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亦婷
元和小学 江苏 苏州 215131
摘要: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最为关键的就是核心素养的培养,核心素养对学生未来的学习生涯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在核心素养之下,学生可以养成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及运用能力,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就要求教师改进语文教学手段,本篇文章主要是讨论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高段年级教学如何合理进行。
关键词:素养理念;教学手段;语文课程
【作者简介】陶亦婷(1992.05-),女,江苏苏州人,本科,元和小学,中小学二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阅读策略
引言:在中国核心素养中对于学生的思维方式也提出了要求,而对于学生来讲,独特的思维方式是尤其重要的,学生一旦拥有一定的核心素养和独特的思维方式,不仅对日常的语文学习有好处,而且对拔高学生的编写能力也有好处。因此,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已经成为了日常教学中较为重要的一点。
一、简述语文核心素养概念及培养目标
中国学生应该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同时也应该多方面、多角度的发展,核心素养的概念就是让学生作为课堂的主导者,通过不同高效教学手段的使用,使学生能够多方面发展,成为一个品格优异、积极向上的人才,调动学生对于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能够更好的顺应时代的浪潮,满足社会发展的趋势,不一样的年级对于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也是各不一样的,针对小学这个时间段来讲,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不仅是提高学生的知识修养以及写作能力,灵活的思维方法及品质、丰富的语言知识及能力以及提升学生合作及实践能力也是其中重要的一点。而相关教师应做到的就是能够时刻调动学生对于学习的积极态度,注重阅读及写作等语言能力的训练,并在日常的教学中融入交流会等合作实践活动,使学生得到道德教育以及人文精神的感染与引导,开拓学生的思维方式。在学好知识的同时又可以提高自身的道德品质,进而提高语文的综合素养。
二、列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核心素养的具体方式
(一)将兴趣融入课堂 调动学生学习意愿
教师在教学时要注重调动学生的主观意识与愿意去了解的兴趣,培养学生主动去探索,融入知识的海洋,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使学生更好的去理解知识,并熟练运用。如何将兴趣融入课堂就要求教师在进行课程安排时,在日常教学中融入个性化因素,由于小学学生心智尚未成熟,对于事物的认知都有着很强烈的好奇心,一旦对事物存在固定的认知就不易改变,因此,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兴趣入手展开教学。
例如在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课程《月光曲》中,像课文段落中不同人物的对白可以让不同的学生来进行对话模拟,从而还原文段中的情境。这样就会引起其他学生对课文语段的关注,集中精力看同学们进行生动的演绎。利用生动形象的课文内容还原,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知识也并不是那样的枯燥无聊。从而更加有兴趣去学习、去练习。在循序渐进中加深学生对于这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通过以上课堂方式,借在教学中融入兴趣因素,制定完善的课堂教学方案来带领学生循序渐进的进入学习。
(二)科学运用教学手段 加强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
现如今,时代发展得越来越快,教师授课的方式也应该随时代的进步而进步。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授课的方式授课,多媒体会给人一种更直观的感觉,学生们通过多媒体来了解更多、更丰富的知识。多媒体相对于教师的口述讲述更加的真实直观也更具有说服力。运用ppt课件授课还能增加学生的学习积极态度。学生们都喜欢日常未能接触的的事物。老师则可以利用学生这一特点,多将教学内容利用ppt或动画的形式展现出来,语言知识及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核心素养最重要的一点。教师可以科学利用新型教学手段加强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带给学生最直观的语言环境,
例如在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课程《只有一个地球》的学习中,教师在进行授课安排时,可以利用ppt进行教案展示,并在ppt中将地球母亲的富饶利用图片展示给学生,并利用图片带领学生逐步深入课文,引导学生进行深思作者的含义。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有趣的教学方法,如:游戏记忆法、故事记忆法等,加深学生对于课文理解程度。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来放映跟课文相关的视频动画,静态的课文远没有动态的视频带给人的感受强烈,利用视频以更直接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继而更直观的感受到课文,更深刻的记忆课文语言及相关知识,让学生更好的进行课文的阅读。让学生饱含浓厚的兴趣深入课文,更好的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三)利用合作方式 让学生互帮互助
核心素养的概念就是让学生作为课堂的主导者,使学生能够多方面共同发展,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学会充当一个“旁观者”,以一个指引者的身份启发及引导学生,让学生相互合作,培养学生合作的可贵精神。
教师可以设立不同的研题小组,给小组建立一个清晰的研究问题,让学生一同去进行探究。以人教版六年级课程为例:《江南春》中用来描写抒情的两句诗,将作者的情融合于景色之中,借描写景色来暗抒情感,创造了耐人寻味的意境。教师应当启蒙学生的想像力,以假设问题吸引学生注意。教师可以提出:作者为什么要发出这样的感叹,他的目的是什么。通过安排具体的研究问题,让小组的学生进行自由讨论,每个人都主动去参与问题的探究,共同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在无形中促进核心素养的提升。
三、结束语
从以上来看,核心素养是形成良好学习态度的重要前提,在语文教学中,丰富的教学手段既可以培养学生丰富的文学情感,又可以使其形成独特的思维方式,因此,教师要日常教学中开阔创新,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秦海东.语文核心素养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西部素质教育,2019,5(15):83+85.
[2]马亚妮. 小学阅读教学中语文核心素养养成的调查研究[D].天水师范学院,2019.
[3]胡唐芳. 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小学高年级习作教学研究[D].扬州大学,2018.
[4]何静娴. 语文核心素养视野下小学语文课堂拓展阅读教学模式的建构[D].苏州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