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庆杰建设有限公司 浙江萧山区 311200
摘要:近年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建筑施工质量的要求也在提高。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是十分基础的施工内容,亟需通过有效的质量与安全管理来保障其施工水平。建筑工程项目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与特殊性,给混凝土建筑施工质量与安全管理带来了非常大的困难,使得建筑工程质量无法得到有效提高。如果建筑工程质量不能够达标,则会给相关单位及人员造成经济损失,甚至导致工程倒塌,造成人员伤亡。本文就房屋建筑工程的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展开探讨。
关键词:混凝土;施工质量;安全管理
引言
现代建筑工程建设中,混凝土施工属于常见的施工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增强建筑工程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必须科学合理的运用混凝土施工技术。而混凝土施工质量主要是由模板、与混凝土浇筑等各个施工工序所决定的,必须严格把控各个施工工序的质量,从而确保整个混凝土施工作业的质量,保证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
1混凝土建筑施工特点
(1)时变性。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主要分为四个阶段,分别为使用钢支架与模板对上层楼板进行固定、进行钢结构扎绑、浇筑混凝土以及拆除模板与支架。上述四个部分就能够形成一个施工循环,通过不断地重复施工循环就能够增加建筑的楼层,建筑也就因此得以完成。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由于钢筋混凝土的结构具有时变性的特点,使得混凝土的施工工序成了当前混凝土施工质量与安全管理的关键。做好混凝土施工质量与安全管理可以有效避免后续施工中出现安全质量的问题,进而保证施工质量。对于新浇注的混凝土来说,其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荷载均为由下层临时搭建的支架或钢板所承担,其所能承担的荷载量与混凝土的材料、施工周期密切相关。下层支架或钢板所需要承担的荷载也将随着工序的变动而出现变化。由于早期的混凝土还未产生水泥水化反应,需要随着时间的推移才能发生相应的改变,因此钢筋混凝土的结构具有时变性的特点。基于混凝土的时变性特点,在进行混凝土施工质量与安全管理的过程中也需要充分考虑这一特性,以保证混凝土的施工质量。(2)过程性。混凝土是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工序产品,具有一定的过程性。工序产品可能仅是为了制造建筑产品而搭建的临时支架,如建筑模板支撑系统,混凝土只有与其他建筑材料进行融合才能构成建筑产品。此外,混凝土的品牌与种类不能随意替换。
2混凝土建筑施工的质量管理策略
2.1加强对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混凝土施工的原材料种类较多,对于不同材料有不同的质量要求,因此需要精选原材料,例如沙子有含水率要求、石子有颗粒级配和形状要求,水泥要考虑其水化热量,同时还需合理控制外加剂种类和添加量,特别是不同浇筑部位由于设计强度不同对原料的配比要求也非常精确,因此不仅需要采购人员和质监部门严控材料采购和进场、存储、使用全程的质量,试验部门也要根据混凝土的施工要求科学确定配比,合理添加外加剂,并以多组重复试验提升配合比的精确度,保障材料的用量更加科学。
2.2配合比设计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是生产施工的关键环节之一,对于保证混凝土工程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做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显得尤为重要,通常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采用工程实际使用的原材料相关参数,结合混凝土拌和相关规范来进行试配,根据试配的混凝土检测结果来确定混凝土的最终设计配合比,配制时需要注意控制以下几点:(1)混凝土的最大水胶比应符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的相关规定;(2)配合比设计中所涉及到的骨料含水率应符合要求;(3)对于需要添加减水剂、引气剂等外加剂和粉煤灰及其他矿物掺合料时,所用掺量应符合相关规范要求,并同时调整拌和物所需用水量;(4)混凝土配合比各参数的计算需依据《普通混凝土设计规程》(JGJ55—2011)以及《建筑施工计算手册》来进行。
