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信息化教学探究

发表时间:2021/4/25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3期   作者:郭增大
[导读] 随着时代与科技技术的不断进步发展,推动我国各个领域迎来信息化时代。
        郭增大
        山东省烟台市烟台开发区实验中学 山东省烟台市 264000
        摘要:随着时代与科技技术的不断进步发展,推动我国各个领域迎来信息化时代。信息化的教学成了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在进行初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应用信息化的教学模式,能让教学更趣味化、直观化、高效化,促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数学的学习,提高课堂的互动性和活跃性,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关键词:初中;数学;信息化教学
        引言
        信息技术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人们进入互联网时代的象征。成长于互联网时代的青少年中学生,他们的思维更加活跃,拥有独立的想法,老一套的传统教育模式已然不能为其所接受,因此就需要将信息技术与传统教育相整合,促进教育的信息化发展。这不仅能够满足当代初中生的学习需求,亦能提高现代化的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
        1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1.1有利于丰富教学资源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所能够运用的教学方式、教学资源、教学路径等较为有限,使得教学只能以教师“讲”、学生“听”的形式展开,师生关系较为僵化,教学内容较为枯燥,长此以往,很容易让学生产生乏味感,兴趣减退。而信息化教学则能够有效弥补教学资源不足、教学方式不新的问题,将枯燥乏味的数学理论讲解化作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数学活动,通过丰富的教学资源辅助相关内容的讲解,让学生围绕知识点进行横向和纵向延伸,提升学生触类旁通的能力,培养学科核心素养。
        1.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所有教育者,可能已经熟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一道理。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直接检验每位教师的教育能力和专业水平。就中学数学教学而言,数学的抽象性使学生厌倦学习数学。这就要求初中数学老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时要善于优化教学方法,提高课堂学习的趣味性,从而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出来。相比传统的教学方法,初中数学老师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进行教学,其中信息技术形式多样,包括整合照片、视频、动画、语音等。
        1.3调动学生积极思维
        初中数学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时,通过信息技术,能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同时还可以活跃数学课堂教学氛围,激活了学生思维,强化了学生对重难点知识的认知。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三视图”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将物体的三维模型展现出来,让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分析物体的三视图。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具有传统教学方式不具备的优势,可以很好的解决教师教具不足问题,能将知识更加形象的呈现出来,这对于学生数学学习效果提升有很大帮助。
        2初中数学信息化教学开展策略
        2.1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自主学习
        想要更有效地开展初中数学信息化教学,除了教师要在课堂上采用信息技术之外,学生也要有利用信息技术开展自主学习的意识。学生养成了运用信息技术获取知识的习惯,就会主动学习,为日后的发展打下基础。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开展自主学习的习惯,让学生了解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搜索网络上的学习资源,也就是提高学生的一些基本计算机操作水平。这就需要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的时候注意渗透信息技术知识,让学生学会简单地使用计算机,再慢慢引导学生学会搜索和筛选自己想要的知识。初中生对计算机很有兴趣,会很积极地投入学习,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自己利用信息技术获取信息、知识的能力。学生养成了这种习惯之后,就会自觉地学习,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也能自己利用信息技术解决。这就大幅提高了教学效率。


        2.2巧用微课
        微课是一种基于信息技术的视频教学模式。微课主题明确、内容简单,是现代教师优化教学内容、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的有效途径。如今,关于微课的教学研究越来越多。大多数教师都在积极根据教育主管部门的相关要求设计和开发微课,并将微课科学地应用于课堂教学领域,以试图改变过去落后的教学模式,有效突破难点,提高教学质量。因此,初中数学老师需要满足更高的要求,并积极将微课与课堂教学相结合,以提高教学质量。
        2.3利用多媒体技术来创设教学情境
        数初中数学知识的逻辑性很强,对学生的要求较高,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理解能力和逻辑能力,而提高这些能力首先需要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具有较大的兴趣,从而才能投入到课堂教学中来。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来创设教学情景,为课堂教学增添一分活力,将复杂枯燥无聊的数学知识点变成具有趣味性的内容,通过学习趣味性内容,激发出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提高自身的数学能力。在运用多媒体技术的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小组分工合作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能够在合作探索的过程中找到数学知识点的趣味性。例如,教师在讲“相交线”这一课的相关知识点时,为了让学生明白直线、射线、线段等基础知识内容,可以运用多媒体播放一些相关的教学情景。如展现射线的概念时,多媒体上展现的是一个人拿着一个手电筒,打开手电筒射出光源,让学生能够直观地看到手电筒作为一个端点,射出的光源为另一端无限延长,让学生明白射线是由一个端点和另一端无限延长的线组成的。线段可以用一根筷子的图片来展示,让学生能够明白线段是由两个端点和不能向两端无限延伸的线组成的。直线就可以通过给学生播放一段两端无边无际的公路动画视频,让学生明确直线的概念是没有端点并且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观看完之后,小组学生之间通过讨论共同得出三个知识点之间的区别和共同点,通过教学情景的创设,能够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概念的理解,让学生能够不易混淆相关的知识点内容,在今后复习的时候,只要通过联想教师上课创设出来的教学情景,就能够明确地区分直线、线段、射线三者之间的区别。
        2.4活化习题,培养解决问题能力
        素质教育背景下,“题海战术”的弊端逐渐显现出来,教师纷纷开始探索题海之外的教育模式。但是,不得不正视的是,题海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缺少了习题,数学教学就如无基之房,摇摇欲坠。在传统教学模式下,习题与数学教学之间的关系很难平衡,稍不注意就陷入“题海战术”的困境之中,让学生丧失主动学习的热情。信息化教学模式下,教师可以将习题转化为生活化的情境,并用信息技术进行动态呈现,让静态的习题动态化,赋予习题更多的生命力,充分彰显数学习题在数学教学之中的价值和意义,让学生自主、自发地进行习题的解答,提升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5搭建信息化交流平台
        现代信息技术除了应用于教师教学之外,还具有一个重要功能,即构建信息化平台,缩短师生距离,以便老师可以随时为学生提供远程指导。同时,信息化交流平台还将帮助学生交流和讨论特定的数学问题,共享优质的数学学习资源,并促进全班学生的发展。因此,通过将信息技术与中学数学相结合,教师需要建立一个基于信息的交流平台,创造轻松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借助信息技术,可以有效减轻学生的数学学习难度,能强化学生的数学学习欲望,有助于提升学生数学学习主动性。因此,在实践教学中,初中数学教师必须意识到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并结合学生的学习需求,科学合理地引入信息技术,最大限度地发挥出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的价值,促进数学课堂教学质量提升。
        参考文献
        [1]项占国.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教师博览,2017(12):51-52.
        [2]徐洁.信息技术教育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整合对策[J].数理化学习,2019(09):37-38
        [3]郭治军.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3):13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