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志强
江苏科建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江苏南通226000
摘要: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建筑工程规模有了明显变化,尤其是对于公共建筑施工来讲,就要从做好监理与质量控制工作入手,针对各项步骤与环节进行分析,运用适合的监理手段,在优化施工技术的同时提升建筑工程整体质量,展现公共建筑作用,保障使用安全。
关键词:公共建筑;施工;监理;质量控制
前言:在公共建筑施工中开展监理工作对保障施工质量有着直接影响。因此在项目开工开始后,应当及时开展施工监理工作,找出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做好监理细分工作。监理人员也要及时掌握先进监理措施,确保监理工作的全面性,实现质量控制目标。
一、公共建筑施工中监理的重要性
(一)应当掌握质量控制技术
就监理工作来讲,就需要从监督、协调与项目管理等方面出发,在合理范围内确保各方利益不被侵犯。首先,对于总监理工程师来讲,需要组织专业人员针对施工图纸进行分析,掌握公共建筑施工中施工特点与难点,制定出准确的质量评价标准,做好施工验收工作。通过施工图纸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在及时开展汇报工作的同时做好设计与改善工作。其次,当面对要求比较特殊的公共建筑项目时,应当及时对质量指标等进行确定,并落实验收标准。最后,进行图纸审查工作时,应当及时对设计意图中的重点部件、工艺、材料等进行分析,提出技术难点。
(二)做好施工现场人员管理
在公共建筑施工中涉及到了标高测量原始基准点、基准线等内容,所以也就需要承包商做好保护工作,在承担相应责任的基础上进行检查:首先,针对分包商的营业执照等建设许可证进行检查。其次,针对分包商的具体履行约定情况进行检查[1]。
(三)针对原材料、半成品进行控制
在公共工程施工中应当清楚认识到进行工程原材料、半成品质量控制的意义所以,找准控制重点。第一,针对新技术、材料等进行审核,并及时做好保存工作,为后续工作开展奠定基础。第二,在进行材料、半成品等采购时,应当及时根据合同中的相关规定、具体情况等进行检查,在必要时还需要建设单位应当主动配合检查。第三,对于装饰性材料产品、设备等应当在建设单位检查完样品以后才能进行采购。第四,对于材料来讲应当具备相关证书,当发现存在质量问题时,严禁运用到公共工程施工中去。第五,在正式开展安装工作以前,应当及时针对进入到现场中的设备进行检查,确保设备标准能够满足技术规范等方面的要求。
(四)针对施工活动成果进行控制
在公共建筑施工中做好验收工作已经成为了施工质量控制活动中的重点,且在完成施工工作以后,还需要做好隐蔽工程质量检验等。在正式混凝土浇筑施工以前,应当检查钢筋绑扎质量、模板安装质量、机电预埋管件安装质量进行检验。只有确保检验工作的全面开展,才能保证施工工艺质量能够满足公共建筑施工要求。开展验收工作属于质量控制中的最后一个环节,只有确保控制工作的全面性与有效性,才能及时针对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问题进行有效调整。在完成项目建设工作以后,需要按照科学的验收标准与方法开展项目验收工作。所以监理工程师需要及时找出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施工中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出问题出现的原因,以此来做好整改工作。在发现存在问题后还需要制定出安全可行的解决措施,加强各成员之间的配合,及时消除质量及安全隐患。
二、公共建筑施工中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公共建筑施工质量对整个项目质量有着直接影响,因此在施工阶段中需要从动态管理角度出发,及时引入适合的质量控制方法,在做好指导、过程检验与验收等工作的基础上实现动态控制目标。对于公共建筑来讲,有着综合性较强的特点,其中包含了社会、艺术、技术等方面。公共建筑在公共使用方面具备了开放性的特点,在公建功能上具备多样性特点,因此在公共建筑施工中就要从做好工程设计、施工与监督工作入手,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解决施工中存在的问题。一旦建筑工程出现质量问题,不仅会降低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同时也会威胁到使用者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在公共建筑施工中就要从提升对质量控制的重视度,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确保公共建筑施工质量能够满足建设要求[2]。
三、公共建筑施工中监理及质量控制问题
(一)信息更新不及时
在新时期发展下,网络信息与信息技术逐渐丰富,而对于公共建筑工程来讲,开展质量监督工作不仅要满足社会环境发展需求,同时也要发挥信息技术优势,提高工程监理效果。但是在研究中发现,因受到网络发展信息管理及时性不足的影响,使得部分监理人员在工作中习惯使用传统监理方法,造成信息更新速度不及时,降低了工作效率。
