问题,让学生得到有效的启发;按照学生能力分层提问,及时指导,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