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思维导图的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

发表时间:2021/4/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1月第33期   作者:陈关
[导读] 近年来,随着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法

        陈关
        藤县金鸡镇交口小学        广西梧州   543316
        摘要:近年来,随着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已经在我国的教学活动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新的教育背景对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开展有效的群文阅读教学活动已经势在必行。为了有效提高小学语文群文阅读的教学质量,可以将思维导图这种教学方式应用到群文阅读中。
        关键词:思维导图;小学语文;群文阅读?
        引言
        思维导图是一种思维工具,可将抽象思维简化为直观思维,将逻辑上紧密相关的内容联系起来。思维导图能够拓展思路,发散思维,对学生而言是一种很好的思维训练形式。群文阅读是一种新型阅读方式,是对传统阅读方式的继承和创新,它在传统的单篇阅读教学的基础上,以一个议题结构多篇文本,基于师生共议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1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的价值
        1.1优化群文阅读过程
        思维导图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导”上,在群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知道学生认真思考,学生通过思考和阅读,整合头脑思维,根据自己的阅读理解来不断完善思维导图。这既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观察来了解学生的思维过程与学生的思维结果。最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对思维导图完善的情况对教学内容作出调整,进而可以使群文阅读过程不断得到优化,取得更加理想的教学效果。
        1.2降低学生的认知负荷
        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图式化的学习工具,能够帮助学生降低认知负荷。学生在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中,能够将自己脑中凌乱、非线性的思考以更加直观的形式呈现出来。通过对思维导图的观察,学生可以更加清晰的了解自己的学习成果。除此之外,学生在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中,还可以讲那些冗繁的以及不必要的知识剔除出自己的脑海,而在思维导图中呈现出那些经过凝练的并且具有代表性的知识,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学生的认知负荷,帮助学生掌握那些关键性知识点,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2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群文阅读中的应用策略
        2.1应用思维导图梳理课程内容
        在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之中均可以应用思维导图辅助学习,尤其在学生的预习阶段,有效应用思维导图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的预习效果。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将对课文的理解绘制成思维导图,而对于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来讲,让其自主绘制思维导图比较困难,因此教师可以向学生提供思维导图的模板,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理解完善思维导图即可。这种方式既能促进学生预习能力的提升,也能促进学生预习效率的提升,并且在完善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学生也可以更加清晰的把握文章的脉络。而思维导图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也有助于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以《守株待兔》、《揠苗助长》和《小马过河》三篇课文为例,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群文阅读,并且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来进一步完善学生预习过程中完成的思维导图,分析总结三篇课文所蕴含的道理,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与印象。最后,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将思维导图应用到课后的复习阶段。课后复习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让学生产生更加深刻的记忆。学生结合思维导图开展复习活动,能够通过思维导图回忆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中心点,然后结合思维导图的分支来回顾课文的其他内容,构建完整的知识脉络。这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强化记忆,提升学习的质量和效果。
        2.2自主合作探究,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展开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时候,我们应该要求学生们进行课前预习,通过预习提前找到其重点,获悉课文的主要思路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疑惑,并且把预习结果做成思维导图。随后通过课堂讲解对自己不足或者疑惑的地方改进,方便之后的复习。还可以让他们把自己画制的导图以语言的方式叙述出来,在讲堂上分享,并选出几篇具有代表性的课文给以讲授,或者采取小组商论的方式进行。例如:在学习《跑进家来的松鼠》这篇课文时,主要讲的是一只松鼠跑进家中从而发生的一些有趣的事。在要求学生们绘制导图的初期,有些学生可能会感到无从下笔,这就需要老师指导他们,把绘制导图的要领教授给他们,并给他们锻炼的机会。长此以往,学生们就能自主地绘制,并在讲堂上分享给其他学生。老师也应该对他们进行恰当的点拨,指出他们不足的地方。借助思维导图,学生在读课文的时候,各自从文章的描述中发现松鼠的可爱,领会作者在写这篇文章时的心境和对松鼠的喜爱之情。
        2.3家校合作,完善体系
        从根本上说,思维导图是一个思维的发散、聚合过程,而要进行思维活动,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知识和经验基础。因此,笔者认为学校可以针对不同学段的学生设计多样的亲子活动,与家长合作,督促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其学习习惯,帮助学生建立起庞大的知识库,以便学生能绘制出更加贴合思考过程的思维导图。比如低年级主要培养学生绘制思维导图的技巧,初步训练其发散思维,所以针对低年级学生的家校建议主要有:1.设立亲子绘画大赛,培养学生的绘画技巧;2.在学校微信公众号推送头脑风暴小游戏,要求家长和孩子一起完成。此外,笔者认为还可以让家长利用生活经验,引导学生理解思维导图的绘制逻辑,加深学生对思维导图的理解。
        结语
        综上所述,思维导图以图形方式直观地表现学生的思维过程,能够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发散思维,可以发展学生在对比阅读中筛选、提取信息的能力,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群文阅读是一种新型阅读教学方式,是对传统阅读方式的继承和创新。
        参考文献
        [1]陈靖敏.基于思维导图的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探究——以群文阅读课“奇妙的中心句”为例[J].教育观察,2019,8(15):85-86
        [2]朱璇.将思维导图引进小学语文学习的可行性分析[J].新课程(上旬),2019(8).
        [3]江伟英.培养高阶思维能力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初探[J].课程教学研究,2020(4).
        [4]钟燕霞.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导学案教学中的应用实践[J].教育信息技术,2020(1).
        [5]张缩影.基于思维导图的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实践研究[J].名师在线,2020(07):33-3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