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运用探究式教学法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1/4/1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月(下)2期   作者:郭大思
[导读] 根据科学研究表明,让学生通过探究得来的知识更容易让学生掌握、记忆

        郭大思
        云南省德宏州民族实验中学
        摘要:根据科学研究表明,让学生通过探究得来的知识更容易让学生掌握、记忆。但是在高考的压力下,很多教师为了不耽误教学进度选择了传统的灌输教学法。由于学生并没有对知识进行探究,所以很多学生只是在课上看起来掌握了知识,在做题的时候频频出错,这样的课堂教学的效率显然是不理想的。那么教师怎么开展课堂教学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呢?本文从问题情境、思考方式、知识积累三个方面入手,阐述了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运用探究式教学法的策略。
        关键词: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法;策略
        探究式教学法说白了就是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对知识进行探究。因为科学研究表明让学生对知识进行探究可以使其获得感性体验,可以让学生将知识切实地感受到,可以让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有效的发展,所以教师要将其重视起来。不过运用探究式教学法是需要一定的方法的,鉴于此,下列提供了几种简单有效的方法。
        一、探究式教学法之问题情境
        想要让学生主动的对知识进行探究,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学生对其产生好奇【1】。鉴于单纯的问题可能无法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好奇心,所以教师需要结合教学内容创设出问题情境。
        例如在教学“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的时候,教师需要先确定教学目标是什么,然后创设出有效的问题情境。根据这部分知识来看,其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将空间中的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空间中的直线和平面的位置关系、空间中的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掌握。为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在课堂伊始将多媒体技术利用起来,将一个空间图片呈现在学生面前,这个空间的图片里需要有直线、平面。在看到这一图片的时候,学生会进行观察,但是不明白教师的用意。这时,教师就可以将问题提出:“通过观察,你知道要怎么把一个直线放在一个平面里吗?前面我们学过了,两点确定一条直线,那么在确定平面的时候我们需要找出几个点呢?”这些问题与学生看到的空间图片有关,所以学生会产生一定的好奇,愿意去探究知识。通过回答问题,学生可以将知识有效的理解、掌握,课堂教学的效率可以得到有效地提高。由此可见,创设出问题情境,可以让学生对知识产生一定的好奇,让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为课堂教学的高效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探究式教学法之思考方式
        在数学学习中,思考方式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很多学生在解答题目的时候会习惯性地采用一种思考方式,虽然在大部分情况下这种思考方式能够帮助学生解决一些问题,但是其会使学生的思维具有局限性,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教师要想办法改变学生的思考方式,逐渐地让学生将探究意识养成【2】。
        例如在教学“圆的方程”的时候,教师不要急着对知识进行讲解,可以一步步地带领学生去思考、去探究。在课堂伊始,教师可以将多媒体技术运用起来,把奥运五环、一块石头投入水中会荡起千层涟漪的图片呈现在学生面前,并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圆的性质是什么?”在学生初步有了答案后,教师不要让学生急着说出自己的答案,可以让其把自己的答案写在一张纸上,然后将其折起来在背面写上自己的名字,交到教师这里。之后,教师可以将探究性的问题提出:“目前已经知道了一个圆的圆心为点C,其地坐标为(a,b),知道了圆的半径为R,那么圆的方程要怎么去确定呢?”在问题的引导下,学生们利用自己学过的知识进行了探究。有的学生选择了绘画,有的学生运用了代数,有的学生运用了几何的相关知识。在学生得出答案之后,教师需要带领学生一起将圆的方程公式总结出来,即:(x-a)2+(y-b)2=r2,当圆心坐标为(0,0)的时候,方程为x2+y2=r2。在这之后,教师可以将学生前面交上来的答案纸条拆开,给答案正确的学生一定的鼓励,从而让学生对学习产生一定的兴趣。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学生运用了不同的思考方式,所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可以得到有效的培养,学生的思维也会更加地灵活,也更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学习与发展。
        三、探究式教学法之知识积累
        高中阶段的数学知识很抽象,而且需要学生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还要求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必须要长时间的高度集中注意力,否则会在学习的时候没办法将知识有效地联系起来。因此,在开展课堂教学的时候,教师要进行引导,要让学生逐渐地积累知识。
        例如在教学“空间直角坐标系”的时候,教师可以在课堂伊始带领学生回顾一下前面学过的知识。比如:在前面学习空间直角坐标系的时候出现的知识点有哪些?你还记得哪些具体的内容?在学生将知识进行回忆之后,教师可以提出一个与新知识有关的问题,让学生尝试进行解决。比如:在一个空间直角坐标系中需要作出一个点,其的坐标为(3,4,6),请问需要分几步进行呢?这样一来,既可以通过旧知识引入新知识,也可以让学生对知识的探究产生兴趣,从而让学生发现知识之间的联系,进行知识积累。
        将探究式教学法运用于数学教学中,可以让学生主动的对知识进行发现、探究,也可以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让学生的兴趣被激发出来,还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学习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卢红春. 探究式教学策略在高中数学课堂中的应用研究[D]. 西北师范大学, 2006.
        【2】苏祖明. 探究式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 语数外学习(高中数学教学), 2014(7):41-4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