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穗鸾
钦州市消防救援支队 广西钦州市535000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建筑领域的技术水平也达到了新的高度,高层建筑的数量也随之上升,在此背景之下,大众的目光逐渐聚焦于高层建筑的安全问题,尤其是消防安全方面。由于高层建筑的特殊性,在发生火灾时疏散人群的困难度会更高,火灾所造成的损失也会更大,如果没有有效的消防安全保障手段,民众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都面临着巨大的风险,因此如何提升高层建筑的消防能力是相关领域继续向前发展必须重视的问题。笔者结合多年消防工作经验,深入分析超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现状,并针对性的提出防火对策,希望可以给相关专业人员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超高层;建筑;消防安全;防火对策
1 超高层建筑的火灾特点
1.1 火灾扑救难度大
超高层建筑在火灾时面临的第一大难题是扑救难度很大。通常将建筑高度超过百米的建筑物定义为超高层建筑,这种建筑高度已经超过了目前消防车的供水能力和压力,因而针对超高层建筑的火灾灾情,登高消防车和消防直升机才是更有效的消防设备,但这二者在超高层建筑的火灾扑救中也有一定的缺陷,前者只能针对有效延伸高度中的人员和火灾进行扑救,而后者只能对已经逃生到屋顶的居民进行救助或者将消防人员运送到屋顶,这二者都无法对整栋超高层建筑的火灾灾情和民众进行扑救。除此之外,超高层建筑火灾灾情扑救难度大还体现在玻璃幕墙上,在高温环境中玻璃幕墙极易碎裂形成“玻璃刀”,对救援人员、救援设备乃至楼内居民都会产生极大的威胁。
1.2 火灾蔓延速度快
超高层建筑在火灾时面临的第二大难题是火灾蔓延速度快。超高层建筑具备的烟囱效应和多种竖向井道为火灾蔓延提供了条件,如果建筑内部的防火分隔工作没有落实到位,火灾灾情的蔓延会更加迅速,火灾的水平蔓延和垂直蔓延共同作用会给超高层建筑居民带来更大的威胁。
1.3 人员疏散困难
超高层建筑在火灾时面临的第三大难题是人员疏散难度很大。之所以超高层建筑面临这种困境,主要有以下三点原因:其一是建筑层数过高导致居民疏散到安全地带需要花费更长的时间;其二是居民人数过多且较为集中,疏散工作难度相对较大;其三是竖井数量多,空气流动畅通,火势会更快的向上蔓延,人员疏散困难程度进一步增大,增加了救援的难度。
2超高层建筑消防安全问题现状
2.1消防设施配置理论化,消防技术不够先进
我国在超高层建筑消防方面已经做出了一定的努力,但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其一,普通消防器具的实际供水能力难以满足超高层建筑消防的需求;其二,消防车的救援空间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城市配备的云梯消防车普遍采用50-70米的高度;其三,消防直升机和超高层建筑物的匹配程度很低,未设置停机坪的超高层建筑物使用消防直升机展开救援行动受到制约。
2.2各井道防火处理不够,火势蔓延途径未预先封堵
超高层建筑本身具备多种竖井架构,这样的特征也决定了其消防难度之大。我国有相关的规章制度要求超高层建筑各井道之间进行严格的防火封堵,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这项工作却经常没有落实到位,导致建筑物在发生火灾时灾情蔓延迅速,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2.3可燃物比较集中,各业主防火意识不高
超高层建筑物居民的防火意识淡薄也是造成建筑消防难度大的重要因素,这主要体现在居民对自家房屋进行装修的过程中,居民往往因没有分别装修材料和摆放家具的可燃性而使用过多的可燃材料,部分居民家中敷设的电线电缆不符合防火要求,这样的建筑物环境在火灾中不仅会造成火势的迅速蔓延,还会产生更大的热量和浓烟,危害居民的人身安全。
2.4业主不规范的使用消防通道
