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线路配网管理和低电压综合治理分析

发表时间:2021/4/19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20年32期   作者:王飞
[导读] 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带动电力工程持续发展进步,人们日常生活中对电力的依赖也逐步提高。
        王飞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偏关县供电公司,山西省 忻州市 034000

        摘要: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带动电力工程持续发展进步,人们日常生活中对电力的依赖也逐步提高。配网工程是整体供电系统工程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主要为城乡地区和农村地区的居民提供电力支持,其工程管理问题需要从业人员高度重视。本文就配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尝试提出对应为题的改进途径,为广大配网工作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配网管理;低电压;综合治理
1 引言
        电力配网工程主要是指电力企业投资的20kV及以下配电网一次设备、二次设备及其附属设施直接相关的建设工程项目。由于电力配网工程建设具有点多面广、参建单位多、外部环境复杂等特点,为了确保电力配网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解决以往粗放式管理模式下遇到的规划设计质量不足、物资管控不到位、施工阶段遗留问题较多影响投产等问题,应用精细化管理理念、方法和措施,让电力配网工程的建设更加规范、高效。由此可见,对电力配网工程精益化管理进行探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配网管理和低电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配网基础仍然相对薄弱
        由于管理上的疏忽,中国许多地区的供电设备已经老化,配电线路的磨损率远高于国外发达国家。电气设备经历配电,运行,维护,传输,配电和使用四个阶段,其维护不可忽视。传输电源线很长,并且有很多瓶颈,因为大多数环形网络交换机都位于线路的末端,有些线路的防雷设施差,在小型水力发电厂和专用变压器的影响下,10kV线路的跳闸率很高。为了解决配电运维的能源和设备的增长,近年来一些单位已开始促进网络运维的实施。
        2.2 配网调控业务管理专业人才缺失
        随着我国对配网调控业务管理的信息化、智能化要求的不断提升,具备配网调控能力与信息技术能力的人才显得格外重要。由于涉及到数据采集监管、电压管理、故障诊断等一系列内容,需对当前电网调配管理人员进行全面技术提升,但由于信息化配网调配建设时间短、经验不足,对于配网调控的各岗位业务培训并不全面,比如在配网调控管理中的的短路电流计算、电压符合预测等内容都需要专业人员进行操作。同时相关专业人才的流失也是影响配网调控业务管理的重要因素,传统电力人员无法进行系统全面培训、新进人员达不到配网调控专业要求,这也是影响我国配网调控管理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
        2.3 电源点布置不合理
        第一点,是因为大部分农村处于偏远地区,所以原来相关部门对于农村的技术以及资金支持不到位,导致一些电网设置不合理,并且一些村落地处偏远并且供电站都是小型供电点而且供电线路过长,致使最后电力供应到农户家里时电力不足。第二点,是因为国家鼓励农村进行新农村建设,大部分农村居民肆意扩建,导致供电站无法将电源充足送达到每一户,只能是将总电源分接到每家每户导致电力输送不足。第三点,是因为在进行电网建设时遭到部分自然环境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导致电网无法铺设,从而致使农户无法正常用电。
        2.4 环境管理缺失
        10kV配网工程常建设于城乡地区和农村地区,在城市中也有较为广泛的使用。配网工程所处环境较为复杂,地理位置、气候等因素都会造成配网使用过程中的问题。例如,某地区每年都会经历6~9次台风天气。台风登陆时,强劲的风力会吹断电杆,造成断杆倒杆,还可能会造成短路等事故,如果在配电工程建设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环境因素,导致环境管理的缺失,也会间接影响施工质量,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3 配网管理和低电压综合治理措施
        3.1 加大对配网调控业务自动化建设
        电力企业实现电网配网调控业务管理在信息化时代下,必然需要应用自动化、智能化控制。一方面在配网硬件上进行更新换代,统一电网管理区域内容设备硬件,方便对配网调控自动化设备安装的统一性;另一方面加强对软件系统的应用改进,将配网调控系统的业务流程、工作传递进行一体化管理,将地区内的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将配网调控、抢修维护、人员分配进行统一化管理,充分发挥配网调控“专业化、集约化、扁平化”原则。通过硬件设备更新与软件系统应用提升配网自动化水平,将会成为我国未来几年配网优化管理的主要工作,尤其是中低压配网改造比例的改进,从而建设出更加稳定平稳、安全可靠、节能环保的配网优化管理体系。但配网调控业务的自动化管理是一项长期建设工作,需电力部门与配网整体环境的不断优化,并兼顾到地区的整体发展进度,所以不可急于求成,一定要采用稳定安全的新材料、新技术实现配网调控的发展。
        3.2 重视配网人员的专业素质培训
        在配网的运营和维护管理中,人才设备的管理至关重要。为了建立专业,科学的配网管理模式,在加强设备管理后,人才管理是不可忽视的。只有具备高质量和专业知识的人员才能严格遵守管理模型中制定的规则,以进行配网络的运营和维护。并可以在后续过程中提出有效的建议。像某些较老的社区一样,由于专业人员的维护不足,许多用户会亲自出面,并且用户通常缺乏与之匹配的专业知识,并且在维护过程中容易受到人身安全的影响。在中国目前的配网管理中,专业人员的管理不善导致运维过程中对配网管理的忽视,小问题成为大问题。面对日益严峻的饲养需求,该饲养系统往往是10kV配电,维护管理将更加困难。此外,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对电网的供应和分配提出了新的要求,国际上对配网的研究理论也层出不穷。
        3.3 加大对电网线路的巡视力度
        电力部门还要加大巡查力度,组织人员定期对农村电网进行巡查,避免出现电网硬件设施损坏导致的“低电压”问题。并且有些比较偏远的农村要对其进行专员看守数据实时分析制度,就因其地处偏远所以要进行长期看管,以免因为路途遥远地处偏僻出现故障问题不能及时解决这种情况出现。比如,可以把电压检测设备安放在电网线路比较偏远的位置,这样不仅可以将整条电网线路的数据进行整合分期,还方便了相关人员对偏远地区的电网监控从而解决“低电压”问题。进而从多方面解决农村电网相关问题,只要相关人员以及部门负起责任,将农村电网整体升级并加强监管那么就会从根本上解决农村“低电压”问题。
        3.4 投资管理方面
        为确保投资可控,同时提高工程结算的效率,尽可能推行单项工程结算,按照单项工程资料完备,完工一个单项工程、结算一个单项工程的要求进行管理,这就要求施工单位在项目实施全过程严格执行单项工程精益化管理,尤其重视物资领用按单项工程管理,在单项工程竣工投产后,业主项目部、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共同清理核对竣工工程量和物资使用量,对多领用的物资及时办理调拨手续。
4 结束语
        做好配网工作的管理工作,才能保证配网工程顺利实施并投入使用。在工程前期,加强前期调查,制定可行性规划,并进行完善的工程设计,做好施工图纸技术交底工作;在工程进行过程中,完善施工质量管理工作,提高施工人员的管理意识和技术水平,做好环境管理,才能保证配网工程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为人民生活提供保障,带来更多的便利。
参考文献:
[1] 李伟强.电力线路配网管理和低电压综合治理分析[J].科技风,2019(31):166.
[2] 吕朝焕.电力线路配网管理和低电压综合治理[J].建材与装饰,2019(23):259-260.
[3] 杨义.新形势下电力配网管理技术的运行和维护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01):198.
[4] 刘永欢.浅谈电力线路配网管理和低电压综合治理对策研究[J].科技与企业,2016(04):44.
[5] 蒋利辉.10kV配网线路改造工程施工及管理方法[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24):132-13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