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航道整治工程安全管理措施的初步探讨

发表时间:2021/4/15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1年第2期   作者:李远
[导读] 随着航道整治工程施工技术的提高,我国对于施工过程中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高,
        李远
        长江航道工程局有限责任公司  430000
        摘要:随着航道整治工程施工技术的提高,我国对于施工过程中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高,标准与要求也愈加严格。本文针对航道整治工程的安全管理进行分析与研究,阐释了其管理特点,找出了当前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具体的应对措施,以供参考,希望能促进改善当前安全管理状况。
        关键词:航道;整治工程;安全管理

        前言:航道整治工程是在原有的低级航道基础上进行作业,对不符合通航条件的航道进行整治,并修复损坏的建筑物区域,让其可以达到通航标准。航道整治工程的施工区域较小,施工难度较高,在安全管理中存在一定困难。实际施工中还会因各种因素而出现各种危险,因此航道整治工程的安全管理问题至关重要。
        一、航道整治工程的安全管理特点
(一)施工特点
        航道整治工程多为水上施工作业,其施工战线较长,施工地点也较为分散,在实际操作中十分困难。航道整治工程一般只能在每年10月至次年5月进行施工,这个时间段内的水流相对较小,施工时的危险系数较小,但也因此导致施工时间较短,工期紧张。在施工时的条件极为恶劣,水流急、作业面狭窄,在施工过程中航线大多保持正常通航,天气影响也较为严重。主要的施工机具多为船舶,且船体状况不一,人员水平参差不齐,管理制度也尚不完善,行业安全风险较高。
(二)管理特点
        航道整治工程的特点导致了安全管理困难,线路长、工点多,使用船舶进行巡查所耗费的时间过长,安全管理人员的工作强度过高、难度较大。参与施工的船舶流动性强,很难达到安全交底、深刻教育的目的,因此对于安全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要求也较高。安全经费的投入产出比例较低,租赁船况良好的船舶开销较大,且整体安全意识较弱,从而导致安全管理难度变大。在狭窄的空间内进行施工时人员相对集中,一旦发生安全问题,施救难度也更大。
二、航道整治工程安全管理现状
(一)安全生产意识缺乏
施工作业队伍不重视安全生产,盲目追求经济效益,只重视施工进度与产值,对待安全问题却不够重视,做出超载、冒险航行等违规操作,施工项目方认为安全管理就是安全员的职责,没有完全贯彻“安全管理人人有责”的观念。从业人员整体上安全意识缺乏,特别是基层一线的劳务作业人员,其劳动强度较大,综合劳动技能水平较低,对安全风险的认知能力有限,导致安全问题频频发生。
(二)安全生产投入较少
安全生产投入较少,导致施工设施更新速度缓慢,安全管理人员队伍发展较慢,这种情况在劳务分包队伍中最为常见。部分劳务分包队伍管理层缺乏安全管理意识,只顾眼前利益,安全经费投入较少,导致设备技术状态较差、综合管理能力较低,特种作业人员配备不足,监管措施也并不到位,无法吸引到有知识、有经验的专业人才,事故隐患较多且缺乏及时有效监管,从而导致事故隐患得不到排查与治理,安全生产风险处于较高水平。
(三)安全管理思路落后
安全管理工作的整体思路,对隐患排查、安全教育等工作多流于形式,重形式而轻实效。大多数工程项目为了应付检查而让安全管理人员只进行纸面的资料工作,但对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却不闻不问,导致各种安全隐患得不到正确的整改,重大的危险源也得不到有效的监控。以包代管现象严重,过度信任分包队伍,完全依赖安全管理人员,没有贯彻安全管理人人有责、齐抓共管的理念,安全监督管理不到位导致安全事故频频发生[1]。
三、航道整治工程安全管理的改进措施
(一)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
无论是劳务分包还是设备租赁方,凡是参与航道整治工程建设的相关方,就必须要高度重视安全管理工作,提升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改善设备设施的安全技术条件,从而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

