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媛
安徽省合肥市习友小学 230601
摘要:汉字中的形近字使用易混淆,增加了教师识字教学的难度;用词错误率高使得学生的习得性无助感增加,降低了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如何辨析形近字已经成为了提高识字教学科学性和有效性的关键。要想攻破这一重难点,归根究底就是要降低学习难度,提高学生识字兴趣,让学生快乐学汉字。针对乐学形近字,我主张实施三部曲:自主预习找难点,形式多样乐中学,巩固归纳记牢固。
关键字:自主预习;乐中学;巩固归纳
识字教学中,形近字如何区分是教学的重点、难点。形近字使用易混淆,增加了教师识字教学的难度;形近字用词错误率高使得学生的习得性无助感增加,降低了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如何辨析形近字已经成为了提高识字教学科学性和有效性的关键。要想攻破这一重难点,归根究底就是要降低学习难度,提高学生识字兴趣,让学生快乐学汉字,针对乐学形近字,我有几点浅薄的看法。
一、自主预习找难点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习是学生自主学习、探究新知的过程,学生预习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的课堂效率。提前预习是学生自信心的动力,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自主预习不等于放任自流,我一般会给学生布置预习要求。例如:在文本中划出生字,找出它的形近字并组词;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字形并找到易读错或写错的字;用一组形近字练习说话;找到生字所在的段落,联系上下文理解生字意思,随文识字等等。学生们在预习时就会对生字有一定的了解,遇到形近不同音的字会提前查找工具书或运用自己的方法去辨析和理解,一时找不到好方法识记也会做上相应的记号,做到心中有数。很多同学在识记字形时还会编写顺口溜,例如辨析形近字“辩,辨,辫”时就编写了顺口溜“辩论均有言,辨别有点撇,花瓣、豆瓣都有瓜,扎辫可以用丝线”。
通过预习,学生们能自学一部分生字,还能让老师在批改的过程中了解学生的识字程度,找到学生易发生混淆的字,从而确定识字教学重难点,有针对性设计教学过程,确保教学时能有的放矢,可谓一举多得。
二、形式多样乐中学
鉴于中国汉字形近字太多,孩子易混淆,教学有难度,教师在教学形式上要丰富多彩,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不知不觉掌握形近字。我认为教学中可以尝试以下几种形式。
(一)歌谣法
儿童最早接触的文学形式是儿歌,很多儿童都是在长辈们哼唱的儿歌中长大。用儿歌来教学形近字,可以使儿童有熟悉感,在歌唱中不知不觉识记形近字。同时儿歌音韵和谐、琅琅上口,好唱好记,在识字教学中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例如辨析“柱、驻、住、注”四个字时,就可以编唱歌曲“人民子弟兵是柱石,驻守在祖国北大门,住在边疆的功臣啊?,时刻关注着故乡人”。
(二)口诀法
有趣的口诀短小精悍,容易记忆,是学习形近字的有效方法之一。例如教学“?噪、躁、澡、燥”?时,可以编写口诀:“大喊大叫是噪音,急躁起来要踢脚,洗澡怎能少了水,大火烘烤易干燥”;辨析“讯、迅、汛”,可以编口诀:“有言能审讯,迅速要快走,水大要防汛”。这些形近字口诀既抓住了字形字义的特点,又有趣顺口,学生记忆起来事半功倍,一串形近字全记住了。
(三)字源法
有些形近字不太容易编成儿歌或口诀,可以通过在字源网中查找汉字字源来辨析。每一个汉字都有一段有趣的演变过程,有些字如果能找到最初的甲骨文,就能很直观的理解并辨析同音字之间的区别了。如:辨析“记、纪”,“记”的形旁是“讠”,甲骨文表示将有关言语记下来,“纪”的形旁是“纟”,甲骨文表示丝的头绪,后引申为纪律。
如辨析“粽、踪、综、棕”,“粽”的形旁是“米”,甲骨文中与粮食有关,“踪”的形旁是“足”,甲骨文中与足迹有关,“综”的形旁是“纟”,甲骨文中与丝线有关,“棕”的形旁是“木”,甲骨文中与树木有关。
