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机器人在灭火救援中的应用探析

发表时间:2021/4/25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第3期   作者:李晶
[导读] 目前,我国科学技术水平显著提升,在目前智能科学也在急速发展,
        李晶
        昆明市消防救援支队作战训练处    云南省昆明市    650222
        摘要:目前,我国科学技术水平显著提升,在目前智能科学也在急速发展,机器人就是人工智能下的产物。在灭火救援的过程中,消防机器人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能够准确的定位灭火救援的位置,并且以最智能、最灵活的方式进行灭火救援,以此来推动灭火救援的顺利展开。基于此,本文首先简要分析了消防机器人的概念及其重要性,随后分析了消防机器人在灭火救援中的应用策略,以供相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消防机器人;灭火救援;应用策略
        引言
        消防机器人在灭火救援过程中的应用在现代社会中具有现实性意义,在保障救援效率的同时也有效地提升了救援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为消防救援提供了极大的便利。现如今,我国消防机器人在其应用过程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与隐患,影响了消防机器人在灭火救援中的效率与效果,因此,要想促进消防机器人在灭火救援中的应用,就必须要对消防机器人灭火救援应用技术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
        1消防机器人发展概述
        消防机器人是科技不断发展和创新的产物,是一种特种机器人,在灭火以及抢险救援中能够起到让人意想不到的作用,可以辅助甚至逐渐取代消防员的部分工作,可以极大地保障消防员的人身安全。在各种大型石油化工企业以及隧道、地铁等数量持续增加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安全隐患事故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之中,给我们造成了较大的威胁。而且,因为这一类的灾害往往是突发的、危害极大的,而且存在较大的处理困难,缺乏有效的能够防治的办法,所以,这一类危害已经成为了社会上的一大难题。而消防机器人的出现恰恰为这一类灾害的救援提供了一个极为有效的方向,让消防机器人代替消防救援人员进入那些极容易产生危害的事故现场去进行应急的处理,可以帮助消防人员采集相关事故数据,进行相应的救援处理,并可以及时反馈事故现场状况,为指挥人员的临场决策提供详实的信息支持,以便做出正确的决策,更加高效地解决事故状况,减小灾害规模,降低损失等。最早的消防机器人出现在2012年,是弗吉尼亚理工学院设计的,一时成为当时的轰动事件。这款机器人的出现让世界各国意识到了特种机器人在抢险救援中的作用,随后,各国开始加紧研制,我国同样不甘落后,有一款火凤凰水力型消防灭火机器人因为其超强的灵活性、功能的多样性在消防行业引起了一阵强烈的议论和关注,受到了许多消防部门的强烈欢迎。目前,消防机器人的研制还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并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相关部门的重视。
        2现代化发展背景下灭火救援行动发展现状
        现代化社会发展背景下,想要在保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前提下,执行灭火救援行动任务,不仅需要明确“救人第一,科学施救”的核心指导思想,也需要了解火灾险情期间存在的多种危险因素,在有效保障自身与队员的生命安全的同时,提升灭火救援行动的救援水平以及效果。目前来看,火灾的突发性存在较多不可控因素以及未知因素,想要快速判断火情情况,不仅需要行动指挥人员快速考察现场情况,也需要根据不同实际情况与安全隐患及时调整灭火救援行动计划,在高效率完成救援任务的同时,减少并控制人员受伤以及损失问题情况的发生。
        3灭火救援行动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
        3.1安全防护意识薄弱
