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丽娟
黑龙江省虎林市第一小学 黑龙江省 鸡西市 158400
摘要: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健康发展的关键时期,其思维不完全,自身三观未形成,良好学习习惯未养成,对事物的判断没有成熟是非观。因此需要学校与家长的全力呵护与科学引导学生健康发展。班主任作为学校德育教育的主要执行者,作为学生学习与校园生活的密切接触者,班主任要具有责任意识,清晰认识到该岗位在教育的特殊地位和重要性,要充分发挥班主任岗位的教育优势,积极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积极探索各种管理途径全面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和谐、均衡发展。为此本文将基于强化班级管理策略的研究,谈论自己对小学班级有效管理策略的看法,希望能够为大家带来参考性价值。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策略研究
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学业均衡发展在于班主任能够根据现实学生的实际发展情况,采取合理的管理方式与指导方法,才能促进学生各项能力的均衡发展。那么小学班主任不仅要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理念,也要意识到该阶段对学生的有效培养的深远性意义。因此小学班主任应该强化班级管理的质量,通过各种管理途径来全面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可持续发展。为此本文将积极拥抱新时代教育环境及贯彻素质教育观,通过三个方面的管理研究,希望能够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一、爱心与呵护贯穿管理工作始终
小学生正处于儿童时期,所以小学生自己的保护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在初级阶段,十分薄弱。尤其在小学生还没有踏入社会,对社会的事情处理不够恰当。为此班主任要增强与改造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此,班主任应该在小学生的日常生活及学习上,给予无尽关怀,促使学生能够真正感受来自教师对自己的爱心与呵护,这样不仅能够促使学生向老师敞开心扉说明自己的问题,也将助力班主任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和事实背后的原因,这样将助力班主任提出更为针对的干预策略,帮助学生的改正和成长。同时,爱心更加代表着班主任则是学生校园的大家长,要具有父母般的爱心,也要具有教师的慧心,以耐心去面对学生日常发生的各种矛盾、错误、哭闹,这样三心的驱使下才能真正提升班主任的管理策略,保护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尊重与平等体现管理方方面面
每个学生都处于不同的家庭背景和教育背景成长起来,其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都具有自己的独立的看法。那么在对一件事情抱有不同态度的时候,班主任要注意的就是需要尊重每一个小学生的看法。从小学生的角度进行解决事情,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小学生。要真正舍弃传统管理两级分化现象,不能对优等生和后进生有区别对待。班主任在实施教育指导上,要具有同理心,能够驱使自己去换位思考,真正发现学生的问题,真正能够去鼓励学生、激励学生,要对后进生具有不抛弃、不放弃的教育立场,这样才能真正完成社会对班主任教育的期待。最后,在面对不同学生问题上,要具有同理心理解学生,要具有包容心发现学生自身的闪光点,然后通过鼓励教育去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能够与学生共同谈论自己的问题,用启迪性引导方式促进学生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又在班主任鼓励下能够有勇气面对自己的问题,去改正自己的错误,从而保证一个乐观的心态,去面对学习、面对生活。
三、学校与家庭形成教育一体机制
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教师,家长对学生的影响具有关键性教育作用。所以班主任应该积极与学生家长展开友好沟通,积极为家长群体普及科学教育方式和提高家长群体的教育高度,促进家长群体有意识主动了解学校教育方针和未来教育发展方向,这样在统一家长与学校的教育立场上,才能更好地保证学生的健康成长。反之,当家长与学校教育理念相互违背,那么对于学校的教育效果将起到摧毁性打击。因此,班主任要通过家长会组织形式,积极争取家长群体对自己教育工作的鼎力支持,促使家长群体能够与学校教育认知相同,一起帮助学生的健康成长。再如,班主任也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建立成长档案,当面对与学生家长时,可以数据化自己的语言说服力,提升双方的沟通效果。还可以通过组织开展网上社区交流群,提升双方的沟通效果,也为班主任普及科学教育思路和方式方法提供有效途径,进而做到定期分享科学育儿知识,定期组织家长群体进行育儿经验交流,定期为家长群体宣传学校德育教育理念,长此以往下,必然能够改变家长传统的育人观,随着班主任的不断教育熏陶上,从而实现家校教育合力上,建立家校一体化教育网络,全方位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这样自然能够最大化保证学生综合能力的良性性、均衡化发展。
总而言之,在小学班主任强化班级策略的研究上,班主任要以现实为依托,以学生为中心,积极创编丰富有效的管理方式,这样才能有效避免实践探索的弯路子,从而才能提出科学合理的管理策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及各项能力都能得到可持续提升,以此为学生未来学习、生活及其事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1]赵玉彬. 浅谈如何当好小学班主任[N]. 发展导报,2018-11-23(018).
[2]曾松. 小学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