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与桥梁基础施工技术要点思考

发表时间:2021/4/12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2期   作者:卢琳
[导读]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道路桥梁建筑事业也开展逐渐地快
        卢琳
        湖南映晟交通建设工程有限公司???410007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道路桥梁建筑事业也开展逐渐地快速发展,而道路与桥梁建筑工程也是我国交通建筑行业稳定发展的重要渠道,因此我国对于道路与桥梁基础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以及施工要点有着非常重要的要求。
同时,为了确保道路与桥梁的承载力与承受力,相关部门必须严格要求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并且还能对建筑要点进行技术分析,确保道路与桥梁的建筑技术不断得到提升和革新,全面提升建筑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逐步优化完善道路与桥梁建筑施工的各项内容及结构,从而促进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
        关键词:道路与桥梁;基础施工;技术要点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道路与桥梁对于交通运输的重要性也逐渐增高,因此,为了能够更好地为我国经济交通运输以及国民的日常出行带来便利,相关的建筑部门就要逐步优化完善对道路及桥梁的技术建筑施工技术,不断提升施工质量,严格落实基础建筑的施工技术,并且要严格执行施工流程,竣工质量检测等等基础施工技术,这样才能确保道路与桥梁的基础建筑施工技术与质量,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道路与桥梁的使用价值。
1.道路与桥梁的建筑技术要点
        1.1路基的施工技术要点
        路基是道路建筑的重要基础,并且路基贯穿整个道路建筑,可以和延伸桥梁、隧道、高速公路等各个交通运输路段进行连接。而路基一般都是地表根据道路的设计从而进行开展施工,也是路面结构的重要部分,是道路建设的重要基础。因此路基工程一般都工期较久、石土较多、分布也相对混乱、并且天气对于路基的建设也有着非常大的影响。而路基工程不仅要注重施工过程中的排水、防护、加固等基础建筑,还要与工程中的道路、桥梁、隧道、高速公路等各个基础设施进行制约,因此,在施工的过程中路基的施工技术要点一定要准确把握好基层的厚度、碾压次数以及路基的含水量等等都需要施工人员做好相关的基础建设,并且在路基回填时,相关的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相关的要求对路基进行检验,根据相关标准对路基进行厚度检验,碾压次数以及含水量都要进行严格把控,以此来保证路基之后的使用。而在检验的初期,施工人员应该多采用碾压的测试来检验路基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对于边缘也要适当地采用人工修整的方式进行压实,对于碾压不到位的地方,施工人员可以采用工人锤或者振动等方式帮助路基夯实,也可以通过分层的方式来确保路基的施工质量。而在最后的检验中,也要检验路基基层的平整度,在铺设层面之前,施工人员需要利用3m的直尺对基层的平整度进行检测,对于平整度较差的路段应该先采用相关的技术进行整平,保证路基表面的干净平整,这样才能有效地完成后续的基础施工[1]。
2.路面工程
        路面是施工人员通过各种材料在路基表面进行铺设,从而提升道路在使用过程中全天候都能保持快速、安全、稳定的运行。而在路基的表面施工一般包含沥青混凝土、水泥混凝土等盖浇施工。
        2.1沥青混凝土的施工要点
        沥青路面一般都是采用沥青为主要的施工材料,在施工的过程中在添加其他材料进行配比,从而对基层以及垫层进行路面结构的构造。而沥青也具备平整、耐磨、无缝隙、后期保养简便等优点,因此也是大多数路基基础建设的选择之一。而目前我国道路路面对多的就是沥青混凝土,其次再是沥青碎石。而沥青在路面的施工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将沥青与其他混合料进行有效的调制,从而也能通过在搅拌混合的过程中,判断出沥青的好坏。而对于沥青来说,控制好相关的配比度,更重要的就是控制好相关的比例,从源头控制好混合质量,搅拌温度,对于在搅拌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要及时地进行解决和处理。而底基层的混合材料,就需要控制好其强度,确保充足的水泥、石灰等各个搅拌材料,并且在搅拌的过程中,施工人员一定要仔细检查搅拌料的可实用性,杜绝偷工减料,而且在搅拌的过程中要根据所需搅拌的材料进行严格的筛选,避免出现一些不容易溶解的石灰块,从而造成路面突起。同时施工人员也要注意路基的含水量,确保含水量在标准之内,避免出现过干或者过湿而导致之后的施工。

