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规划理念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运用

发表时间:2021/4/25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1月第3期   作者:张晶
[导读] 随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增长,园林景观设计理念也面临着改变
        张晶
        天津泰达园林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天津市 300450
        摘要:随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增长,园林景观设计理念也面临着改变。为了能适应使用者的需要,满足可持续发展,生态规划理念应运而生。本文试从生态规划理念解析入手,通过其重要性和相关原则分析,浅谈生态规划理念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运用。
关键词:生态规划;园林景观;设计运用
引言
        作为园林景观设计者和工作者,要不断的进行总结和学习,并且进行仔细的分析和综合的讨论,以保证园林景观生态规划设计的质量和设计速度,同时,还要不断努力提升其服务质量,以得到大众的满意为其宗旨,进而有效地推进园林景观生态设计行业健康、有序的发展。
1生态规划理念定义的解析
        所谓生态规划,主要以构建一个满足人们居住要求的环境当作宗旨,并采用生态学理论知识搜集相关信息资源,实现基于人和自然环境和谐共处下的长远发展计划。应用生态规划理念的目标在于为广大民众构建一个更加舒适的居住环境。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生态保护属于国家的主要发展方针之一。所以进行园林景观设计工作的时候,通过科学运用生态规划理念,能够改善广大民众的居住环境,并且符合国家发展的相关规定[1]。从园林景观设计的角度而言,采用生态规划理念,针对处于城镇的范围当中,结合各个园林绿地的位置,设计出不一样的园林景观设计规划方案,从而达到优化与完善广大民众的生活环境的目的,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园林景观生态规划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大量污染物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给人们的生活环境造成了大面积的污染与破坏,不但对环境的造成了大面积的污染,同时也使大量的物种在我们这个时代惨遭灭绝,由此可见,园林景观生态设计规划是人们现在解决环境污染问题最简洁、也是最快速的方法之一。生态规划设计为我们提供一个统一的框架,帮助我们重新审视对园林景观、城市、建筑的设计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和行为,景观与城市的生态设计反映了人类的一个新的梦想,它伴随着工业化的进程和后工业时代的到来而日益清晰,尽管随着这些时代的过去,设计思想已经逐步发展,于过去迥然不同,但是这个中心思想还是亘古不变的,这个思想就是自然与文化、设计的环境与生命的环境,美的形式与生态功能的真正全面地融合,它要让园林景观不再是孤立的城市中的特定用地,而是让其消融,进入千家万户;它要让自然参与设计;让自然过程伴依每一个人的日常生活;让人们重新感知、体验和关怀自然过程和自然的设计。
3生态园林景观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3.1协调性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根据生态规划理念把握好协调性与可持续性的平衡,运用生态学原理协调各种类别植物之间的差异,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的有效资源,加大就地取材的比重,统筹好生态、社会、经济效益的关系,充分利用植物的生长规律,全面践行生态协调性理念。
        3.2环保性原则阐释
        作为生态规划理念当中的重要原则之一,环保性原则的运用过程中,主要实现了美学、自然景观学以及植物学等有关理论知识的有效融合,保证了园林景观的设计和其周边自然环境之间的和谐共处,不但美化了自然环境,而且规避了生态环境受到污染的现象出现[3]。


        3.3“以人为本”的园林景观生态规划设计
        在园林设计师设计一座园林时,首先一定要进行大量的走访和研究,去到广大人民群众当中,以亲切、平和的态度与大家聊一聊,人们理想中的园林景观是什么样子的,并且还要充分调动起周围群众的设计积极性,让大众都参与到景观园林生态设计中来,让周围的群众不仅成为园林景观的受益者也是积极的参与者,让设计出来的园林景观更符合人们心中的形象和要求,这样做的目的不但可以使园林景观生态规划设计更具亲民性、合理性,还能提升人们保护园林景观的积极性。
4生态理念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与实践
        4.1优化园林景观设计
        园林景观设计要特别注重生态种植设计,树种选择以乡土树种为主,针对设计区域的气候特征及土壤环境种植适宜的植物。除此之外,可以种植一些长期驯化的品种,丰富植物类型和层次,增加植物群落的稳定性。为了达到景观和谐统一的布局,植物配置要符合其生长环境特征,如光照、风向、水分等,尽量少用容器苗,植物造景时要考虑植物将来的生长空间,合理控制株行距。在施工过程中,采取科学合理的种植和养护策略,确保提升植物的成活率。生态规划理念要处处与园林景观设计相融合,在栽培过程中从细节入手,以融和整体的策略,实现生态设计的配置化整合[3]。
        4.2自然标准的建立,生态美学融为一体
        作为人工建设的自然景观,在进行园林景观建设中,要以城市环境的美化为目标,合理规划景观布局,遵从自然与生态的层次和谐,全方位实现生态美学融为一体。为此设计人员要反复思考、反复实践,全力渗透绿色环保理念,栽植更加多元化的植物,有效改善城市面貌。此外,园林景观建设应该建立自然标准化路径,实现整体服务、生态建设。例如,在公园改造或河堤修复的过程中,应采取生态规划、理念先行的策略,有效利用现有的植被、树木和水资源,努力恢复和呈现自然景观。这样不仅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还能高效利用当前的植被等结构。在此基础上,自然空间布局要不断优化,扩大绿地和彩叶植物的种植范围,为群众呈现色彩分明的园林景观。自然标准的建立并没有固定的原则,而是要与时俱进,提升人们的舒适度,依托完整的生态结构和植物规划,满足居住者精神需求。城市环境的美化离不开园林景观的支持,作为百姓的精神修养场所,生态化的设计强调艺术与美学的融合,会提升人们的生活幸福指数[5]。
        4.3确保水景植物配置的合理性
        应该确保水景植物配置的合理性。基于生态规划理念下,因为绿色植物拥有一定的自净能力,可以发挥出较大的生态效应,不但能够使水质得到净化,确保空气质量符合相关标准要求,而且为其它生物的栖息创建了位置。对于水景周围来说,则能够将那些耐旱类的植物作为首选,有利于降低水资源的耗费量。通过加大对水生植物的运用量,一方面,能够让水景景观变得更加优美;另一方面,也使水体得到有效地净化处理,降低了污染危害。例如,对于某市公园来说,由于湖水受到了严重污染,造成水体出现变黑、变臭的情况,在水面上则出现了大量的死鱼和死虾,为了解决此项难题,应该利用栽种荷花、睡莲以及茨藻等水生类植物的方式,借助数年来的植物生态作用,让湖水的水质达到了相关要求,符合饮用水的有关标准[7]。所以,结合具体的水深与功能需要情况,需要合理选择水生类植物加以栽种,在营造良好的水景生态环境方面发挥出很大的作用,有助于避免水资源受到严重的污染情况发生。
结束语
        将生态规划理念融入现代园林景观设计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人类亲近自然、融入自然的共同需求。未来的园林景观设计要考虑原有的地理文化条件,探索生态园林新的设计手法,发挥园林景观的生态作用,使园林景观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相互融合。同时在造景设计过程中,将景观元素与空间场所进行结合设计,也将院落化的空间场所融入到景观设计中,达到景观设计生态化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刘润东,郝天峰.生态规划理念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现代园艺,2019(02):103-104.
[2]吴茂仓.生态规划理念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现代园艺,2019,42(23):88-89.
[3]刘燕.生态规划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现代园艺,2019(22):104-105.
[4]杨亚婕,刘丽娟.生态规划理念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探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8(33):4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