企业应当对所有员工定期进行安全教育,让安全意识常驻在员工的心中,当遇到危险时应当以员工的生命安全为主,坚决杜绝为了保证工期与产值而进行违章指挥、冒险作业的情况出现。
通常情况下,从事危险工作的底层员工往往受教育程度较低,对安全问题的重视程度也不高,因此应当重点对此类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工作,聘请有技术、有经验的专业安全人员为其进行讲座,告知其工作中所存在的风险与当遇到危险时的自我保护方法,从而提高底层员工的安全意识。
安全教育的形式应多种多样,若员工的文字接受能力较低,也可以采取多媒体的方式进行教育,制作安全教育PPT,使用真实案例进行分析,在船只与工作地点张贴安全标语与画报,时刻提醒安全教育的内容。使用互联网方法,在微信等平台发布安全教育内容,方便员工能够随时阅读。
(二)加大经费投入,购置安全设施
        1.确保安全经费
        将安全生产经费落实到实处,确保所有相关经费都能投入到安全管理当中,严禁私自挪用到其他地方使用。除了财务部门外,还需要专门设立审查部门,对每一笔资金的走向进行核查,让所有财务走向都保证透明、公开、合理。对施工方也应该进行严格筛选,一旦发现违反规定,套取安全费用挪作他用的情况出现要进行严格处理,要及时进行约谈并给予适当的处罚,从根源上消除弊病。
        2.提高员工待遇
        提高企业内所有员工的薪资待遇与福利,为员工提供更好的职业规划方向,使每位员工都能满怀信心投入到当前工作中。除了日常的技术培训外,还要为员工开设安全教育课程与职业规划课程,保证员工具备较高安全意识和专业的技术水平,以高福利待遇免除员工后顾之忧,促使其安全、踏实工作。
        3.严格船舶准入
        保障施工船舶投入,严格租赁船舶准入。对参加工程建设的船舶要进行全方面安全检查,在选择施工船舶时,不能因追求利益最大化而选择价格较低的安全技术条件不达标的老旧船舶,应当根据实际情况,考虑施工难度与工期来进行合理的选择。在选择作业船舶前先到施工现场进行实地考察,由有经验的人员拟定施工方案后,再根据方案进行选择,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完成施工任务。积极选用船舶状况较好的队伍作为长久合作伙伴,以确保工作效率[2]。
(三)改变管理思路,建立管理制度
        1.强化现场管理
        改变重资料、轻现场管理的现状,要重视施工现场的管理。有些工程项目的安全管理与教育培训只是为了顺利通过审核,形式上组织实施,当遇到出现险情时则没有任何有效应对措施或处置方案,从而导致安全事故高发、频发,事故险情易引发严重后果。因此,应当抓好现场管理,抓实安全培训与应急演练,在实际工作中做到有备无患,从而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减小险情发生后造成的损失。
        2.加强分包管理
严格禁止以包代管的现象发生,安全管理应当由业主、承包方与监管部门共同努力。对承包方的管理人员进行严格的审查,检查其到岗履职真实情况,将安全责任落实到实际责任人身上,一旦发现“以包代管”,未履行安全责任的情况出现应立即对承包方进行约谈,并追究其责任。
3.建立双重预防机制
建立风险隐患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的事故双重预防机制,将安全管理关口前移,组织开展安全风险评估,形成生产安全风险清单,确定较大风险项,编写隐患排查表,定期组织隐患排查,建立隐患治理动态管理台账,提升事故预防能力,防范生产安全事故。
结语:若想从根本上提升航道整治工程的安全管理工作,就需要定期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与技术培训,提升其安全意识与技术水平,并树立良好的工作观念与态度;保证安全经费落实到位,提高船舶的生产投入与员工的福利水平,改变传统管理思路,重视现场管理,严禁以包代管,构建双重预防机制,从而保证工程建设施工安全。
参考文献:
[1]赵海升,陈受彬.航道工程安全管理现状及改善措施[J].工程技术研究,2019,4(13):165-166.
[2]孙阿龙,姜金节.港口与航道工程施工及其安全管理研究[J].中国设备工程,2020(17):217-2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