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高职音乐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1/4/16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36卷2期   作者:张晴天
[导读] 伴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提出和普及,传统应试教育逐渐被现代化素质教育所代替
        张晴天
        (湖南艺术职业学院  湖南 长沙)
        摘要:伴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提出和普及,传统应试教育逐渐被现代化素质教育所代替,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高职音乐鉴赏教学的发展空间,但是对教学难度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使高职音乐鉴赏教学的难度越来越大。新教改明确提出,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老师将自身的身份从以前的主体地位转变成如今的引导地位,以提升学生自主学习音乐鉴赏的能力为切入点,将各种有效的措施结合其中,进一步强化高职音乐鉴赏教学效果的同时,为学生全面优化音乐鉴赏能力提供帮助。
关键词:素质教育;高职;音乐鉴赏;提升
引言
        如今,高职的发展速度逐渐加快,不管是在办学规模还是在教学质量上,均有所提升,但与高等院校还存在一定差距,因此,仍需重视提高其综合素质。此外,对于教师的能力也有更高的要求标准,现代音乐教师也不例外,教师要重视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为学生的学习提供良好保障,进而促进高职学校的发展。
一、完善高职音乐教学的意义
        地方高校作为我国教育的重要类型,在社会中承担的不仅是培养人才的重任,还有更为重要的一点是社会责任的体现,帮助和扶持地方基础教育,促进我国基础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也成为了目前我国地方高校教育活动不可或缺的职责之一。要以基础教育力量较为薄弱的地区为对象,结合地方高校在服务基础教育中的具体实践操作,探讨地方高校服务于社会、促进基础教育学校建设发展的方式,促进基础教育地区的教学质量提升和教学发展。同时对于高校服务基础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实施解决方案。地方高校服务于基础教育不仅有利于基础教育,同时也能够让地方高校受益,本质上体现的是一种双赢的合作发展。可以将地方高校和基础阶段的教育协同发展,地方高校与中学院校之间形成发展的共同体,致力于推动高等人员的培养和基础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地方院校与高职院校音乐教育教学进行合作,是地方高校践行服务职责,介入基础教育的特殊表现和途径。以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相结合,对地方高校音乐教育资源服务于高职学校音乐教育发展具备良好可行性,所以地方高校的音乐资源和高职学校音乐教育结合起来具有深远意义。
二、新形势下高职音乐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体系现状
        音乐鉴赏课程一般被高职院校制定在低年级课程学习范围中,其课程主要讲述内容分为四个模块:第一模块是音乐基础知识的学习,其中包含乐谱的识别、音符的认知、相关乐器的普及等内容;第二模块是东、西方音乐鉴赏,课程选取东、西方著名的乐曲进行播放,培养学生对于著名乐曲的认识水平,在其中也包含对东、西方乐曲进行赏析活动等;第三模块是民族音乐鉴赏,包含对具有音乐的不同民族所传唱的民谣、经典曲目及其鉴赏活动等;第四模块是对中国传统戏曲的学习及鉴赏,其中主要包含传统戏曲的划分条件及其代表作的鉴赏。
        (二)教学方式缺乏创新,不适用于核心素养教学要求
        受高职院校音乐核心素养培养意识缺乏的影响,在实际的音乐教学中,普遍存在着忽视学生主体地位、教师方式过于传统枯燥等问题,多以教师讲解分析与领唱、教唱为主,学生被动跟随教师节奏进行学唱音乐,这种教学方式下的音乐教育,很容易让学生产生枯燥乏味感,从而丧失音乐学习积极性,既无法保障技能教学的有效性,也无法保障学生音乐情感、审美、感悟等多种素养的培养,降低了高职学校整体音乐教学质量及音乐核心素养培养的效果。因为高职教育对音乐教育重视度有所缺乏,致使音乐教学的各种教学设施及资源配备严重不足,无法适应核心素养环境下音乐教学要求。此外,现阶段的高职音乐教学中还存在着缺乏针对性的问题,高职学生的音乐基础及水平相对较低,在实际教学中,不论是对技能的教育还是音乐核心素养的培养都应结合高职学生实际情况开展。但实际上,音乐教师并未考虑到高职学生的音乐实际情况,教学缺乏针对性导致音乐教学无法有效培养高职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
三、新形势下高职音乐教学策略
        (一)完善音乐教材体系
        教材是学生学习音乐理论的基础,从简单的读谱、节奏到和声、旋律,是音乐教学的根本依据,教材内容的完善程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音乐教学的质量高低。流行音乐以其特有的优势占据了主流音乐市场,但也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对流行音乐感到厌烦,反而将注意力放到了传统乐器、民歌和西方古典音乐上。

