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土地工程现状以及未来发展

发表时间:2021/4/15   来源:《建筑科技》2021年1月下   作者:牟荣 杜以鑫 郭丹
[导读] 土地资源是人类发展历程中最为重要的基础资源,是一切物质生产的基础,因此,国家经济发展一定要尊重自然环境,顺应生态发展规律,以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为最终目标,以保障土地资源质量为手段,不断推动我国经济体系的完善性与合理性。

黑龙江省本原国土资源勘测规划技术服务中心有限公司     牟荣 杜以鑫 郭丹     150090

摘要:土地资源是人类发展历程中最为重要的基础资源,是一切物质生产的基础,因此,国家经济发展一定要尊重自然环境,顺应生态发展规律,以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为最终目标,以保障土地资源质量为手段,不断推动我国经济体系的完善性与合理性。本文将会针对我国土地工程建设状况进行初步分析与探讨,并对其未来发展路线做出展望,希望借此可对相关行业的发展起到一定借鉴价值。
关键词:土地工程,建设发展,生态环境
        引言:近些年,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土地工程重要性愈发突出,其不仅关系到我国基础产业发展是否具备可持续性,更关系到国家生态环境保护总体规划是否可有序推进。以我国当前经济体系结构角度分析,土地工程的整体进步与发展直接代表国家总体实力与发展潜力的提升,更符合我国一直所遵循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如今,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对资源消耗极为庞大,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也十分明显,如果不能扭转传统发展思路,继续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发展土地工程,那么我国的发展步伐必然会被不断加剧的环境生态问题所拖累,人民群众的生存环境也会不断恶化。因此,科学发展土地工程,在保护土地资源生态价值的基础上,提高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效果,是当前我国国土资源总体发展战略的根本。
        1、强化土地工程方面相关工作的实际价值
        以我国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现状角度分析,我国土地工程利用已经逐渐演变为解决传统被浪费与舍弃的土地资源,并将其变废为宝,将那些具有很大开发潜力与利用价值的荒地有效利用起来,并对其进行科学合理开发与治理。原本不具备任何生态价值与经济价值的土地,在经过科学调整与整合后,将会充分体现其对我国社会经济体系架构的正面促进作用,发挥其最大效益,进而充分落实我国始终都在推进的科学发展战略。
        长期以来,我国大量土地工程未能充分体现科学发展价值观,自然灾害频频发生,粮食产量的增长更是受到极大限制,因此,我国土地工程最终目标就是降低自然灾害发生几率,并充分利用原本被舍弃的土地资源,提高粮食产量。在我国经济体系结构中,工业生产占据首要位置,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更是无可取代,而工业的发展也同样带动了城镇化进程,众多开发商为了一己私利,对于平整埋填与再开发工作敷衍了事,土地资源未能得到科学利用,而这种局面,也让土地工程在功能上出现众多负面影响。农业可用耕地面积不断萎缩,高标准、高质量示范田数量更是严重不足。在此背景下,相关部门需不断强化土地工程调查工作,对于那些违规企业与操作者需给予必要的惩罚,并依照土地资源科学利用的基本原则,制定更为合理的法律规范体系,进而有效保障我国土地质量,不断提高土地工程在生态与经济层面的价值。
        2、我国土地工程在资源利用层面所存在的各类问题
        我国土地资源所面临的问题十分突出,土地荒漠化、盐碱化、土壤污染、水系萎缩等众多自然负面现象更是对我国可持续发展工作带来极大影响。同时,我国众多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均将各类化工厂安置在城乡结合处,而这些工厂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也没有生产工艺层面实现必要的无害化处理,大量污染物被随意排放,大量原本高质量农业耕地被污染,水系与土壤的污染更是让很多土地不再具备任何生态价值。同时,很多工厂在发展与建设过程中,经常随意占用农业耕地,进而引发众多社会问题,人民群众与工厂企业之间的矛盾愈发突出。随着我国人口总量不断攀升,我国粮食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国家总体战略安全的首要因素,而我国不断加剧的污染与环境生态问题,更是让原本就已经十分紧张的农业可耕地面临全新的发展困境,耕地供给已经逐渐无法满足人口需求。此外,我国高速发展的城镇化,也让大量土地被用于商业住宅,这也让原本就已经十分紧张的土地资源问题进一步恶化,人与土地之间的矛盾已经到了不得不解决的阶段。
        3、我国土地工程建设发展方案
        土地工程发展与建设过程需要首先认识到传统建设工作所存在的各类问题,并寻找引发这些问题的各项外界因素,找到更为合理的问题解决办法,做好总体统筹规划工作,做好细节调整与技术处理,提高土地工程科学价值。


