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举 创建高效英语阅读课堂

发表时间:2021/4/21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18卷第2期   作者:李朋培
[导读] 英语阅读是对学生基础知识、分析理解、思维能力的综合性检测

        李朋培
        吉安市青原区新圩中心小学  343009
        [摘 要]英语阅读是对学生基础知识、分析理解、思维能力的综合性检测,一直是学生英语学习的难点。培养学生英语阅读的兴趣,提升学生英语阅读的能力,增强学生英语阅读的信心,是当前小学英语阅读训练的重要任务。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英语基础和思维方式,采取针对性的训练措施,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增强学生英语阅读的意识,使学生获得英语阅读的乐趣,养成英语阅读的良好习惯,从而打造高效的英语阅读课堂。
        [关键词]小学英语;高效;阅读课堂
        在小学英语阅读课堂上,教师应该充分地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真实地参与到学习过程当中,通过问题的设置,让学生深刻理解知识内容,并且搭建平台促进学生深度思考过程,引领学生深度感悟英语阅读方法,以此培养学生英语修养、英语思维,进而提升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只有如此学生才能改变以往浅显化思考的现状,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真正的发展。
        一、培养小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重要作用
        (一)提升教学质量
        小学英语阅读课程的设置安排,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激发小学高年级学生产生浓厚的英语阅读兴趣,拓展小学生英语知识积累的深度和宽度范围,并以此从根本上提高小学英语课堂的综合教学质量。英语教师在日常的英语阅读教学中,全方位立体化地实践小学英语教学大纲要求的教学内容,提升英语阅读教学效率,更好地巩固小学生的英语知识,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
        (二)锻炼自主学习能力
        小学高年级学生本身的思维逻辑建立是由具象逐步演变为抽象的发展过程,但是,对于抽象内容并非传统成人所认知的抽象概念表现形式,依旧展现具体形象化的特点。随着小学阶段学生对英语阅读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更好地锻炼小学生开展主动学习,促使小学生能够依照学习兴趣提升英语的语言感知能力。
        二、小学高年级学生英语阅读能力培养的相关措施
        (一)结合兴趣点营造氛围,促使学生主动参与阅读
        不同年龄段学生关注的事物不同,而符合学生兴趣点的事物,则能够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针对当前学生缺乏英语阅读的主动性以及对英语阅读存在畏难情绪的现状,教师需要走近学生,了解学生的兴趣点,选择直观生动的教学素材,营造轻松有趣的阅读氛围,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促使学生产生阅读的强劲动力,提升学生在阅读活动中的参与度。
        例如,教学《Seasons and Weather》一课时,教师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结合“Story listen and look”部分的内容,出示学生感兴趣的“春天郊游”“夏天吃冰淇淋”“秋天赏落叶”“冬天堆雪人”等场景图片,引起学生的注意。

同时,教师提问 :“Look at these pictures. Which season do you like best?”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给出了不同的答案:“I like spring very much,because i like going outing.”“My favourite season is summer. I like ice-cream.”“Autumn is my favourite season,the falling leaves are very beautiful.”“I like making snowman,so i like winter.”在学生的思维被激活后,教师引入阅读内容:“Reading the part story listen and look as quickly as you can.”学生在图片营造的阅读氛围中,快速进入阅读状态。英语课堂中,教师结合学生的兴趣点,利用恰当的教学手段和丰富的教学资源,精心营造阅读的课堂氛围,向学生传递大量的语言信息,引发学生进行阅读的强烈意愿,可以改变学生对待阅读的消极态度。上述教学,教师在了解学生兴趣的基础上,注重营造课堂阅读氛围,变学生被动阅读为主动阅读,提升了学生阅读的参与度,促使学生主动参与阅读。
        (二)联系知识点创设情境,训练学生自主发现学习
        阅读是学生扩充英语词汇量、积累英语语法知识的重要途径,而学习英语知识也是小学英语阅读训练的基本任务之一。但是,很多学生过度依赖教师的讲授,只是被动地记忆英语知识点,不利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也影响了学生英语学习的效果。根据这种情况,教师需要明确阅读文本中包含的英语知识点,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基础知识,选用合适的教学手段,创设有效情境,激活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调整学习状态,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深入探究英语新知识。
        例如,教学《School Things》一课时,教师根据本单元需要学生掌握的英语词汇和句型,利用蜡笔、钢笔、纸、图画等实物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句型“我有一支钢笔”“我有一些纸”“我有一些蜡笔”。学生快速给出答案:“I have a pen.”“I have some paper.”“I have some crayons.”教师肯定学生的答案后,引导学生阅读“Story-listen and look”部分的内容,要求学生找出常用的句型。学生通过阅读发现“Do you have any crayons?“Do you have any paper?”等常用的句型,还有的学生找到“What are you doing?”“What’s he doing?”等句型。在特定情境中,学生结合课文语境,顺利地理解了句型表达的意思,学习了句型的用法。
        (三)依托疑惑点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理解
        理解阅读文本的内容大意,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小学英语阅读训练的重要目标,体现学生的英语阅读水平。但是,从当前的英语阅读教学实践来看,学生的思维训练远远不够,影响了阅读在促进学生智力发展方面的作用。鉴于此,教师需要判断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认知水平,根据学生在阅读理解英语文本中可能出现的疑惑与困难,有针对性的设计问题,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形式,抓住有利时机提出问题,为学生搭建思维的台阶,引导学生由表及里地理解文本的内容。
        例如,教学《Shopping for a School Party》一课时,教师根据学生阅读“Story Listen and look”部分内容时遇到的疑惑,设计课堂小组交流活动。“Do you have any question about this part?”问题提出后,教师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有学生问道:“询问帽子价钱时,钱不是可数的吗?为什么用‘How much’提问呢?”教师肯定学生提出好的问题,然后组织学生进行探讨:“‘How much’是询问不可数名词数量的疑问词,钱在英语中是不可数的。”而有的学生则对问题做出解答,教师对学生给予激励性评价。在探讨交流中,学生深化了对问题的思考,牢固掌握了所学的英语知识,训练了思维能力。
        三、结语
        小学英语教师必须充分了解培养小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重要性,从而应用新课程改革理念,应用有效的教学模式,更好地激发学生英语阅读兴趣,完成高质量的教学指引,时刻关注义务教育的改革效果。所以,教师必须重视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英语学习进度,选择适宜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活动,落实好教学方案优化和教学模式应用。
参考文献
[1]郝辉. 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英语阅读能力初探[J]. 甘肃教育,2018(11):64-64.
[2]马艳艳. 小学高年级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J].新东方英语·中学生,2019(8):175.
[3]沈玲. 以绘本促进小学中高年级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发展[J].小学生:多元智能大王,2019(5):6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