针对这种情况,可以通过丰富教材的内容构成、设计出兼顾各种风格音乐的教材的方式,提升音乐教学的质量,满足学生的需求,同时也可以为传统音乐的传承和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学校应依据本地音乐优势,将本地特色音乐合理纳入教学教材,展现本地音乐的独有魅力。另外,在课程设计上可以增加音乐史、乐理等课程,让学生可以更深刻地认识音乐艺术,从而奠定自身的音乐文化基础。
        (二)高职院校需引进相关师资力量并筛选合适教材
        在高职院校的音乐鉴赏课程教学中师资力量方面,提出的初级革新目标是对于专业人才的配备目标。高职院校在进行人才引进时需要针对本校课程进行分析,根据教学计划制定的教学课程引进相应的专业人才。高职院校引进的人才在于专业知识的绝对权威性,而不在于教学资质方面。所以,对于人才的要求在专业知识方面上必须达到中等及以上标准,而在教学资质方面可以适当进行放宽政策。首先,在进行教学计划的设定上,应该充分尊重并理解专业人才的业务能力。其次,在教材筛选方面则由校方及专业教师团队进行共同筛选。所选定的教材可以结合高职院校学生的平均素质水平进行内容上的适当剪辑,对于专业性较强的音乐知识点可以取消并选择更适合高职院校学生学习的音乐知识。其教材的制定,主要在于提高教师及学生对音乐鉴赏课程的重视程度,再者,也是可以使学生对音乐鉴赏课程所讲述的知识可以有更深层次的理解、掌握。按照高职院校的教学目标,应选取体系完整、内容充实、知识点清晰、注重音乐素质培养的非音乐专业的公共教材。
        (三)加大探索、创新高职音乐鉴赏方式的
        力度对于音乐鉴赏教学而言,在传统欣赏音乐的过程中主要可以分为几个步骤,对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和作者背景要充分了解,分析音乐作品的民族特色,研究作者的创作个性,详细分析歌曲的标题,深入讨论音乐作品的语言表现力,仔细分析音乐作品的曲式、体裁、题材。鉴于此,为了使音乐鉴赏教学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音乐老师必须将传统的教学方式具有的问题进行有效的弥补和摒弃,将各种现代化手段结合其中,探究出一套能够满足学生学习需求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参与音乐鉴赏教学的主观能动性被充分激发出来,保证学生对音乐作品的内涵具有更加深刻的认知和全面的理解。目前,伴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呈现出突飞猛进的发展态势,这为高职院校实施音乐鉴赏教学提供了极大的便利,通过视频、图片等方式将教学内容直接呈现在学生面前,全面提升音乐鉴赏的教学质量和水平。
        (四)提升教育创新能力
        在科技不断发展的时代,不管是企业、生活还是教学等方面均有新的技术出现。如今,在重视教育水平发展的同时,也更加重视教师的教学能力是否符合现代教学发展状态。所以,高职院校对教育事业进行深入改革,要求现代音乐教师积极学习先进教学理念,根据现代化教学要求与标准不断进行自我完善,否则将会被社会淘汰。音乐教师在懂得如何去教育学生的同时要加强对现代音乐历史、发展状况、未来模式等方面的了解,在实际教学中积极探索教学方式,进而提升自身教育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在教学中要充分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这样既可以节约时间,还可以使学生更广泛地了解现代音乐。教师要不断创新,使自己朝着创新实践型、科研技术型教师方向发展。
结束语
        在核心素养背景下,高职音乐教学维度应适当拓展,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需求以及核心素养培养要求对教学方式进行调整和改善。达到激发学生内在情感,提高音乐理解力、感染力及创造力的目的,并有效调动在音乐学习方面的积极性。在实际培养过程中,应注重教学情境的营造,重视师生之间的沟通,以学生为主体开展音乐教育,在乐理知识及演唱技巧的教学基础上,引导学生参与实践,进一步强化学生音乐核心素养培养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谷淑慈.高职院校音乐审美教学研究[J].戏剧之家,2018(17):190.
[2]张莎莎.高职音乐教学策略探究[J].章回小说,2018(36):53.
[3]闫字泽.关于高职音乐乐理课教学的几点认识[J].山西青年,2018(24):175-176.
[4]吉国琦.高职乐理课教学改革的探讨[J].山西青年,2018(24):178+176.
[5]武芳芳.微课教学在高职音乐教学中的运用分析[J].北方音乐,2018,38(23):205-206.
作者简介:张晴天(1990—),男,汉族,湖南长沙,学历研究生,毕业学校美国Oklahoma City University  研究方向:理论作曲,音乐制作和音乐理论研究.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0年中国艺术职业教育学会科研项目《湖南传统民族音乐在音乐创作中的传承与创新研究》(CEFA2020029ND)研究成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