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国瑞
西北综合勘察设计研究院 陕西省 西安市 710003
摘要:BIM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我国建筑业,极大地提高了我国建筑业的水平。将BIM技术应用于风景园林设计中,可以大大减少风景园林设计工作量,提高设计效率。本文简要分析了BIM技术的定义和特点,针对风景园林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在景观园林设计中应用BIM技术的意义。
关键词:建筑信息模型;园林景观设计;设计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为了满足当前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追求,风景园林设计亟待提高。在景观设计过程中,应用BIM技术,可以在计算机仿真中以三维建模的形式呈现风景园林设计的要素和参考指标,并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处理,从而有效地提高景观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景观设计的经济性。
1BIM技术的定义及特点
1.1BIM技术的定义
BIM技术又称建筑信息建模技术,涵盖了几何、空间关系、地理信息系统等工作系统,以及各种建筑构件的性质和数量。建筑信息模型可以用来显示整个建筑,并且可以显示建筑的每个部分。BIM技术可以应用于项目的全生命周期管理。BIM技术在建筑行业的成功应用,为探索景观设计新的发展模式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1.2BIM技术特点
1.2.1可视化三维模型
在传统的景观设计过程中,一般采用平面纵剖面二维模式来表现设计思想。这种方式虽然清晰易懂,但在局部显示和细节显示上仍存在诸多缺陷。信息显示不完整会影响施工的顺利进行。BIM技术的一个主要特点是可以建立可视化的三维模型,有效地克服了传统技术模型的缺点,使细节信息更加立体和完整,体现了注重人性化、与生态环境相结合的景观设计理念,避免了后期因方案不完善造成的修改成本,大量的人力物力导致人工成本的增加。
1.2.2数字信息管理
建筑设计周期长,工程量大。在施工过程中,我们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施工方案,因此需要一套完整的信息系统,能够动态地估算工程进度和总造价。例如,传统的工程造价要求造价人员利用图纸输入信息,然后进行准确的计算。虽然有计算机软件辅助,但工程量仍然很大,容易出错,延误施工进度。引入BIM技术,可以在预先输入3D BIM相应的施工属性的前提下,自动计算工程量和施工成本,误差小,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此外,监理人员还可以通过添加建筑构件信息来模拟施工全过程,及时发现项目管理中的漏洞,提高施工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1.2.3全周期管理
建筑工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规划设计、施工和后期维护。为了实现全方位的精细化管理,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许多施工单位纷纷引入BIM技术,优化管理流程,控制成本。BIM技术可以应用于整个施工周期。在规划施工阶段,设计人员结合测量人员提供的测绘资料建立三维模型,修改设计细节,制定统一的设计方案,并分发给施工单位。与二维平面图相比,三维模型所呈现的信息更加清晰易懂,有效减少了甲乙双方的沟通障碍,大大降低了协调的难度和成本。在后期维修阶段,施工单位可以充分利用之前获得的信息,结合实际环境制定维修计划,实现全过程管理。
1.2.4协同管理
如何实现协同管理,提高工作效率,是建设单位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由于工程建设涉及多个部门,不同单位往往因信息渠道不通而产生矛盾。
通过引入BIM技术,准确收集和分析整个施工周期的信息,建立开放统一的数据库,各单位和个人都能找到所需的信息,并提出修改建议,有利于加强各方合作,完善整个园林施工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2BIM技术在园林行业中的应用
2.1数据集成
由于风景园林设计的复杂性,传统的二维图形难以体现风景园林设计的立体性和多样性。为了营造一个舒适宜居的居住环境,园林行业应该应用城市规划和建筑学的相关知识构建科学的设计体系,而BIM技术可以有效地实现数字化分析。在景观设计中,利用BIM技术对相关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可以清晰地把握设计对象和设计方向。在风景园林设计中,水景设计是一个重要的内容。在进行水景设计时,要分析具体的土壤和地理条件。利用BIM技术和抽样分析方法进行设计操作,将相关信息输入计算机系统,通过虚拟信息系统对数据进行分析整理,将信息内容上传到BIM建筑模型中。信息主要包括水流、流速、地形、水流方向、土壤湿度等信息。上传信息后,利用计算机系统对初步方案进行模拟,通过对比分析判断方案是否可行。
2.2地形设计
风景园林设计是一项高专业水平的工作,具有一定的系统性,涉及多学科的支撑。在应用BIM技术对景观设计和总体布局中的各种数据进行分析和操作之前,必须认真分析和了解相关工作内容,并对周围的地理信息进行调查,以确保景观设计的准确性。特别是在规划设计自然景观时,相关设计人员要做好事前调研的准备,以具体建设位置为核心,收集周边地理信息数据,根据自然地理条件进行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并开展一系列后续工作。与其他项目不同的是,风景园林项目应以地理环境为中心,将BIM技术应用于地形地貌分析,并将采集到的数据输入到BIM系统中,系统会根据具体的参数信息发布三维地图。根据软件内容给出的数据信息,了解地形的具体情况,记录相关信息内容,然后根据园林的建筑要求进一步修正和调整。
2.3总体规划
为了有效地提高景观设计的效果,有必要改进和优化景观设计的内容,为人们提供更加舒适的生活环境。为了将概念设计融入到景观设计中,景观设计师需要将景观设计的地理结构、总体结构和调查获得的数据信息结合起来,并进一步分析地理位置是否能满足景观设计的需要。在BIM技术的支持下,提出了设计手稿,在三维建模分析过程中,发现了不合理的设计因素,分析了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在BIM技术的支持下,被忽视的问题可以清晰地展现在我们面前,为相关工作者提供了便利的工作条件,以便再次进行设计调整,有效地激发设计师的创新灵感,使他们在设计中实施科学合理的设计景观设计的每一个角落。
2.4深化风景园林设计
深化风景园林设计是指景观设计过程中,考虑可能影响周围环境的环境因素,进行整体考虑的过程。在保证景观设计效果的同时,也考虑了周边环境因素。将园林与周围自然环境有机地联系起来,使园林与周围环境形成相应的效果,从而突出园林的整体艺术价值。不同的设计角度会导致最终的设计内容和设计效果发生很大的变化。例如,在中型公园的设计中,设计师要从公园主体及周边环境景观规划入手,应用BIM技术的三维仿真系统,不断修改和完善景观设计方案,直至设计出令人满意的景观建筑。
3结论
风景园林设计是一项实践性和艺术性的工作。当前,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人地矛盾日益突出。风景园林设计更注重与自然环境的协调,体现了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理念。BIM技术不仅可以提高风景园林设计的质量与效率,还可以预估、分析、解决不同设计阶段出现的各种问题,从而确保风景园林项目得以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刘洋.浅谈BIM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应用[J].现代园艺,2020(06):104-105.
[2]洪莹,泮灵童.BIM在风景园林设计中应用的必要性[J].现代园艺,2019(06):108-109.
[3]谢军.风景园林设计中BIM技术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7(29):80-81.
[4]杨俊雄.虚拟现实技术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应用[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7(03):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