首先,各地相关部门需对土地建设技术进行全面分解,以技术创新为手段,全面落实各项科学技术研究成果,做好与各类土地资源相关科研机构的合作,激发行业自身的发展潜力与空间。其次,做好土地工程科学发展宣传工作,不断提高社会各界对土地工程项目的关注度,以社会监督的方式,提高项目实施后所表现出的社会价值与生态价值,让更多的先进技术与设备得到有效利用。此外,对于已经被污染的土地,也要做好无害化专业处理,充分利用各类生态技术手段,并最大限度减少新的污染源,在对土地工程进行调整与规划中,找到更符合生态环境规律的工程工艺模式,因地制宜的对土地工程内部结构进行合理改造。
        4、强化土地工程建设发展过程中的原则性
        4.1、强化与自然发展规律一致的基本原则
        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的根本,人类文明的发展不能以摧毁自然生态为代价,社会的发展更不能以人类为中心,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则是更为关注发展过程与自然环境的一致性,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需彻底转变传统发展思维,遵循自然规律,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要利用各类更为先进的技术手段,优化原本的空间结构,合理规划土地使用空间与生态空间保护红线,进而为构件更为科学的土地资源格局。土地工程开发与发展过程中,需全面减少自身发展对大气、水体、土壤等自然要素的污染,相关部门与人民群众也要做好必要的监督工作,督促相关单位与企业在开发土地资源过程中充分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尊重自然环境发展规律。此外,在各类工程建设中,相关部门也要做好生态材料技术推广与创新工作,逐步舍弃混凝土等不可再生材料,各类改造与优化,应做到与自然环境有效兼容。
        4.2、强化生态文明与人类文明全面结合的基本原则
        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多数时候并没有真正考虑到生态文明的重要性,各类土地工程也仅考量对人类自身的影响,在农耕社会,生态文明与人类文明之间的冲突并不明显。但是,随着工业时代到来,人类文明发展猛然加速,各类工业生产活动与人类建设活动对生态文明的破坏不断加剧,人类更是逐步体验到因自身的破坏性开发所带来的恶果。因此,落实土地工程科学发展观,需不断强化生态文明与人类文明全面结合的基本额原则,进而将原本单纯的物质文明发展成为人类生态文明,以建设美丽家园为目标,科学处理各类已有污染问题,使用更为合理的生态技术手段,发挥土地资源在生态与社会经济层面的双重价值,并建立起全新的生态系统平衡。
        5、土地工程的未来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项土地工程蓬勃兴起,社会经济发展也逐步进入正轨,经济的高速发展也让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改善,但是,很多土地工程所潜在的隐患与问题也逐步显露出来,虽然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得到很大满足,也无法掩盖生态环境破坏后对社会正常经济活动的影响。土地工程的发展经常需要面临众多影响因素,因此,我国相关部门需不断强化对土地工程的总体规划效能,融合现代管理思想与生态技术手段,提升各类建筑工程质量与性能,提升城市内部生态空间的开发与利用,加快生态城市发展进度。此外,相关部门也要让全体国民认识到生态文明与人类文明之间的关系,充分利用各类现代媒体手段,加强宣传工作,并注重技术研发与创新,注重各项工作改革与布局,将科学发展观念落实到土地工程各个环节,进而让我国土地工程相关项目与自然生态之间实现和谐共处。
        结束语:综上所述,土地工程直接关系到国民生存环境,因此,其发展过程应保持自身对自然生态发展规律的有效融合,在科学统筹与规划的前提下,做好结构调整与技术创新,全面提高土地工程对自然生态的正面影响,发挥工程自身在经济与生态层面的双重价值,落实可持续发展观。
参考文献
[1]赵鹏飞. 我国土地工程现状以及未来发展[J]. 视界观, 2020, 000(005):P.1-1.
[2]员学锋, 邵雅静, 卫新东,等. 中国土地污染修复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 江苏农业科学, 2018, 046(017):13-17.
[3]巩秀莉. 浅淡我国工程测量技术的现状及发展[J]. 华北自然资源, 2020, No.95(02):82-83.
[4]赵启海. 试论我国土地工程的建设与发展[J]. 现代农业研究, 2018, 000(002):P.122-12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