超高层建筑居民消防意识淡薄还体现在其运用消防通道的方式中,很多居民并没有真正认识到消防通道的重要性,在其中堆放杂物、可燃物,造成通道堵塞,留下火灾隐患,一旦发生火灾,救援行动将受到阻碍,导致更严重的后果发生。不仅如此,有一部分居民甚至擅自封闭安全出口,为火灾时的人员疏散增加了难度,降低了消防人员和器械在火灾救援中产生的效果。经过相关调研,笔者发现部分早期超高层建筑因维修费用高、业主多、经费支出难等问题,许多消防设施处于年久失修的状态,这对于建筑物的消防安全性也有很大影响。
3超高层建筑消防安全对策
3.1多方联合,加强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
超高层建筑物想要提升自身的消防安全性能,首先需要做到就是建立健全消防安全管理的相关标准与制度,这一步主要从以下几个角度切入:其一是超高层建筑管理单位的角度,应做到全面落实各项管理制度,定期检修建筑内配备的消防设施并向居民公示,同时定期向消防部门报备建筑物的消防设施情况;其二是消防部门的角度,应对超高层建筑物的消防需求进行调研,并根据调研结果研究解决途径,如设立监控系统,结合有关技术手段定期对超高层建筑物的消防风险进行评估,未雨绸缪;其三是超高层建筑物业主管理委员会角度,业主委员会是与居民联系最紧密的群体,在超高层建筑物的消防工作的落实上有其特殊的价值,委员会应通过施行责任制的方式将建筑物的各项消防管理工作对应到具体的人,使得业主在使用自身消防安全管理权利的同时承担起相对应的责任。
3.2采用新型防火材料,提高建筑防火质量
在超高层建筑物中使用新型的防火材料也是提高建筑物消防安全水平的重要措施之一,这一点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逐步改善:其一是建筑防火涂料,随着时代的进步,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也已经更上一层楼了,防火涂料的功效不再是单纯的防火,而是在防火的同时隔热,为建筑物和居民提供更好的消防保障。其二是防火卷帘,我国运用防火卷帘进行防火的措施已经实行许久,其价值也是有目共睹的,随着民众以及建筑物本身对于消防安全性能的进一步追求,国家对防火卷帘的要求也应逐步完善和细化。其三是封堵材料,我国相关专业人员多年的研究结果表明,有机材料和无机材料都有着其不可替代的防火能力,前者不仅能长期使用和二次利用,还具备防水防气体渗漏的作用,通常在管道的防火封堵中会大量使用,而后者具备更强的耐火耐高温能力,也更难被破坏,能为居民提供更强有力的消防安全保障。
3.3加强宣传教育,定期开展高层建筑应急疏散逃生演练
超高层建筑消防安全性能的提升与人是分不开的,无论是普通居民还是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人员都应该具备一定的消防知识和消防安全意识,这就需要相关专业人员对其进行普及宣讲和教育,在此过程中应注意遵循以下原则:
(1)以人为本。普及教育的目的是提高人民群众的消防安全意识和消防知识储备,如何让群众接收知识是最重要的,因此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展开普及教育才是相关专业人员应当采取的方式,例如定期组织消防应急疏散演练能让群众切身感受到消防逃生知识的重要性,通过实践演练提升群众的防灾意识和自救能力。
(2)分层普及。不同的人对消防普及教育的需求是不同的,应在对群众做出调研后设计针对性较强的普及方式和内容,力求全面提升社会全体公民的消防意识和素质。针对消防管理工作人员的培训教育是普及工作的重中之重,特别是针对消防控制室操作人员,应严格进行专业化的培训并根据国家标准进行资质认定,有效提升操作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素养,使消防管理工作人员在突发情况下发挥更大的作用。
3.4加强新技术的应用
(1)超高层建筑火灾扑救难度大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来自消防供水的问题,而联通底层到顶层的供水竖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个问题。目前我国超高层建筑大多数在设计消防设置时忽视了当地消防车供水的实际能力,并未设立直通楼顶的固定消防竖管,这也导致在火灾发生时高层供水中断的问题,为灾情扑救增加难度。因此,设立直通顶层的供水管道是提升超高层建筑物消防安全性能势在必行的一步,设立覆盖每一楼层的固定消防竖管,在各层设置消火栓接口,并在室外地面设置水泵接合器,每根竖管设置相应的止回阀,可以在内部设施失去作用时确保供水不间断。与此同时,针对新型材料和新型消防产品的研究也需要更进一步,只有应急管道、水泵接合器、水带以及接口能够承受住足够的压力,此类建筑物管道架设的方案才能成为现实。