2.3合理运输
由于混凝土具有凝固性,静止运输会使混凝土硬化,现阶段混凝土运输使用搅拌的方式进行。因此相关人员需要在运输前制定运输路线,缩短运输时间,确保混凝土在规定时间内到达施工场地,避免由于运输时间过长导致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凝固。此外,也可以在混合料阶段加入抑制混凝土凝固的添加剂,以降低混凝土凝固的速度。
2.4把控好浇注过程的质量
在进行混凝土浇灌时,对于钢筋位置与保护层厚度方面的管理,都需要严格按照相关设计要求进行多次检查,对于钢筋密集的区域,要挑选合适粒径的沙石,确保混凝土的配合比能够符合标准。如在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浇筑高度超出2m,则在下料过程中就需要安设串筒等设备,以避免离析现象的发生。同时,严格检查模板是否符合施工标准。在振捣混凝土时要避免与钢筋出现碰撞,振捣混凝土的保护层要尽可能紧实。脱模时间不宜过早,以免碰坏。如果出现钢筋外露的情况,则需要在进行清洁后在裸露位置涂抹适当比例的水泥砂浆。如果出现了蜂窝的情况,则需要先凿去表面薄弱的混凝土与突出颗粒,同时进行洗刷工作,最后使用较原来强度更高的细石混凝土来进行填塞与捣实。
2.5控制混凝土裂缝的产生
为了提升房屋建筑质量必须严格控制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材料收缩和膨胀以及浇筑速度过快,会导致裂缝的产生。混凝土出现裂缝会导致房屋建筑的外观遭到破坏,整体结构产生坍塌危险,为后期的使用埋下安全隐患。因此,应对混凝土的胚布以及裂缝出现的原因进行有效分析,确保房屋建筑施工时,所有工作在无缝的状态下进行。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要做好养护工作,降低混凝土内、外部的温差,并根据实际状况制定相关的维护策略和施工制度,避免由于各种因素而导致房屋建筑产生裂缝,避免事故的发生。
2.6严控施工的检验与养护质量
建筑工程的混凝土施工作业完成之后,必须重视保护层厚度的严格检验工作。完成混凝土的浇筑施工之后,必须严格地遵守相关的规章制度,针对各个关键性的施工部位与施工环节必须严格的检验。而施工现场必须组织项目负责人,专业技术人员以及监理单位等针对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与质量进行全方位的检查。针对梁与板等环节检查时,必须要求最少对5个或者占有比率不超过2%的梁与板检查,如果有悬挑,那么需要增加检查的数量。建筑工程的混凝土浇筑施工之后,必须及时采取针对性的养护措施,保证混凝土结构表面的湿度,确保混凝土结构的强度符合施工标准。本项目混凝土板面采用自然养护,混凝土面板覆盖无纺布及麻布等保水材料,利用人工浇水的方式来保证混凝土结构的湿润度,通过一定时间的养护之后,混凝土构件的强度达到施工要求。同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对混凝土初凝后进行二次抹面,从而有效控制混凝土的表面裂缝。混凝土柱采取带模养护,同时延长混凝土柱带模养护时间。夏季高温环境下施工作业时,采取加大频率经常性的浇水养护,并且在完成混凝土浇筑3到l5小时之内利用吸水保湿能力强的材料覆盖混凝土表面并且定时定量的浇水,确保混凝土始终处于润湿状态,避免因为高温造成混凝土过快失水而开裂。水泥砂浆地面必须严格遵守施工顺序来操作,增强日常养护,保证混凝土结构的质量。
结语
混凝土施工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只有熟悉从配合比设计到成品保护全过程控制各种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严格遵守各种规范和章程,做好各个环节质量控制工作,才能保证混凝土施工的质量,进而确保工程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何娟妹.探究混凝土建筑施工中技术质量管理及安全控制的重要性[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8(6):233.
[2]张永.浅谈土建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与混凝土工程质量管理[J].居舍,2018(8):121.
[3]王帅.试析混凝土建筑施工安全控制与质量管理[J].信息周刊,2018(2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