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宪利
重庆两江新区水土高新技术产业园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重庆市 401147
摘要:为了保证软基加固技术能够在道路施工中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和效果,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相关施工人员需要加强对软土地基道路路基处理的要求和重点的了解,不仅可以为后续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还有助于实现施工工艺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基于此,本文对市政工程施工中的软基加固技术进行分析,仅供参考。
关键词:市政工程;软基加固技术
引言
软土地基在我国各地都有分布,如何对软土地基进行加固处理,改善道路建设质量成为了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对路基和路面进行施工是整个道路工程施工的关键部分。因此,为了保证道路工程的质量,满足人民群众的出行需求和发挥道路工程最大的经济效益,就要重视地基施工工作,保证道路的各项指标都能够达到标准和规范。软土地基施工受到众多因素影响,在道路施工过程中要对选择最佳的加固技术来对软土地基进行施工处理,保证加固效果。
一、市政工程软基形成的原因分析
市政工程建设下,软基的形成与诸多因素有着紧密联系,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自然因素,软土地基的形成与自然因素有着直接联系,由于不同地区自然环境、天气条件、水文地质条件有所不同,地基土质水平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当前地区如果出现降雨量大、水文地质条件差等情况,就有可能产生软土地基情况,特别是对于一些昼夜温差较大的地区,软土地基的存在会产生热胀冷缩的现象。因此,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应该做好基础防水处理,针对当前地区降水情况做好监测,选择延展性好的施工材料进行基础作业,以降低软弱土地基对工程项目建设造成的不利影响。第二,人为因素。除了自然环境之外,人为因素是造成市政软基问题的主要原因。这主要体现在施工技术人员专业素质与施工现场作业条件等方面,由于工作人员施工技术水平较低,在进行混凝土搅拌或者地基铺设过程中不具有专业的业务能力。没有做好基层清理,也无法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混凝土浇筑作业,虽然能够在短时间内得到一定的承载力要求,但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基础就会出现坑洞、塌落等问题,导致工程项目质量缺陷。
二、市政工程中软基加固技术的应用优势
软土地基属于市政工程施工建设的重点施工区域,如处理不当会导致预期施工目标无法实现,软土区域地基施工常见问题可概括为整体强度较低、问题产生速率较快。在具体的施工作业过程中,如存在含量相对较高的软土区域软质粒土中的中性水分离子,正、负电荷存在于土粒土层表面,并存在不断加强的正、负电荷作用。导致水溶质分子在高温空气土壤中的氧化吸附作用效率受到影响,不断升高的中性水分离子含量在加固土粒土层表面,会直接影响土壤的黏结性,会出现愈发松软僵硬的土地。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市政工程的建设数量及规模不断扩大,如市政道路面临不断加大的地基承载压力挑战,由此,导致的地基塌陷、沉降发生率提升须得到重视。
三、市政工程施工中的软基加固技术应用
3.1搅拌桩加固法
近年来在市政道路软基加固处理中,也常会应用搅拌桩法进行加固处理,这施工方法工艺成熟、质量稳定、造价相对低廉,能够有效提高地基的强度,并保证软基处理效果。搅拌桩加固法的原理是将水泥作为固化剂,通过特制的深层搅拌机钻进软土中喷射浆液或雾状粉体,地基深处的水泥与软土和其他固化剂强制搅拌并充分拌合在一起,在经过一系列物理和化学反应后,形成比土强度要高的多的,具有整体性和水稳性的水泥土桩和桩体,而若干根这样的桩和桩间土共同构成符合地基,大大提高地基的强度。
在具体的操作上,按照施工方法可分为湿法和干法这两种,工艺流程具体为桩位放样、钻机就位、钻机调整、钻机设计深度、打开高压注浆泵、反循环提钻并喷水泥浆、重复搅拌下钻并喷水泥至设计深度、反循环提钻至地表、成桩。该施工技术最大限度地利用了原土,在市政道路施工中应用,施工时无噪音、无振动和无污染,因此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3.2预应力管桩加固技术
软土地基加固技术类型多样,而预应力管桩技术是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技术。预应力管桩技术已经比较的成熟和完善了,在道路施工中应用效果较好。预应力管桩技术的应用要切实保证施工的精准,先对软土地基的分布和松软范围进行明确。在确定完后,施工人员来进行精准测量,对管桩的定位进行精确,然后就可能进行预应力管桩施工了。施工完毕后,使用醒目的标识牌来对管桩打桩的位置进行明确,并且进行科学和养护处理,提高施工质量。在道路施工中应用预应力管桩技术优势突出,能够对软土地基进行改善,使得孔隙缩小,软土地基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都能够提升一个层次。但是,该技术也存在一定的不足,预应力管桩技术施工周期较长,需要损耗的物料也较多,加上有一定的处理难度,如果处理出现偏差,也很容易导致道路路面出现沉降问题,影响道路的质量。
3.3现浇混凝土管桩施工技术
在道路工程施工过程中,为了对软基进行有效处理和加固,应用现浇混凝土管桩施工技术是比较广泛的,并且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相关施工人员需要结合现浇混凝土管桩的组成部分提出有效的施工方案,根据软基的具体情况选择正确的现浇混凝土管桩技术,由于管桩本身的强度比较大,所以在运用软基加固技术的过程中,相关工作还需要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以及施工能力,保证实际施工的有序进行。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需要明确现浇混凝土管桩的类型,现浇混凝土管桩主要包括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和震动防渗墙等类型,相关施工人员要结合现场施工要求和施工标准,选择正确的混凝土管桩。值得注意的是,现场施工人员需要严格按照施工流程和施工标准来开展日常的工作,从而提高加固施工的效果以及效率,在实际加固工作中及时发现所存在的问题,从而保证实际加固的质量。
3.4换填加固法
换填加固技术,顾名思义就是对当前不良的软弱土地层进行挖取,然后填上符合设计要求与质量标准的填料,并进行压实作业,以保证当前地基土质条件能够符合项目建设要求。由于不良软土结构不能满足施工现场建设要求,对于换填加固的方法可以取得不错的效果,但是由于换填技术工程量大,人员、设备投入大,施工成本较高,适用于软弱土层较浅的情况,在具体应用中施工单位需要结合现场情况确定是否选择换填施工技术。换填加固方法的应用能够进一步提高基础结构的耐腐蚀能力和地基承载能力,通过不良土的替换改善原软土地基渗水性差的弱点,避免施工中由于土壤结构不稳定所造成的沉降、塌陷等质量缺陷,与此同时,换填加固技术还能够提升路基结构强度,实现压缩固化的效果。
结束语:
综上所述,市政工程施工中的软基加固技术应用需关注多方面因素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涉及的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加固技术、软基换填加固技术等内容,提供了可行性较高的软基加固技术应用路径。为更好地服务于市政工程建设,软基加固技术的应用还需要结合市政工程特点、积极应用新材料与新技术。
参考文献:
[1]柴明.讨论市政工程施工中的软基加固技术[J].四川水泥,2020(07):281+284.
[2]邓富勇.讨论市政工程施工中的软基加固技术[J].建材与装饰,2020(12):41-42.
[3]马丽红.市政工程施工中的软基加固技术探讨[J].科学技术创新,2020(01):139-140.
[4]林明梁.市政工程施工中的软基加固技术探讨[J].建筑与预算,2019(12):72-74.
[5]郑志成.浅谈市政工程施工中的软基加固技术[J].河南建材,2019(0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