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琨兰
广东省韶关市武江区东岗小学 广东省 韶关市512000
摘要:众所周知,当前我们正处于知识型经济时代,而各教师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好的适应时代的发展,使学生能够实现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大量知识,因此则一直采用“灌输式”或“填鸭式”等单一化教学方式。虽然此种教学方式能够在短时间内让学生掌握大量知识,但忽略了一点,那就是知识与实践的脱离,进而导致学生无法将自身所学知识很好的应用到实际生活当中。长此以往,使得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了厌烦心理,根本不能够实现学有所用。针对于此,新课改提出了“深度学习”,其主要目的是能够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促进学生智力、数学思维以及动手实践能力的发展,使其能够获得全方面发展。
关键词:深度学习;小学数学;学习内容;组织策略
新课改视域下,作为一种最有效的自主学习方式,深度学习能够很好的培养学生良好的综合素质,使其牢固掌握正确的数学学习方法。作为一门既基础又十分重要的学科,数学课程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关键所在。而深度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施与开展不仅能够让学生正确的认识数学及其内涵,还能够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与学习习惯。但这一目标的实现则需要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一定组织,以此来促进学生数学深度学习的开展。
一、深度学习下的小学数学内容介绍
(一)知识与素养兼顾
所谓的深度学习其中的“深度”指的是知识的理解深度,并不是知识的记忆深度。在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深度学习除了包涵基本知识、技能以及活动经验之外,还包括基本思维的延伸,简单来说就是能够实现举一反三。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就不能够只局限于一些简单的概念或问题问答,而是同时需要兼顾基本知识与核心素养,注重学生对相关数学概念的理解以及其理解过程中逻辑思维的延伸。基于此,在教学内容选择上与讲解上,教师应突破传统教学方式的单一化,侧重于整个教学环节,将其作为学习内容,从而来促进学生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的感受与理解,在保证深度学习教学效果的同时强化学生的综合能力,实现学有所用[1]。
(二)探究与应用结合
基于深度学习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还需要注意一点,那就是在保证学习内容的基础上还需注重探究与应用的有效融合,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在进行知识的理解与学习过程中得到理解上的拓展,进而实现抽象化知识的形象化理解。探究与应用的有效融合可以分为以下两个方面:一,数学概念的认识与理解,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学习内容的延伸;二,探究与思考学习内容,开展创新与实践。在这一过程中则能够有效实现学习内容的探究与应用相融合,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不仅能够锻炼与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还能够在保证深度学习质量的同时掌握深度学习的具体方法与步骤。
二、深度学习背景下小学数学学习内容的组织策略
(一)加强兴趣引导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知道学习的人比不上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比不上以学习为快乐的人;深度学习背景下小学数学内容的组织也是如此,因无论是普通学习还是深度学习都需要基于学生积极主动的前提下。如果教师想要学生积极主动投身到学习活动中,那么就必须要保证学生喜欢。因此,在进行学习内容组织上教师因注重学生兴趣引导,这样才能够支持深度学习的开展,保证深度学习中有理解、探究、实践以及应用的行为产生[2]。
例如在教学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乘法》这一章节内容,本节主要教学目标为能够让学生学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并应用在实际生活当中。
而在实际教学中,为了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的过程中就可以充分多媒体强大的视听功能,譬如以有趣的图画,玩具或美丽的景色布置为情境,然后再将应用与探究作为本节课的主要学习目标,以此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能够主动投身到学习活动当中,实现自主学习与思考,这样一来既能够为后面的深度学习奠定基础,又实现了良好学习氛围的营造。
(二)有效激活学生现有知识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明确认识到一点,虽然班级学生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但同时每一位学生也都储备了一定的知识与经验。因此,教师则可以借助学生自身所具备的知识与经验来开展教学,如在充分激发与调动其现有知识的基础上来完成数学知识的教学,以此来引导学生完成数学知识的深度学习。但又因每一个数学知识在整体以及以及递进之间都存在一定的联系,所以可以得出学生自身所具备的知识与经验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则需要结合学生的身心年龄、思想认知发展规律以及兴趣爱好等实际情况来帮助学生构架知识体系,实现旧知到新知的拓展,使其能够深入理解与掌握数学知识。
例如在教学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加与减》这一章节内容时,这一章节内容所教学是一百以内的加减法。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就可以激发与调动学生自身所具备的知识与经验来促进这一章节教学内容的深度学习。譬如在教学连加竖式的运算时,首先就可以借助“30+15”、“42-13”两个具体的算式来引导学生记忆起“两位数的进位加法与退位减法的运算方法与运算规律”。当学生回忆起这一运算方法与运算规律之后,教师就可以向学生展示出一百以内的加减混合算式,例如“23+44-29”,然后在引导学生找出该算是的运算顺序基础上让学生对比前上述算式与这一算式的运算方式,找出其中的相似之处,最后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连加竖式运算。通过自主思考、分析等过程很好的将学生以往学习知识与新知建立了联系,激发其知识与经验储备,实现了数学知识的深度学习。
(三)动作操作,提升学生实践能力
因小学生身心年龄过小,且缺乏一定的生活经验;再加上他们缺乏一定的动手实践能力,所以导致他们无法很好的将自身所学的相关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当中。基于深度学习背景下,如果教师想要切实有效的实现“学以致用”,那么在日常教学中就应注重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以此来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使其能够将知识运用到实际解决问题当中[3]。
例如在教学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多边形的面积》这一章节内容时,其中在讲解“三角形面积”时,除了运用两个相等的三角形拼出平行四边形,从而让学生知道三角形的面积为平行四边形(条件:等底等高)的一半之外,为了能够更好的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教师则可以让给学生采用不同的三角形进行发挥,以此来获得三角形的面积;在这一过程中,有的学生运用上述方法获得三角形的面积及计算公式;而有的学生则利利用一个三角形采用拼剪的方法获得了三角形的面积及计算公式。在这一过程中,不仅能够促进与提升学生的自主思考与实践动手能力,还能够有效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深度学习效果,从而促进小学数学教学的长远发展。
三、结束语
本文针对深度学习背景下小学数学课程的学习内容进行了简单的阐述,提出了几点深度学习背景下小学数学学习内容的组织策略,旨在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及其内涵的感受与认识,提升学生数学学习质量与效果。希望可以给大家带来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林涛. 深度学习背景下小学数学学习内容的组织策略[J]. 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 2019, (12):59-59.
[2]吴春燕. 浅议小学数学深度学习的内容组织策略[J]. 考试周刊, 2019, (51):70-70.
[3]杨晓林. 深挖学习内容,推进深度学习——"深度学习"背景下小学数学学习内容二度开发例谈[J]. 数学教学通讯, 2019,(7):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