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人工智能对档案管理的影响

发表时间:2021/4/16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1月2期   作者:雷源园
[导读] 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在社会上得到了较快的普及,在档案发展进程中
        雷源园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成都监测台  四川省成都市  611130

        摘要: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在社会上得到了较快的普及,在档案发展进程中,积极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能够为档案管理完善和进步提供重要的支持。在人工智能与档案发展的契合中,积极进行深入探索,可以推动档案管理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人工智能;档案管理;技术优势;智能判断
        
        人工智能技术在档案发展过程中,对档案管理的完善和优化具有重要价值。通过智能化档案分类、智能化档案存管、传输以及安全控制等,实现档案工作成效的全面提升。在档案管理工作实践中,要积极利用人工智能,基于人工智能强大功能的支持,可以构建起高效率、精细化的档案管理体系。人工智能的应用,要注重与档案管理规律、档案管理内容以及档案管理特点的全面契合,从而可以使人工智能充分发挥其技术优势。
一、人工智能技术在档案管理中的价值
(一)档案管理规律与人工智能契合
        现代档案管理需要积极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作为支持,人工智能技术能够基于人类思维模仿,形成功能强大的数据库,这对于档案管理而言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档案管理工作本身具有较强的规律性和流程性,在档案信息提取、分类、保管等一系列过程中,通过将规律进行总结,就可以设计出相应的人工智能程序模块[1]。这些程序模块可以智能识别档案管理中的信息数据分类、标号等,从而能够按照档案管理原则形成严谨规范的档案编号,并基于这样一种编号来进行高效管理。
(二)档案管理内容与人工智能契合
        档案管理内容方面,主要是对于档案信息资源进行采集、分析和检索等,而人工智能具有模拟思维能力,基于人工智能程序编辑方式,将档案管理思想与计算机程序进行结合,并通过人工智能系统进行表述。档案管理中的数据信息量非常巨大,而人工智能则可以通过计算机高速运转,来完成批量化的档案管理,如基于人工智能数据库进行数据高效扫描,快速找到所需要的档案内容[2]。在档案管理中,人工智能技术还能够依据具体情况,设计和选择最佳的管理方案,并解决档案管理中遇到的问题。
(三)档案管理特点与人工智能契合
        档案管理工作中,具有典型的重复性特点,也就是管理步骤往复循环,这就为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奠定了基础。人工智能基于程序组织,可以按照智能程序指令不断重复执行具体的要求,人工智能程序具有高度的严谨性,一旦设定就不会随意出现改变,因此对于档案管理这样的工作来说,具有高度的契合性,能够最大程度地保证档案管理结果符合标准要求。利用人工智能可以做到高度准确和循环的档案管理控制,在计算机等设备支持下,人工智能可以基于档案数据的实时检索,也就是不断进行档案数据匹配和调用,帮助档案管理者和使用者实现其应用目的。
二、人工智能技术对档案发展的推动路径
(一)智能化档案分类
        人工智能技术是基于人类思维活动和经验基础,通过计算机程序语言进行编辑,使之能够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可以通过对程序的智能整合和分析,重新形成新的智能逻辑思维模式,可以在不依赖人工控制的前提下,对档案管理做出智能判断。在档案发展进程中,通过人工智能应用,可以实现智能化的档案分类。档案分类是档案管理发展的基础,人工智能可以高速调取数据库中的大量数据,并结合程序运算来将档案按照一定的原则和规范进行分类[3]。档案分类中,智能技术可以将人工方式下的习惯、经验等进行综合分析和处理,最终形成智能结论,基于智能结论进行档案分类,具有较好的优化特征。在档案管理发展中,一个很大的进步是电子档案的出现。