        受传统思想观念影响,一些消防队员在灭火救援行动期间,并没有充分意识到个人安全防护意识的重要性,除了必要的听从指挥与加强训练提升救援效率,也需要提升安全警惕与防护意识。如果缺乏个人安全防护意识,不仅会增加自身的伤亡风险,也会给队友以及被救援群众造成不同程度的安全风险。


        3.2火场侦查不充分,对救援现场情况没有做到完全了解
        首先,在到达现场后,由于火情较严重需要快速进行扑救,没有充足时间完成火场侦查,对现场易燃易爆物、有毒有害物以及建筑构件受损情况没有全面了解;其次,部分年轻消防队员个人实战经验不足,在火场内部由于紧张忽视了火场侦查,对于突发问题应急处理能力不足,急于解救受困人员或者进行灭火,这样也会使消防员面临火场安全威胁。
        3.3建筑结构稳定性易破坏
        城市大型综合体建筑外部造型新颖、内部结构复杂,往往集框架、剪力墙、钢混、钢结构等多种建筑结构形式于一体,各种结构类型的耐火极限不同。研究表明,钢结构在500℃高温烘烤15~20min就易发生塑性形变,从而失去稳定性,造成整体倒塌;火灾发生后,在高温恒温条件下,随着火灾持续时间的增加混凝土结构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会逐渐降低,建筑物将面临结构失稳或坍塌危险。
        4消防机器人在灭火救援中的应用策略
        4.1在密闭空间及地下建筑中进行灭火救援工作
        如果火灾发生在地下或者是极其密闭的空间之内,就会在短暂的时间里产生大量的浓烟,并且这些浓烟和有害物质无法排出,让在此空间内所有人的生命健康受到威胁。在这种情况下,施工救援工作也无法顺利展开,更无法保证消防人员的生命健康。这些年来,在密闭空间内进行灭火救援工作而丧失生命的消防人员有很多,这些都是由于消防人员在密闭空间下窒息而丧失生命。而在这种情况下运用消防机器人就可以很好的解决此类问题,因为消防机器人在浓烟和毒气空间下也可以正常的运转和工作。消防机器人还可以利用自身所具备的摄像头,为消防人员拍摄密闭空间内的具体情况,以保证有关人员可以快速研究出灭火救援的相关策略,并及时为机器人提供正确的指令,以此来提高灭火救援工作的效率。
        4.2完善决策辅助体系
        在灭火救援指挥智能化体系建设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完善建筑、水源、道路、交通等决策援助体系,来提高救援指挥效率。可以利用三维图像处理技术,来对建筑内部结构和周边情况进行展示,从而获取到火灾区域的基本信息和消防设施,并根据现场情况进行作战部署。利用三维仿真技术来模拟火灾的传播规律,开展网上规划和推广工作。在远程救援指挥的过程中,还需要对数据库进行优化,记录好专家的信息。若是发生严重火灾,就需要与专家利用视频、语音通话的形式进行远程指挥。此外,在智能化体系建设的过程中,还需要对消防业务进行设计,若是遇到重大灭火救援工作,需要利用多方协商来对救援方案进行部署,加强各部门之间的配合,来让灭火救援工作更加快速、高效。
        5将消防机器人应用与灭火救援中的落地建议
        无论是何种类型的消防机器人,其用途都是十分清楚的,就是要用于参加灭火救灾,所以,研究将消防机器人真正科学高效地应用到实处才是最重要的,这样就必须从实际的应用出发,积极研究克服机器人劣势的技术,挖掘机器人的应用潜力,将其切实应用到实战中去。随着科技的发展,消防机器人的数量开始逐渐增多,但是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却往往是单一操作,能够发挥的作用十分有限,所以,要研究机器人的联合作战方式,提高联动性应用能力,提高其应用适应性。
        结语
        目前消防机器人在灭火救援工作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它既能够减少消防员的伤亡人数,还可以增强灭火工作的效率,为消防领域提供崭新的工作思路。所以本文通过介绍了消防机器人的概念,然后又对其重要性作出了整体剖析,最后分析了消防机器人在密闭空间,高层建筑,特殊环境下的应用策略,以便工作人员可以合理完成对消防机器人的使用。
        参考文献
        [1]邵长征.浅谈大型城市综合体火灾特点与战斗措施[J].科技创新导报,2017,14(32).
        [2]吴晓敏.灭火救援行动中消防员安全现状分析及对策[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16(07):55-57.
        [3]李黎.浅谈影响灭火救援的安全因素及对策[J].今日消防,2019,6(10):26-2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