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芳芳
平原县龙门街道办事处东关小学
【摘要】语言是人类重要的交际工具,儿童期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及早教会儿童学习语言,培养儿童语言表达能力,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良好形式,是让儿童尽快了解社会,尽快接受和表达知识的有效途径。本文主要针对低年级学生这一年龄阶段,分析了影响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因素,进而重点从学校和家庭两个方面论述了培养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小学;语言表达能力;培养
语言表达能力是指在学习和获得语言的过程中不断操作和使用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学生在交往过程中成长起来的语言表达能力,主要表现为学生如何运用适当的语言形式表达自己的交往倾向,如何运用适当的策略开展与他人的交谈,如何根据不同情景的需要运用适当的方法组织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教育历史上各理论流派曾对儿童语言发生、发展及其条件研究的较多,但对于采取何种切实有效的办法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的意见不一,本文旨在探索一条适合提高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
一、影响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因素
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主要受生理因素、心理因素、环境因素三方面的影响。这些因素在不同的语言发展时期,在不同的语言发展方面,有不同的影响。
1.生理因素的影响
语言教育的重点一般在听力和发音练习上,对于声音和语音的听辨能力,离不开听觉器官和大脑的发展,而发音器官和听觉器官以及大脑的成熟过程,是由先天因素决定的,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先天决定的生理因素,对于语言表达能力的影响逐渐减弱,但这种影响不会消失。
2.生活经验的影响
教育实践证明,儿童掌握语言的能力是随着经验的丰富而慢慢发展和成熟的。孩子对于与自己的生活经验发生直接关系的语词的掌握比较容易,而不常出现于他们生活中并无直接关系的语词则掌握起来比较困难。生活经验的丰富程度对孩子语言的掌握也有一定的影响,这也是从另一个侧面表明生活是语言发展的源泉。
3.环境因素的影响
(1)校园环境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影响。
学校是对学生施加教育的主要环境,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对于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起到关键性的作用。语言能力与后天的学习有密切的关系,学校为学生提供语言教育的气氛,提供语言交往的机会,语言活动所需的物质材料等。学校环境无时无刻不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是学生语言习得的重要条件。
(2)家庭环境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影响
家庭作为学生生长的第一环境,对学生终生的影响都是不可估量的。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学生各方面的成长也起到了示范和引导的作用。语言,作为学生发展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是需要多方面结合进行培养的,学校的语言教育能有效的加速学生语言的发展,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对学生语言发展的影响也很关键。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缺乏生活经验,他们主要通过与成人或同伴的语言交流来认识这个世界,把握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因此,家庭的交往环境、家长的指导方式以及家长自身的语言修养对学生早期语言表达能力的形成和培养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途径
从影响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因素来看,学生生理机能的成熟为语言表达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和前提,心理机能的完善影响着学生语言表达的水平和方向,而语言表达能力培养的关键则是创设一个适宜的语言环境。
学校和家庭作为学生生活的主要环境,都应该为学生创设丰富的语言交往环境,增长学生知识,开阔学生视野,扩大加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理解;为学生创设一个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的良好环境,从而促进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
1.创设有益的语言交往环境
(1)提供普通话的语言环境
由于家庭环境的影响,小学生在刚入校时常常会用方言进行交流。为了尽快改变这种现象,作为教师,首先,可以根据学生现状着手制订适合小学生普通话训练的实施计划;其次,可以召开家长会,向家长讲述语言能力的重要性,要求家长配合学校教育共同做到和孩子交流时讲普通话;最后,教师要以身作则,做好榜样作用,无论是与学生,还是与家长、同事交流都要讲普通话,同事之间还要相互监督,相互督促。
(2)提供宽松、自由的语言环境
在教育活动中,有时教师会不经意间打断学生的话要求他们“说完整”、“说对”,可不知与此同时,学生的交往愿望也在这样被打断的过程中受到挫伤,慢慢地学生就不敢说了。作为教师,应该允许学生说得不对,说得不完整,并鼓励学生大胆地说。当许多学生争着说时,要让每个孩子有说的机会,让他们的语言交流愿望得到满足,孩子们在不断交流过程中就会得到了语言的发展。
(3)创设丰富多彩的生活环境
生活是语言的源泉,丰富多彩的生活内容和经验是学生语言表达的源泉与基础。一日生活中,学生随时有表达意愿和感受的要求,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想法,满足其需要,抓住生活中各种表达的机会,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话愿说。
一是创设所见所闻的话题。有意识地丰富学生的生活,帮助他们积累生活经验,常常带学生外出参观,比如带学生观看迎龙灯活动,带学生去外面放风筝采风……让学生边看边说或者是回来组织谈话再说。
二是创设随机交流的话题。鼓励学生畅所欲言,谈天说地。如下课后学生喜欢与同伴聊天,那就让他们自由地聊,只要是他们文明交谈,教师就不加以干涉。孩子在与同伴的交流中得到了快乐的情感体验,促使他们更乐于交流,更乐于表达。
2、提供更多语言表达的机会
运用多看、多听、多说的方法,促进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方式就是互相交流,而传达交流的重要工具就是语言。语言对学生来说不仅是表达思想,交流情感的手段,也是需要学习的对象。
(1)多看
教师要有计划地为学生创设条件,带领学生直接观察,采用直观形象的方法,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平时注重让学生多看图书,图书是学生喜欢的一种文学形式,它形象生动可爱,色彩鲜明,特别深受小学生的喜欢。在指导学生看书时,让学生边看书边根据书中内容讲述,这样既丰富了他们的知识,又发展了语言表达能力。
(2)多听
培养学生注意地倾听,这是发展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先决条件。教师积极给学生创设各种各样听的环境。如给学生听故事,邀请学生谈话,互相倾听、交谈。培养良好的倾听习惯,要求学生会听,听得懂,认真听,不打断别人的话,除了发展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外,也能使学生养成讲礼貌的好习惯。
(3)多说
对于小学生,不但要发展学生听的能力,还要培养学生说的能力,给学生创设说的环境,在说话中练习说话,在日常生活中,利用与学生接触的一切机会与学生交谈。如利用学生到校、游戏、离园等分散时间与学生交谈,在交谈中建立感情,使他们无拘无束,大胆讲述。在组织活动时,注意用启发性语言让学生说,让学生练着说,学着说,在说中学说。
作为新时代的小学教师应利用一切积极因素和机会,激发学生说话的兴趣,使他们能乐意运用语言进行交往,帮助学生积累运用语言的经验,培养他们初步的听说能力以及交往的技能,进而使学生在品德和思维等方面得到充分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