受到信息时代的影响,管理信息更新速度提升,而管理者自身知识体系全面性不足,从而也就影响到了公共建筑施工监理与质量控制工作的开展[3]。
(二)监理改革力度不足
就当前的建筑质量监理管理体系来讲,依然使用者传统的管理模式,加之受到刚性管理系统的影响,使得监理与质量管理工作在后续开展中出现的许多新的问题,如流动性难以满足实际要求、位置比较偏远的地区中并未全面开展建筑工程质量监管工作等。
(三)有的监理单位对公共建筑的专业性不够强
公共建筑不同于普通住宅建筑和厂房建筑,具有多样性、唯一性的特点,有一定社会价值和艺术价值。对于监理公共建筑的要求也比较高,需要监理除有要懂一般土建技术,还要有一定各类高标准装饰装修工程的施工经验和美学素养,但在人才方面,在公共建筑监理方面是个短板。
四、公共建筑施工中监理及质量控制措施
(一)健全规章制度
在新时期发展中想要实现对建筑行业的有效监管,就需要相关部门应当加大对法律、法规等的完善力度,在明确监理市场的基础上制定出适合的监理机制,组建专业化的监理组织,选择综合素质高、专业实力强的监理人员开展监理工作。只有做好各个环节的完善,才能真正履行所签订的合同,才能在承担相应义务的基础上行使自身的权利。因此就要从做好施工单位与管理人员划分入手,确保劳动分工的合理性,在明确双方责任的基础上针对各个工序、隐蔽工程等开展有效的处理措施。在过程控制中需要从找准管理重点出发,避免因责任划分不准确等因素对工作效率产生的不利影响。因公共建筑施工有着一定的复杂性,所以就需要从健全规章制度等方面出发,展现约束作用,实现全面监督目标[4]。
(二)培养人员素质与能力
想要提高公共建筑施工监理与质量控制效果,就要从提升监理人员综合素质与专业能力出发,在工作中应当严格按照合同中所规定的内容开展相关工作。对于管理者来讲,应当具备较强的专业能力,做好专业质量检验工作,从综合调查等方面出发,不断提升质量意识与服务能力。通过做好调查与准备工作。能够实现对各个环节的有效监督,同时也可以在完成各流程后及时开展移交处理。对于监理人员来讲,应当保持严谨的工作态度,针对工作内容进行分析,主动接受监督与审计。
(三)落实有效的竞争机制
通过建立出适合的竞争机制,能够辅助监管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在现阶段发展中需要从加大对不规范现象的抑制力度出发,针对工程监理内容进行分析,利用招标投标等来提高工作效果。目前我国已经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与规范标准等,但是对于公共建筑施工来讲,因其有着规模大、系统性强等特点,使得施工质量很容易受到影响。因此为了提升工程施工质量,就需要针对工程中存在的质量问题进行分析,在加大工程监督力度的基础上解决存在的问题。对于监理工程师来讲,需要针对施工中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做好综合研究工作,在融合各因素与条件的基础上实现具体分析目标。
(四)全面开展监理信息化
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下,信息技术作为辅助各项工作开展的重要技术之一,有着极为理想的效果。通过合理使用信息技术不仅可以提升公共建筑施工的精准性,同时也可以减少在建设成本方面的投入,确保工程质量能够满足标准要求。因此在现阶段发展中就要从做好信息化建设工作入手,利用相关平台针对监督进行更新,在获取行业发展动态的基础上提高工作及时性。通过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沟通,在发挥信息技术优势的基础上加深对施工过程的理解,确保公共建筑施工的质量。
(五)促进监管机构快速发展
通过建设专业性的监理机构,不仅可以发挥出监督作用,同时也可以为检查、协调与问责等工作开展奠定基础。因此在开展监理工作时应当从促进监理机构改革出发,展现组织能力规划优势,加强对各个方面的协调,实现对施工中的有效控制,保障工程质量,优化投资与进度。想要全面实施监督机构改革,就需要不断提升监管机构综合能力,积极应对行业市场竞争,主动学习当前先进监理信息与技术,针对市场发展形式进行分析,将适合的监理措施与质量控制措施纳入到工作计划中去。
结语:综上所述,在公共建筑施工中应当从具体情况出发,掌握公共建筑施工重点与要点,清楚认识到开展工程监理与质量控制的意义所在。在施工阶段中还需要组织专业部门开展处理工作,找出存在的问题,完善管理体系,从不同阶段入手做好全面检查,满足施工建设要求,落实我国相关标准与规范要求。
参考文献:
[1]魏贤志. 浅谈建筑工程监理中质量控制的重要性[J]. 建材与装饰旬刊, 2016,(09):45-45.
[2]杨文涛. 施工阶段质量控制中建筑工程监理的作用探究[J]. 建材与装饰, 2017, (07):172-172.
[3]张博. 监理工作在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中的意义[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8, (04):49-49.
[4]李锐强. 探讨公共建筑施工中监理及质量控制的重要性[J]. 建材与装饰, 2019, (22):213-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