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月梅
广东省 惠州市 博罗县石坝中心小学 516153
摘要:新时期,由于小学教育对学生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班级是学校的重要组成单元,而在班级中,班主任是班级的领导者,管理着学生学习生活和德育教育等诸多方面。本文章根据教学现状对小学班主任日常管理和德育教育工作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班主任;德育管理;
一、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现状分析
小学班主任的管理工作涉及到的内容有很多,目前,社会对于小学生的全面发展越来越重视,所以班主任要从班风建设、德育教育、学科学习等诸多方面对班级学生进行管理。小学班级管理工作内容纷繁复杂,学生人数众多,将精细化管理应用到班主任的管理工作中能帮助班主任提高管理效率,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
除此之外,班主任还要学会高效的与各任课老师、学生家长的配合,要学会运用语言的技巧和艺术和学生建立沟通的桥梁。对于小学班主任工作来说,将不同方面的工作以合理的方式落实下来对于班主任工作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将工作分工具体化和责任化,使得每一部分的工作责任都有据可查。如果在工作进行的过程中出现问题可以根据细化的分工进行及时的问题处理和追责。
一、新时期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策略探索
1.重视德育教育,创新德育教育方法
同学们具有良好的道德素养可以让班级氛围更加融洽,让班级风气更加向上。班主任可以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设置德育课,与学生干部进行密切配合对学生开展德育教育,在这些课程上可以结合当下的热点问题对孩子们进行教育,要学会利用丰富的教育资源。比如,我们可以结合当下的抗疫战役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在这次全国抗疫过程中涌现出了很多英雄人物和伟大事迹,教师在德育课中可以先对这些人物事迹的视频进行播放,在播放的过程中要注意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进行讲解,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这些故事,通过视频和故事给学生树立道德榜样。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展开教育,可以让学生自行收集身边的真人真事,让学生对这些真人真事进行讲解和分析,并且表达自己的观点。最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自己的身边做起,将文明道德行为践行于平时生活中,向这些优秀人物进行学习。比如,尽量减少公共场合的聚集,出门要戴口罩,排队要注意保持距离等。这种教育使学生在向道德榜样学习的同时又不至于形成好高骛远的思想,将德育落到实处,不会让学生感觉到很空洞。在德育教育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结合使用丰富的教学资源,将德育教育生活化实施。
2.注重班级的良好班风建设,让班级充满阳光
对于班级来说,班风的营造是非常重要的,良好的班风能为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创造更好地条件,一个充满正能量,积极向上的班级中,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往往会更快,班风是需要班主任教师通过长期的努力,一点一滴的积累才能创造出来的一种班级氛围。要想营造良好的班风班主任必须以身作则,通过自己的努力,以个人的管理风格和人格魅力为学生树立一个榜样,为班风建设开一个好头。班主任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勤奋努力、兢兢业业,在教师的引领下班级学生就会变得勤恳奋进。教师要做到处事积极乐观,待人宽厚,说话和颜悦色,在班主任的影响之下班级同学就会变得活跃乐观,关系融洽等等。
总之,如果把班级比作成一个孩子,那么班主任就是班级的母亲,班风就是班级的性格,母亲的言谈举止对于孩子的性格形成的影响是巨大的。良好班风影响下学生的道德水平也能更快的提升。
此外,良好班风的建设也需要有合理制度的约束。上到国家下到班级,任何一个团体都应该有其制度,用以规范约束其成员的种种行为,来保证团体的发展利益。小学生认知能力有限,对于他们的制度设置并不是越严苛越好,制定小学班级制度要把握启蒙鼓励为先,灵活运用惩罚手段,避免打击学生心灵这样一个原则。例如,班主任可以制定这样的规则,学生在上课的时候不许讲话,如果违反规则就必须在讲台上进行3分钟的演讲,演讲内容可以学生自己定,这样的规则既不会过于严苛,也不会对学生的心灵造成负面影响,还可以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又维持了课堂秩序,可谓一举三得。
3. 发挥沟通艺术,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沟通可以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小学的学生处在身心尚未发展成熟的阶段,他们的价值观还在不断地形成,判断力还有待提高,所以不具备对事物进行正确判断的能力,但是他们却有自己的想法,他们将一些单纯的想法当做成熟的信条。所以班主任与小学生在沟通上面存在较大的困难,班主任在与其沟通时言语不能过激,要符合其年龄阶段和心理特点,这种情况下就需要班主任在沟通上讲究技巧和艺术,说出既能对学生有正确引导又能让学生接受的话。这种沟通艺术可以打破师生之间年龄的鸿沟,建立情感的桥梁。这种沟通艺术是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和班级氛围的基础。
班主任和学生之间建立一个融洽的关系,让教师感受到学生的爱戴和尊重,也让学生感觉到班主任的爱护和关心。通常情况下,在以往的师生关系中,学生对教师往往是敬而远之,班主任尤为如此。这种情况的产生就是由于班主任在沟通上缺乏艺术和技巧,让学生对其产生一种排斥的心理,也会对班主任的教育产生反感和厌倦。教师要转变自身角色,以平等的身份与学生进行沟通,以朋友的角色与学生打成一片,对学生付出更多的关心和照顾,这种付出不仅仅体现在教学上,也要体现在课下的方方面面上。积极主动的与学生保持沟通,多对学生进行鼓励教育,选择巧妙的批评语言及方式,让学生更多的走进自己了解自己,一点一点的建立彼此之间更融洽的师生关系,这种沟通艺术可以为接下来的教学管理做好铺垫。学生和班主任之间的沟通变得顺畅了,学生对班主任的戒备心消除了,班主任开展教学活动和德育教育就可以更加流畅了。
4.紧密联系家长,帮助学生成长。
小学生的成长离不开学校教师和家长的双重关心,这就要求班主任要做好和家长的联系工作,学会和家长进行配合,双管齐下管理班级。班主任是教师和家长的重要沟通枢纽,要尽好自己的职责。
教师要和家长进行密切的联系,作为监护的第一人,家长对学生的了解远远胜过老师,所以教师要经常在家长那里“取经”。通过家长更多的了解孩子的性格、习惯等特点,通过对孩子的了解可以更好地制定班级管理策略,所谓“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只有对孩子有了足够多的了解才能让自己的培养策略更加有针对性和有效性,目前信息高速发展,班主任联系家长的方法也更加多,电话、QQ、微信群等都是不错的方式。班主任和家长的紧密联系可以让班主任的班级管理更有依据。
二、小结
总之,小学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的时候要结合实际,在此基础上大胆创新。还要注重与各相关人员的配合协调,形成自己的班级管理风格,并且实时做出调整,以适应学生不断成长的身心,用自己独特的管理艺术将班级打造成充满阳光的集体。
参考文献
[1]陈国泰.浅谈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创新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1(01):145-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