(2)针对火灾扑救供水量的问题,重力供水的常高压消防给水系统也是一项强大的助力。传统的超高层建筑物用水是通过转输的方式调用设立在地下水池中的水,往往不能在灾情中及时供给足够的水量,而该系统基本能够保证提供扑灭火灾的用水量,即便是灾情在不断蔓延的状态中也能做到这一点,在极大程度上提升了超高层建筑物的消防安全性能。
(3)超高层建筑物火灾扑救难度大的另一大原因是人员疏散困难,因此在建筑物中开辟新型疏散通道也是提高超高层建筑物消防安全性能的重要手段。目前我国超高层建筑在灾情中疏散人群的途径主要是楼梯,不仅疏散难度大,想要将全部居民都安全疏散也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而开辟新型疏散通道能够从源头提升人员疏散的速度,给超高层居民提供更强的保障。有相关专业人员曾使用计算机模拟技术对利用普通电梯疏散人群和利用楼梯疏散人群的效率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利用电梯疏散人员起码可以减少百分之二十的时间消耗。但电梯在火灾时应用的安全保障仍需进一步研究。
(4)目前我国消防部队配备的呼吸器主要是空气呼吸器,其具备很大的局限性,最大的问题在于其供气时间过短,且现场只能通过更换气瓶的方式维持供气,无法满足长时间火灾扑救的需求,因此需要研究新的供气模式为消防救援人员提供更稳定更持久的供气,才能进一步提升消防救援的工作效率。笔者查阅众多资料发现,美国等国家已经成功设立了空气呼吸器充气系统,通过空气充气泵持续对呼吸器系统供气,系统与建筑物内部设立的充气接口相连,消防队员在进行火灾扑救时可以随时通过充气接口对呼吸器充气,消防队员的人身安全有了更强的保障。
(5)目前我国使用的各项消防器械都存在着救援空间上的局限,因此有关专业人员应专注于研发新型的灭火工具,改善外部救援工作中的局限。就当前各消防器械的发展前景来看,消防直升机是未来消防产业应大力研发的的产品,曾有企业做过测试,在直升机上装配各项消防救援器材,可以有效的在50~100 m范围内救援近50人,这对于超高层建筑物的火灾扑救有着极大的价值。
3.5普及安全消防知识
人民群众是火灾中的切实受害者,超高层建筑物中的居民往往面临更大的风险,想要降低自身可能受到的损失,把希望寄托在消防救援队伍上是不够的,居民自身还应具备一定的消防安全知识和意识,例如对所在场地的疏散逃生路线的掌握、正确的逃生方式以及灭火器材使用方式等,只有居民熟练掌握了这些消防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才会对可能引发火灾的因素更警惕,当遭遇火灾时也有更多的手段进行自救。
结 语
综上所述,针对超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问题已经具备一定的关注度,其也切实的关系到人民群众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利益,更与国家的和平稳定有着一定的联系,目前我国超高层建筑物消防安全方面还存在很多隐患,有关人员必须尽快采取措施进行预防和应对,避免造成更大的损失。
参考文献
[1]黄岚.超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现状及防火对策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19):83-84+89.
[2]张庆宇.超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综合评价体系应用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4.
[3]许禄权.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现状及防火对策分析[J].化工管理,2017(25):88.
[4]许丹,肖修昆,管佳林.超高层建筑消防安全评估量化方法及应用研究[A]. .2015中国消防协会科学技术年会论文集[C].:,20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