同时在施工的过程中沥青的配比一定要符合相关的规定,这样才能更好地压实,不至于沥青混凝土的配料不符合相关的规定,导致路面出现出油或者鼓包的情况,从而导致路面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2]。
        2.2水泥混凝土的施工要点
        水泥混凝土的路基铺设一般都是通过以水泥为主的混合型材料进行铺设。而在铺设的过程中施工人员必须要严格根据相关标准进行水泥混凝土的配比,尤其是水泥的用量,必须要严格精确,这样才能保证良好的水泥混凝土的配合比。施工人员在混合之前也要充分的了解混合料的含水量,根据混合料的含水量适当的用水,从而保障水泥混凝土的实用性。在配料的过程中,也要采用配料机进行精准的测量,杜绝随意配料混合,减少配比误差。
3.桥梁的施工技术要点
        桥梁在施工的过程中要对墩柱和墩盖进行预留,并且通过浇筑的模式对桥墩和桥盖进行钢模装模,对于斜面和转弯的地方,施工人员可以采用竹胶板配合进行装模,在装好底模之后施工人员要及时地绑扎钢筋,再进行侧模的安装。而在浇灌的过程中尽量使用吊车进行浇灌,在分层混凝土进入模内后,施工人员需要运用振捣棒将其进行夯实,保证表面没有蜂窝麻面的现象,而在顶面浇灌时要控制好横坡度,保证桥墩和桥盖的平整。在施工的过程中,施工人员应该要注重道路功能、通行能力、抗震抗洪的防灾要求,并且还要结合相关的水文、地质、通航、环境等各个方面进行综合建筑设计。对于特大的大桥建设,应该要选择在河道稳定的区域,河床地质良好、河槽能够通流过大量河水的河段,这样才能保证桥梁在后续的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塌断、塌陷等各种安全问题。并且桥梁的结构也应该要根据桥面的铺装等进行合理地设计,而桥面也要完善相关的桥面防水和排水系统,这样才能有效的确保桥梁的后续使用[3]。
        3.1桥梁刚性扩大的基础施工
        作为桥梁的基本建设形式,刚性扩大的特点就是通过基础延伸长度和高度的一种桥梁基础施工,而在这类基础建设中必须要满足一下条件,桥梁的基础建设的刚性是否符合要求,在公路桥梁的建设中,一般桥梁只是简单地注重承受能力,会不会出现弯曲、变形等问题,而刚性扩大的建筑施工要求非常简单,而且还具备取材方便、稳定性高、承受能力较大等优点。
        3.2明挖基础施工的技术要点
        在桥梁的基础建设中,一般都是分为两大类,一种是浅基础一种是深基础。而其中浅基础主要就是通过敞坑开挖,同时对于地基地承载力也能有所提升,根据分层设置基础,在逐渐扩大。因此明挖扩大是桥梁基础建设的基本施工技术,基坑的施工人员也可以通过机械进行挖掘。
        3.3桩基础的技术要点
        在桥梁的建设过程中桥桩是非常重要切基础的施工技术,而桩基础就是根据承重以及多根桥桩进行组成。每根桥桩都要深入地基,并且在平面进行排列。而桩其顶部都是通过承台进行连接,从而形成整体。桩基础就是为了将桥墩传来的外力通过顶层再传入底层。这样就可以很好地起到承重的作用,从而保证每个桩身与土壤之间的摩阻力能够承受荷载,所以桩基础一定要有良好的稳定性以及承载力的特点。
结语:
        综上所述,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当下,越来越多的物品都需要通过道路和桥梁进行运输,而愈发庞大的交通量与超载车辆对道路和桥梁也不断造成伤害,不断减少道路与桥梁的承重和使用,逐步减少道路与桥梁的使用寿命。因此在道路与桥梁的建筑施工中,施工单位就要不断的掌握施工的技术要点,以此来保障道路与桥梁的使用质量,全面提升道路与桥梁的使用寿命。
        
参考文献:
        [1]王健.道路与桥梁基础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四川水泥,2020(08):155+172.
        [2]李彦.道路与桥梁基础施工技术要点研究[J].四川水泥,2019(12):47.
        [3]董晓辉.道路与桥梁基础施工技术要点探讨[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9,42(08):215-2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