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泰
哈飞建筑安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黑龙江省 哈尔滨市 150000
摘要:基础施工是土木工程中一项非常重要的施工技术,是影响土木工程整体质量的关键施工因素,直接影响到后期的施工效率和质量。因此,在土木工程施工中,必须重视基础的施工,特别是在中国建筑业快速发展的今天,只有不断提高施工技术和质量,才能提高我们的市场竞争力,不断发展。并应用新的基础施工技术,引进新的施工技术,顺应时代潮流,应用新技术、新设备,使地基的施工效果达到最佳,提高整个建筑的安全稳定性。土木工程基础施工具有隐蔽性、复杂性和严重性等特点,对施工技术的要求也很高。即使施工完成,后期验收也会非常严格,一旦地基出现问题,那么整个工程在后期就不能顺利修复,可见基础施工是多么重要。
关键词:土木工程;基础工程;施工技术;分析
1概念陈述和特征分析
1.1概念陈述。
从概念上讲,地基承担着建筑荷载向下传递的任务,属于建筑物荷载作用下建筑物变形的不可忽视的结构。在民用建筑中,必要的地基加固可以有效地避免破坏地基的强度,进而影响建筑物的整体稳定性。在实际施工中,需要控制地基沉降量在地基最大允许变形量,才能为整个土木工程施工。因此,有必要尽可能选择那些埋深相对较小的,常规工艺可以通过施工方案来完成。如果不能满足上述条件,则需要根据需要加强基础。在某些情况下,常规的加固方法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应采用特殊的施工方法将建筑物的整体荷载转移到较深的地层中。
1.2土木工程基础施工特点分析。
土木工程基础施工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施工过程相对复杂。我国地质构造的位置差异较大,决定了某项技术或某项技术在土建基础施工中不可复制。此外,盐碱地的广泛分布和易塌陷区加大了原有基础建设的难度。另外,气候因素对土建基础施工的影响也不容忽视,我国气候由东向西、由南向北呈异常分布。因此,对土建施工技术的研究或选择应注重其针对性,以保证相关技术的实际应用能够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基础灾害事故的潜在性和频繁性特征。通过对相关资料的分析,基础施工失败已成为导致建筑物倒塌和不规则沉降的主要因素。这些问题不仅给居民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而且影响了建筑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此外,基础施工是土建工程施工初期的第一道工序,后续施工是在基础工程的基础上完成的。而整个工程相互衔接,如果基础施工中找不到质量问题,势必会被埋藏在后期质量隐患之中。因此,基础工程的潜在损坏也是相关人员应注意的施工阶段特点。
2土木工程基础施工技术
2.1勘察技术。
基础工程施工前应仔细调查地质条件。此外,还应收集有关地质、气象、水文、土层结构和附近施工设施类型的信息,并结合这些信息进行分析。在勘探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制定相应的勘探方案,确保方案全面、合理;二是确保测量的准确性,因为测量是地质详解的关键内容,因此,如果勘探成功,其准确性至关重要测量缺乏准确性,不仅在基础工程中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而且对施工质量也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2.2土石方支护设计及开挖技术。
基坑支护技术的设计和基坑开挖施工的关键,其中小坡度水泥砂浆护坡技术对实现基坑支护具有重要的应用意义。首先要清理土方开挖中的障碍物,及时对电缆、排水管道进行清障工作,绘制相应的场地平面图,确定集水井位置等,对于控制轴线系统、基准线系统和水准点,岩石结构应以岩石粉碎的方式进行合理的处理。当地下结构挖得很深时,应选择合适的挖掘机运走弃土,尽量减少挖掘机挖土的数量。另外,当挖掘机在运行过程中,相应的反铲在运动轨迹上一般应符合O形,以便能够对基坑施工提出更高的要求。在实际施工环节中,应采用人工与机械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开挖工作。最后,调查基坑的土质,合理地保护基坑,合理选择基坑附近的集水井和排水道的边坡。
2.3地下水控制技术
目前,降水是防止地基侵蚀的常用方法。首先要注意承压含水层的渗透系数,它不仅具有一定的层次性,而且要求它逐渐增大,下降幅度不能相同。此外,应适当考虑井深。一般来说,管井的深度应比基坑深,不具有良好的渗透性。因此,在施工过程中,井眼应钻至基岩底部,这样可以有效提高渗透性,以保证井眼的完整性。在某些坑中有大面积覆盖威尔斯的基坑中,应尽量将威尔斯铺在坑内,尽量避免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将坑位置和坑内结合起来,安排威尔斯施工。最后,如果基坑开挖接近交互层,则交互层底部含水层的承压水头应降到基坑底部的粉砂层,因此,应采用悬挂式防渗帷幕来降低压力,减少水,然后。地下水得到有效控制。
3土木工程基础施工质量控制研究
3.1基础设计的合理规划。
为了完成高质量的土建基础工程,有必要根据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支持工程建设。在完成地基基础设计和施工方案之前,应对现场施工现场进行现场检查,对周围的地理环境和水文特征等条件进行详细的研究。其次,要对基础施工规则进行健全管理,重视施工组织和管理组织在土木工程基础施工项目中的重要地位,同时,对基础建筑材料进行严格的管理和控制。施工不仅要保证建筑材料的可靠性,还要对每种建筑材料进行严格的检查,确保建筑材料能完全满足土木工程基础施工项目的需要。
3.2提高基础结构设计的合理性。
基础结构的设计是由建筑的需求、建筑周围的环境、设计结构的形式和影响因素决定的。为了保证基础结构的稳定性和耐久性,应从多个方面得出最终结论,以便设计一个完整的方案。这就要求相关设计人员必须严格按照设计标准,对测量数据进行严格的分析,从而在计算地基土压力时无误差。如果对检测阶段发现的数据有任何疑问,必须进行新一轮的论证,通过加载的方式进行验证,以确保最终数据的权威性和高度的准确性。在混凝土基础施工过程中,如果地基出现沉降现象较大或地基出现偏差,必须在第一时间进行报告情况,并立即停止施工操作。这也是工程质量控制的一种常用手段,是检查工程质量是否合格的一个检查点,因此,对于工程质量的控制也应给予重视。
3.3强调在施工前进行现场勘察
这是整个建设项目的第一步,为了能够在地面上获得准确的信息,看现场条件是否符合地基的施工要求。首先,测量人员要对建筑平面图有一定的了解,对周围的分布和地质类型要有足够的重视。最后,测量人员还需要将现场调查数据与土木工程项目的基本情况相结合,从而科学合理地建立土木工程项目的施工面积,从而提高基础施工测量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4结论
综上所述,随着建筑业的快速发展,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市场竞争压力,民用建筑业的施工环境也越来越复杂,对施工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有必要加强市场竞争施工技术监督,提高施工的水平和质量,特别是基础施工,必须注意不断探索新的施工方法和技术,并尽最大努力提高地基的坚固性和承载力。只有不断分析、总结和研究施工中存在的问题,才能更好地应对施工中的形势,对施工现场的监管也不能放松。只有通过提高施工技术,才能提高施工质量,才能提高建筑的整体安全性和稳定性,做好基础工作,才能更好地促进土木工程的持续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夏怀颖.土建工程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J].内蒙古水利,2017(04):24-25.
[2]马疆.现代房屋建筑工程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的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12):192-193.
[3]王坚.现代建筑工程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的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09):184.
[4]苏武.现代房屋建筑工程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的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7(06):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