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问题分析

发表时间:2021/4/15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1年2期   作者:任冉冉
[导读] 随着水利水电行业的快速发展,对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都有重要的支撑作用。
        任冉冉
        承德润金水务有限公司,河北承德 067600
        摘要:随着水利水电行业的快速发展,对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都有重要的支撑作用。水利水电工程往往规模较大、施工周期较长、施工环境相对复杂,对施工技术与工艺水平有较高要求,从而在施工过程中极易出现管理不当的问题。就国内当前发展状况来看,水利水电工程在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工作依然具有许多问题未能得到有效解决,并且由此引发了工程施工质量不过关、工程寿命缩短等一系列问题。为此,本文针对管理工作中的现存问题开展了详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希望能为推动我国水利水电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带来帮助。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管理
        引言
        我国具有丰富的水能资源,水资源的利用以及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不仅可用于发电、供水和灌溉,还能发挥其防洪、调水、航运、改变生态环境等作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质量以及工程成本直接受施工技术及工程管理的影响。因此,为确保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必须全面深入地研究相关施工技术,并对工程管理措施进行严格控制,使工程项目的建设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的同时降低工程成本,以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1水利水电施工程管理控制的意义
        水利水电项目是一项复杂且具有一定难度的工程,项目建设的目的在于根据水的流动性特点将其转化为电能,从而给人们生产生活提供所需的能源。水利水电工程能否充分发挥其防洪防汛、水量调配、电能输送等综合作用,与其施工技术及工程管理控制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可以说水利水电施工技术水平的高低、工程管理控制的严格与否对工程质量及经济效益产生直接影响。因此,对水利水电施工技术进行改进和创新,对工程管理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是确保工程项目质量、项目安全性以及施工效率的有力保障,不仅可实现项目的如期竣工和交付使用,还能产生更高的经济效益,对推动水利水电工程事业的长期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2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质量管理的问题
        2.1质量管理意识不足
        在当前的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质量管理中,一些监管人员的质量管理意识不足,在实际工程建设中仍存在走流程、走形式等不良现象,没有充分落实质量监管责任。此外,由于监管人员质量管理意识不足,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监管工作中粗心大意,可能造成水利工程建设存在质量问题但没有被及时发现的情况。因此,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质量难以得到保证,其作用和价值发挥也将受到较大的影响。这就造成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但最终并未取得应有的效果,也没有发挥出良好的作用。
        2.2?追求工期忽视质量
        很多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都有工期要求,这就容易出现盲目追求工期而忽视工程质量的问题,特别是偶尔出现的高花销、高速度、低质量的豆腐渣工程,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过于追求工期进度,没有充分重视工程质量,因而带来了严重的后果。水利工程对于人民、社会、国家的利益都有很大的影响,如果忽视质量管理,水利水电工程就会存在较多质量安全隐患,将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就有可能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或人员伤亡。由此可见,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质量管理中,追求工期忽视质量的情况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2.3人员能力水平有限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及质量管理都是以人为主体,包括设计人员、施工人员、管理人员等,如果这些人员在技术能力和素质水平方面有限,业务能力及现场经验不够扎实丰富,就可能出现一些问题。例如,无法找到妥善的处理措施解决工程中的技术问题;无法充分了解与掌握新工艺和新技术;不能及时提升自身的知识和技术水平,无法完成一些有难度的工作任务,从而影响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质量及管理效果。


        3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质量管理的对策
        3.1做好施工环节的管理工作
        在工程实施过程中,任何环节都对其整体质量的保障有着重要意义,因此,应当强化施工环节的监督管理,要求监管人员必须要处理好有关的督查管理工作,针对所有施工环节所应用的建材、设施设备、工艺技术等都应当实行严格的监管把控,这样一来,便能够有效地控制好工程项目的施工成本,防止在施工期间发生严重的经济损失,对于参与各个施工环节的职员,监管人员应当对其实行严格的监督管理,使其能够在施工期间按照相关规范和标准完成任务。
        3.2水利水电工程的质量管理
        施工质量是工程项目的生命线,在施工管理过程中,应协调好施工进度、施工成本和施工质量之间的关系。在施工管理的过程中,应坚持不能为了压缩施工成本而降低施工质量的原则,同时也不能为了加快施工进度而忽视施工质量。健全施工组织管理制度是提高施工质量的措施之一,应强化施工质量考核制度。此外,积极采用现代化的施工新技术也是提高施工质量的重要保证,加强技术监督,提高施工技术水平。
        3.3设备管理
        设备管理工作需要从设备入场环节便开始着手,在机械设备运入施工现场之前,需要先对其实行相应的质量检测,保证其功能、型号与工程需求相符,且能够正常运行。其后再安排分发给操作人员用于施工作业。同时也需要对操作人员提供对应的操作技能培训教育,使其能够规范、正确地操作设备。由于施工场地内环境具有一定的复杂性,若是操作失误极有可能会危及在场的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也可能造成严重的施工安全事故,导致施工质量下降,企业蒙受较大损失。至于设备的维修保养管理工作,要求按期对设备实行相应的检测与养护维修,存在问题和故障的设备应当先修理至正常状态之后方可再次投入施工作业之中。质量管理人员需要严格监督操作人员对机械设备的使用操作,防止由于其不规范的操作方式使得设备出现故障。将设备的管理工作落实到位,能够使工程整体进程变快,并且也能够取得更好的施工质量。
        3.4落实后期保养维护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也需要后期的保养和维护。水利水电工程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工程,绝不是一蹴而就的工程,水利水电工程后期的保养与维护关系到整个水利工程能否正常发挥作用,创造价值。然而很多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队伍没有对后期的保养和维护给予足够的重视。要保证水利水电工程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就必须加强后期的养护工作,选择专业的水利水电工程维修人员保养和维护水利水电工程,增加水利水电工程的日常巡逻,有效避免风险发生。
        3.5强化人员能力素质
        人员能力素质有限是影响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质量管理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需要注重强化与提升人员能力素质。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顺利完成,是设计人员、施工人员、管理人员共同努力的结果。为此,建设及监理单位在选派设计、施工、管理人员的过程中,必须确保其具有良好的专业素质和专业的技术水平。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也应注重对工程管理人员专业素质的培养和提升,定期组织管理人员开展专业知识与技术学习。管理人员也要及时更新自身的知识储备,了解各种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这样才能够有效解决在工程管理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结束语
        水利水电工程是重要的基础工程之一,提高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技术水平和施工质量具有较强的必要性。文章所分析的水利水电质量管理策略,可以在实际的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进行应用,从而促进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徐杰.信息化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及发展[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7(32):78.
        [2]张征.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新技术应用与环境保护研究[J].河北水利,2018(7):37.
        [3]王振鹏,万军.水利水电施工中现代新技术应用浅谈[J].陕西水利,2015(S1):62-6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