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活化的初中物理实验的设计与创新

发表时间:2021/4/25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3期   作者:彭春林
[导读] 在物理实验课上对学生进行科学实验技术、实验和思维的训练,能够培养学生科学实验能力和素养。
        彭春林
        井冈山经开区同心中学  343100  
        摘要:在物理实验课上对学生进行科学实验技术、实验和思维的训练,能够培养学生科学实验能力和素养。理论知识学习和实验学习共同构成了初中物理学习的两大支柱,都在学生的物理学习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有效开展物理实验教学便成为了初中物理教师需要深思的一个重点议题。教师要认识到实验学习的意义,识别学生对于物理实验学习的需求,利用好生活化的实验教学法,开展高效的物理实验教学。
【关键词】:生活化、初中物理、实验设计
引言:
        物理是实验科学,于诞生之初就打上了实验烙印。在物理实验课上对学生进行科学实验技术、实验和思维的训练,能够培养学生科学实验能力和素养。理论知识学习和实验学习共同构成了初中物理学习的两大支柱,都在学生的物理学习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有效开展物理实验教学便成为了初中物理教师需要深思的一个重点议题。教师要认识到实验学习的意义,识别学生对于物理实验学习的需求,利用好生活化的实验教学法,开展高效、优质的物理实验教学。本文将论述基于生活化的初中物理实验的设计与创新的具体方法。
        一、善于借助各种工具和技术激发学生实验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已经成为老生常谈,但其中蕴含的教育的真理却永不过时,常思常新。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人们的注意力和兴趣点已经太过分散,无数新奇有趣的事物一起涌入学生的世界,抖音、游戏等娱乐刺激着他们的感官。在此情况下,学生对一种事物能否吸引自己的眼球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倘若一种事物还延用传统的方式被展现,就无法满足他们日益增长的对兴趣对有趣的需要。物理实验学习自然也难逃这一魔咒。随着孩子们自由意志的觉醒和叛逆的青春的到来,他们又越发无法接受“牛不喝水强按头”的强制性灌输性的教学方式。
        初中物理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单纯以讲解为主的物理实验教学方式,应该与时俱进,善于借助一些新的技术和工具开展物理实验教学,激发学生参与实验学习,进行实验操作的兴趣。例如,教师在开展物态变化这一章节的实验教学时,可以先为学生播放一段用flash制作的视频,在视频中向他们展示物态变化的具体过程,并且还要配上生动有趣的语言描述。这样做符合学生爱好感官刺激的特点,也能让学习和理解知识的过程变得更轻松有趣。最重要的是,相较于教师干巴巴的讲解,有声有色的视频对于学生兴趣的激发与课堂参与度的提升是更具效果的。此外,教师也可以借助一些物理故事进行教学引入,如教学有关压强的实验时,就可以给学生讲那个著名的马德堡半球的故事,讲历史讲文化,更讲物理实验,在引人入胜的故事中巧妙地勾起学生进行相关实验学习的兴趣,增加参与实验的积极性。
         二、理论知识与实验学习深度结合、相辅相成
        实验科学虽然叫着实验的名字,却也并不是只有实验的。理论与实验结合,方能使学生领会实验科学的真谛。理论为实验的设计和操作提供指导,而实验的过程和结果为理论提供支撑和证据。二者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和谐地统一于初中物理的学习中。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在实验过程中,帮助学生加深对物理理论知识的理解,帮助他们消化吸收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的理论知识。

在某种意义上,物理实验将大而无当的抽象难懂的理论知识从天空拉回了地面,从物理学宇宙拉到了学生的生活中。让物理知识从高深艰难变成了具体可感的东西。
        理论知识与实验学习的深度结合是实验学习的必经之路。例如,教师在教学影响摩擦力的因素这一部分的实验时,可以在开展实验操作前,先向学生提出问题,让他们思考有可能影响摩擦力的因素,并且将这些因素记录下来。然后在实际的实验操作过程中,让学生逐一验证他们之前所作的理论猜测的正确性。比如学生可能会认为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会影响摩擦力的大小,那就让他们将一模一样的两个小方块从两条除了表明粗糙程度不同,其他方面完全一样的滑道滑下,分别记录下所用的时间,比较两者所用时间的长短。根据时间长短,判断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是否能够影响摩擦力大小。
                  三、生活化场景中开展物理实验教学
        生活不仅是艺术的来源,而且也是我们开展实验教学,进行实验设计的灵感来源。我们学习和研究各种科学知识,最终也是要服务于生活,提升个人甚至整个社会的生活水平和质量。物理知识从来不是空中楼阁,它是具有坚实的生活基础的,小到桌椅的制作,大到电力的供应,网络的传输,生活中处处都能见到物理知识的实际应用。在生活化场景中开展物理实验教学,一方面将物理从云端拉到现实,拉近学生与知识的距离,增加学生对知识的熟悉感;另一方面也能增强学生知识应用的能力和生活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中国素来就有讲究知行合一的传统,知识会应其能被应用于生活,使生活变得更加美好便利而更具魅力。初中物理教师在进行实验设计时,也应该将一些生活技能融入实验中,使实验教学更接地气,更具吸引力。例如,教师在教学与电学知识相关的实验时,就可以设计一些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场景与问题,在其中融入学习的知识。一个完整的家庭电路是复杂的,基本能够覆盖我们课本中涉及到的所有知识。串并联的区别、各种用电器的连接和用电安全问题都是学生在生活中会遇到的问题,也应该在物理实验中被学生了解与学习。在生活化场景开展实验教学兼顾物理实验学习与生活技能提升,也是符合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的需要和要求的。
                           结语
        生活所在,知识所安。我们之所以如此重视基于生活化的物理实验教学设计与创新,是因为长期的实践证明了生活对于教学的重要性。唯有依托于生活,不脱离实际,我们的教学方能有所附丽,不至于变成水月镜花空中楼阁。也唯有紧密联系生活,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物理实验学习的兴趣,激励其踊跃积极地参加实验,思考问题。而开展生活化的物理实验教学的前提是,物理教师能够深入生活、理解生活,从生活本身出发,将生活的真谛与物理学真理完美融合,巧妙地引导学生去感受物理实验的魅力,感受物理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促进他们对物理知识的理解能力与生活能力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陈玲.基于生活化的初中物理实验的设计与创新[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1(01):209-210.
[2]岳俊杰.深度学习背景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设计策略[J].学苑教育,2020(31):51-52.
[3]王亚芹.例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创新设计[J].中学教学参考,2020(29):44-4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