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燕莉
广东省清远市阳山县第二中学 广东 清远 513100
摘要:在语文的学习中,课文是有多样的体裁的,其中也包括古诗词的学习。古诗词的学习对于学生而言,不仅是在学习一种语言方式,更是在学习中来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培养学生建立起良好的文化素养。本文就初中语文中的古诗词教学,来探讨如何开展高效的学习路径,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推动学生在古诗词学习上的效率。
关键词:初中;古诗词教学;高效路径
引言:在语文的学习与考查中,古诗词一直都占有一席之地,同时也是学习中的难点。古诗词的学习对于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同时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文化涵养。但是结合当前的古诗词学习现状,学生对于苦涩难懂的古诗词学习积极性较低,过于被动,不利于高效课堂的开展,所以教师要针对出现的这些问题进行教学反思,结合教学活动来创新教学方式,引领学生在积极的氛围中开展古诗词的学习。
一、开展课前诵读活动,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古诗词是中国古人所流传下来的极具中华文化内涵的文学作品,古诗词的形式是多样的,在体裁和形式上也是有很多不同之处的。但是从整体上来看,古诗词是具有良好的韵律感的,优秀的古诗词可以结合不同的诵读方式来让人们体会不同美感。朗读也是学习古诗词的重要方式,在朗读中感受不同形式的古诗词的美,体会其中蕴含的思想深意,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新课标中指出了初中生要通过诵读古诗词的方式来提升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所以教师要充分结合诵读的方式来展开古诗词教学活动,以感受和体会来提升学生对于古诗词的理解。在课前进行古诗词的诵读,让学生以充沛的感情进行诵读,以富有感染力的方式来调动学生的情绪。以律诗为例,律诗多是固定的句式,在形式上多讲究平仄,节奏规整,有一种形式美。在七年级上册的学习中我们会学习《古代诗歌四首》,其中《观沧海》就是四言乐府诗,这首诗对仗公正,充满韵律美,且体现了一种气势磅礴,苍凉悲壮之美,是非常适合课前诵读的内容。通过诵读律诗,学生以饱满的情感,抑扬顿挫的方式来展示古诗内容,在诵读中感受古诗的思想,沉浸在所营造的良好课堂氛围之中,有利于提升课堂学习效率。不仅是律诗,还有词曲、歌赋等,形式多样,同时诵读的方式也是多样的,让学生以课前诵读的方式来展开课堂学习,不仅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关注度,还可以提升学习效率。
二、创造良好的意境美,提升学生的想象力
古诗词具有浓缩简短的风格,寥寥几句,却是可以在细细的品味中感受无穷的意境,所以教师可以通过创造良好的意境美,让学生在学习中展开无尽的想象力,结合古诗词进行高效学习。另外,教师可以在讲解古诗词的过程中不断的扩充内容与背景,将古诗词背后所包含的意境完全展示给学生,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进行充分的想象,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古诗词是多姿多彩,且具有多样美的,古人通过浓缩型的语言方式,将自己对于人生的感悟和对世间万物的体会融入到简短的语句中,通过字字斟酌的方式,为后人留下了无数的文化财富。那么教师可以结合古诗词的内容,通过讲解来还原当时的文化意境,带学生充分进入到当时的氛围之中,在学习中感受古代文化的魅力。以《天净沙·秋思》为例,这是一首以散曲为体裁的文学作品,全曲五句话,二十八个字,虽然语句凝练,但是结合具体的意象来进行了解,感受词曲背后所体现的文化与意境是非常深远且有意义的。
通过枯藤、老树、乌鸦、桥、流水等十个意象,来创造出来凄凉的画面美,体现了作者的羁旅之苦和思乡之情,通过讲解和诵读能感受到形象的意境,学生可以在学习中展开想象,进行体会。教师可以引领学生结合具体的情境来进行学习,让学生在感受当时画面的同时,体会意境美,引发自身共鸣的同时,专注与课堂学习之中。
三、在交流与探讨中提升古诗词的学习效率
学生在古诗词的学习中效率低下,是有多方面的原因的,从教师的角度出来,除了创造良好的意境氛围,多样的教学情境之外。还要从探讨性的情境中,来引导学生积极表达自己对于古诗词的理解,使得学生在交流中更好的掌握古诗词的意境,同时还能带动课堂氛围的活跃,推动古诗词教学的有效开展。
例如:古诗词教学课堂氛围常常受古诗词的意境的影响,如学习《天净沙·秋思》时,课堂的氛围会更加低沉,但是低沉的氛围是不利于学生注意力的集中的,同时影响课堂的教学效率。所以必须结合多样的教学方式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那么就可以通过交流与探讨,让学生通过语言表达来探索古诗词中所蕴含的深厚含义,从而加深理解,提升课堂效率。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学习,这是《孟子》二章中的第二章内容,短短几句所体现的含义是极为深刻的,那么就可以让学生结合人生的意义,来谈谈对于这一章节内容的理解,既可以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也可以自由讨论,在讨论中,了解同学们的不同想法,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最后可以选择代表来总结发言。针对古诗词的思想主题来进行探讨的过程就是学生们加深古诗词理解的过程,同时对于课堂氛围而言,也一扫低沉的情绪,使课堂教学更为活跃,带动了古诗词教学的积极进行,提升了教学效率。
四、强调学习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提升学生的责任感
古诗词是中国古代的诗歌,所体现的不仅是古代诗人、作者的所思所想,而且还体现了当时的时代背景,是极具文化价值的,所以古诗词中蕴含着浓厚的文化精髓,通过学习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所以教师可以结合思想教育来培养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在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基础上,来进行文化传播活动,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例如:选入初中教材的古诗词都是非常优秀、精美的诗词内容,同时结合了学生的阶段特点来进行的教材编排,是具有积极的教育价值的,学生在学习中能提升感悟与体会,促进学生思想境界的提升。比如说《观沧海》,这首诗的作者是曹操,他胸怀天下,在诗中已经托志,体现了自己宽广的胸襟。学生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也要学习诗人的这种思想品性,来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推动全面发展。《钱塘湖春行》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描写西湖的一首诗,通过千百年的流传,让西湖这座名胜更富有了文化的价值,也体现了古人对于西湖风景的喜爱之情。其实古诗词中不仅包含了诗人对自身经历和当时社会的感悟与认识,更体现了古人的智慧,是流传下来的极具中华人文价值的珍宝。所以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加强对于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将知识的学习上升到一个思想高度,学生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要充分汲取传统文化的力量,来推动自身的全面发展。
结束语:
以上内容从语文教学活动的四个方面来探讨了如何调动学生对于古诗词的学习积极性。对于教师而言,要充分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学习古诗词的积极性,在创造意境美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同时引导学生了解学习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让学生能够主动的进入古诗词的学习之中,最后在跟随教师的讲解中,建立古诗词教学的高效课堂,学好古诗词。
参考文献:
[1]刘楠. 初中古诗词教学现状及策略研究[D].伊犁师范大学,2020.
[2]黄紫青.创设初中古诗词教学的高效课堂[J].西部素质教育,2017,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