电子档案可以为智能化分类提供积极的支持,通过将传统纸质档案数据转变为电子数据格式,在智能化档案分类中,人工智能就可以将大量的数据资源进行重新分解、排列和整合,从中提取出档案关键性内容,同时将这些内容与数据库进行对比,按照内容来准确划分档案的归属。智能化档案分类,还为档案信息准确检索提供了支持。智能化搜索引擎,可以通过模糊查询方式为档案信息使用者通过帮助,同时也提高了档案目录的应用范围。
(二)智能化档案存管
        智能化档案存管工作中,可以通过智能化程序模块,对于档案存管环境进行优化。数字技术通过程序实现,现代计算机程序语言也有了显著的扩展,为档案智能存管提供支持。档案存管中通过智能数据库,将档案系统进行有效的参数调整,能够基于档案资源量等实际需求,对数据库进行扩展升级。人工智能可以自主判断升级需求,替代人工方式来执行升级操作,保证了数据库与档案管理需求的匹配性。智能技术不仅对于电子档案存管具有积极的作用,同时对于传统档案保管也能够提供有力的支持[4]。传统档案管理对于真实的保管环境有着较高的要求,如环境温度、湿度等都要实施严格控制,避免造成传统纸质档案的损坏。智能技术可以实现对档案保管环境中各种智能设备的控制,如自动感应环境温度和湿度等,当保管环境出现不适合的情况,可以基于智能化控制方式进行调节,增强档案保管可靠性。
(三)智能化档案传输
        档案管理过程中涉及到档案信息的传输,基于智能化档案传输方式,能够通过对档案检索和调取指令的智能识别,自动匹配数据库中的档案资源。智能化档案传输,根据档案性质不同也有着不同的技术应用。电子档案传输中,只需要完成信息匹配,就可以将电子档案与计算机应用端之间建立一个传输路径,档案需求者只需要使用计算机就可以完成调取。对于传统档案的传输则较为复杂,在智能技术支持下,可以通过在传统档案上粘贴芯片的方式,使智能化传输目的得以实现[5]。芯片内存储档案的编号、类型和关键字等内容,智能机器可以对档案上的芯片进行扫描识别,当发现与档案需求相符合的信息后就会发出出库指令,指令可以被档案管理传输设备接收,并反馈具体的档案定位信号。档案管理人员就可以快速准确地找到档案。
(四)智能化安全控制
        档案管理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要保证档案资料的安全性。基于智能技术进行档案安全控制,也是档案发展的重要方向。档案安全控制,要根据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的不同属性进行区分。纸质档案的安全控制,需要做好档案室的进出和使用管理。档案室安全控制中,需要从进出人员身份识别方面入手,通过智能门禁设置,可以有效杜绝无授权的人员进入档案室。在电子档案安全控制方面,则需要利用智能技术与档案系统将结合。档案系统与公共媒介的接口端,需要采用智能化的风险识别功能,对于网络媒介或者其他方面造成的非法访问、病毒等风险因素进行消除[6]。随着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发展,对于电子档案的安全完善和发展,也要重视智能优势的发挥。在大量的数字档案使用和交互过程中,依托智能技术将计算机数据库中的电子档案资料,及时上传至智能云媒介中,提高档案智能安全实践效果。
结束语:
        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档案管理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发展空间。档案具有较大的使用价值,在档案管理中积极结合智能技术,能够提高档案管理效率和水平。
参考文献:
[1]陈会明, 史爱丽, 王宁,等. 人工智能技术在档案工作中的应用与发展刍议[J]. 中国档案, 2020, 557(03):74-76.
[2]王秋洁, 孙军. 综合性档案馆应用人工智能创新管理的SWOT分析[J]. 山西档案, 2020, 251(03):150-154.
[3]李子林, 熊文景. 人工智能对档案管理的影响及发展建议[J]. 档案与建设, 2019, 000(006):10-13.
[4]胡国强, 杨彦荣, 李高峰. 基于信息链角度分析人工智能在档案馆的应用前景[J]. 北京档案, 2019, 338(02):34-36.
[5]戴秀文. 探析人工智能时代智慧档案馆的建设[J].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19, 188(08):120-122.
[6]陈会明, 史爱丽, 王宁,等. 人工智能在档案工作中的应用实践与挑战——以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为例[J]. 档案与建设, 2019, 000(007):53-5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