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角下如何开展高中化学实验教学

发表时间:2021/4/19   来源:《时代教育》2021年2期   作者:李丹
[导读]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核心素养已经成为了教学的重点
        李丹
        重庆市黔江中学校 重庆 黔江 409000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核心素养已经成为了教学的重点。在高中化学的教学中融合核心素养内容,可以让学生的综合化学能力得到增强。本文将主要以核心素养为研究方向,来探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具体教学模式,在提升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的基础上,增强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化学;实验教学
        在时代的飞速发展下,人才的培养越来越全面、综合。如今,教育的首要问题是了解培养学生的类型、如何培养。化学核心素养的提出,给教育工作者指明了方向。在高中化学的教学中,实验教学是十分重要的一部分。那么,在结合核心素养的前提下,高中化学实验教学课堂会不断得到优化,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社会输送高素质的新型人才。
        一、构建化学实验情境,培养学生的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在对化学教学的过程中,由于化学学科的特殊性,学生很难对其拥有较强的兴趣,从而无法对化学教学活动产生积极的学习态度。但化学实验一般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对化学实验过程、器材以及结果充满好奇心。那么,教师可以借助构建化学实验情境的方式,让学生充分参与其中。在构建化学实验教学情境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对实验流程进行一一把控,让学生对实验的细节进行理解。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结合核心素养的宏观辨识以及微观探析,让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提升。
        化学本身就是一门宏观与微观结合的学科。我们以化学元素为例,如果从宏观方向进行分析,可以按照原子以及分子进行元素分类;但如果从微观方向进行分析,可以从元素的类型进行分类。因此,在结合化学实验时,可以对该核心素养内容进行很好的培养。在实验进行的过程中,学生在对实验宏观的实验性质进行了解时,可以对实验的整体情况进行掌握。除此之外,学生需要对实验细节进行观察,若发现实验出现问题时,可以及时掌握问题的出处、原因等。因此,高中化学的整个实验过程,对于培养学生的宏观辨识以及微观探析能力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二、深度挖掘化学教材,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
        在进行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之前,教师需要对化学资源进行挖掘。一般而言,教师的参考资源为化学教材。在传统的实验教学中,一般是教师先对实验进行演示,在学生观察了实验过程以及实验结果之后,让学生自行去操作。该教学模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以及创新意识,违背了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教学内容。因此,教师需要在重视学生实际操作的基础上,让学生可以主动参与其中,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

当然,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过程中,仍然需要教师对教材进行仔细挖掘,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对知识理解做好充分地准备,利用教材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以及创新意识。
        例如,在学习二价铁与三价铁之间的转化时,教材会让学生利用实验的方式进行探究。那么,教师完全可以在讲解了相关的注意事项之后,让学生自行思考,然后亲自去进行实验探究。在此过程中,若学生遇到了问题,教师要及时给予相关的鼓励与指导,让学生有信心做好该实验。该实验会用到铁粉、铜片、稀硫酸、硫酸铁溶液、氯化铁溶液等实验器材以及用品。教师要提前为学生准备实验用品以及器材,让学生没有后顾之忧。除此之外,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来探究二价铁的氧化性以及三价铁的氧化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学生的探究能力。
        三、基于化学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
        在高中化学的实验教学过程中,往往实验真正出现的化学实验现象与理论现象不匹配。其实,在出现不相符的现象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变化观念的核心素养内容来培养学生的综合化学素养。
        例如,甲烷与氯气通过光照,可以发生取代反应。当学生可以参照正确的实验步骤进行操作时,会观察到试管内的黄绿色逐渐发生了变浅的现象,且试管内的页面会发生上升的现象。除此之外,试管内会生成黄色的油滴。但是,我们通过理论知识,可以得到甲烷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所生成的液体都为无色的,比如二氯甲烷、三氯甲烷等。此时,学生就会很疑惑,为什么试管内会存在黄色的油滴。此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疑问,给出学生适当的解释:三氯甲烷是有机的溶剂,而氯气很容易溶于有机溶剂中,但是却很难溶于水中。那么,学生根据教师的解释,在应用变化观念的过程中,会清楚了解到氯气在溶解于三氯甲烷中,才会发生黄色的油滴。当学生的疑问解答时,教师可以趁机让学生提问,如果我们把水变成食盐水,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为了解答这一问题,学生可以自行进行实验,在实验的过程中,会发生水槽中出现了白色的晶体。在解释这一实验现象时,教师可以从平衡的角度进行分析,让学生获得正确的答案。因此,在观察实验变化的过程中,对于培养学生的变化观念以及平衡思想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可以让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总而言之,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一项长期需要坚持的过程,而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教学任务,这就需要教师可以不断探索新型的教学方法,以高效的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本文从三个角度阐述了高中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在结合了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基本原理之外,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从而增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让学生可以提高自身的素质水平。
        参考文献:
        [1]马丽娜.指向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教学实践与反思——以“盐类水解平衡移动”教学为例[J].中学课程资源,2021,17(02):55-56+60.
        [1]黄瑞娟.探究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1(02):14-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