(四)谜语法
谜语识字法是根据教学内容,寓教于乐的一种教学方法。实践证明,迷语能激发学生思维,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让思考与快乐同行。教学中可以把一组形近字编成谜语,让学生在猜谜活动中掌握形近字。如:“噪、燥、躁”的辨析,可以用谜语:“地面着火,大喊大叫直跺脚”。辨析“迅、讯、汛”可以用谜语:“快报消息江水涨”。
(五)故事法
每个人的童年都有许多的故事陪伴。既然孩子们都爱听故事,识字教学中插入故事的讲述对于学生快速掌握形近字的区别就很有效。一节语文课上,老师说了一则关于“报”和“抱”的小故事:一天下午,门卫王师傅抱着一大叠报纸,准备送到各个办公室。刚走到半路上,遇上了三楼办公室的辛老师,辛老师老远就喊:“王师傅,报纸!”王师傅一听,抱纸?心想:辛老师手上一堆纸,是需要我帮忙抱吗?他很热心地说:“好的,辛老师手上的纸重吧,我来帮你抱!”辛老师笑了,说:“我要一份您手上的报纸,帮您带到三楼去!”这下,王师傅拍着脑门,笑了。听完这个故事,学生们也乐呵呵的,在下面不停讨论着“报纸!抱纸!”相信他们对两个字的区别已经熟记于心,再也不会出错了。
(六)游戏法
新课标中明确要求低年级识字教学要多以游戏和活动为主,使得教学过程生动有趣。在同音字教学中可以采用的游戏法有以下几种:形近同音字转转盘;一字开花,看谁开的花最漂亮;开火车;摘苹果等等。以换偏旁的方法让学生识记生字,如:“包”字可以变成“苞、孢、胞”,“每”字可以变成“梅、霉、莓”等等。换偏旁之后还要根据具体语境组词,使用恰当才能过关。在游戏中,学生们可以互相补充、不知不觉就记住了一串同音字了。
通过多样的教学方式,降低了学生识字难度,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学生们不仅掌握了形近字还学会了学习的方法,为独立识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巩固归纳记牢固
曾经听过一句话,“零散的知识如同散落的珍珠,需要找到一条线把它穿成串。”语文课堂上一个个生字学习就如同文学海洋中的一粒粒珍珠,如果不及时将之用线穿起来,很快就会消失。课后的巩固归纳练习就是那根串珍珠的线。生字练习题的设计不能过于单一和重复,应当在抄生字和组词这些基本设计之外,尽量设计新颖有趣、多元多样的个性化习题,将练习内容生活化,活动化,让学生学以致用。可以设计一段具体语境,把形近字的用法包涵在一段话中。如:“座、作、做、坐”的用法,可以设计这样的习题:请你用这四个字编一段小故事;我们的生活语言中哪些地方用到了四兄弟,请你找出来;请你给四个生字编一首儿歌等等,让孩子任选一题练习。这样的习题有意思,能启发孩子的创造性,调动孩子的主动性,让孩子有更大的选择空间。从而达到考察孩子在具体语言环境中使用汉字能力的目的。
最后一步是正确评价学生的识字能力。对于学生识字学习的评价应以表扬和鼓励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适当使用批评,表扬要适中,批评要温馨,充满关爱。我在评价学生识字学习成果时通常会采用展示学生优秀作业的形式,班级定期展示学生作业中有创造性的作业,并以点赞的形式评选出十佳作业,给予学习卡奖励,同时还可以酌情减免一些重复性抄写作业;班里定期还会排演学生们自己创作出的小故事、诵读个性同音字儿歌和猜字谜,帮助学生巩固和牢记形近字的区别。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不知不觉记住了形近字,还丰富了学校生活,让学习不再是枯燥的活动。
自主预习找难点,形式多样乐中学,巩固归纳记牢固,这就是我在教学形近字上的一些浅薄的看法。只有不断提高孩子在课堂上的兴趣与自主性,把握孩子的心理特征和营造快乐的、灵活多变的课堂氛围,才能实现乐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学生上课学习的方法》 李泽国 姜虹娟编著 安徽人民出版社
3、《陶行知教育名篇》 方明编 教育科学出版社
4、《现代教学理论与有效教学模式》周成海著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