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年级数学主题图活用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21/4/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4月3期   作者:陈志雄
[导读] 数学主题图往往通过一个情境的创设为学生提供数学学习的原型,引导学生思考,帮助学生揭示思路和方法。因此,数学主题图是学生探索数学知识的“好载体”。一幅主题图就是一道内容丰富的数学习题,尤其是那些以问题为主题的数学主题图,更是锻炼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好材料,数学主题图作为数学知识练习的材料,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形象思维能力还占主导地位,而主题图恰恰为小学生提供了一个形象思维的空间。

陈志雄   诏安县桥园小学  福建  诏安  363500
【摘要】数学主题图往往通过一个情境的创设为学生提供数学学习的原型,引导学生思考,帮助学生揭示思路和方法。因此,数学主题图是学生探索数学知识的“好载体”。一幅主题图就是一道内容丰富的数学习题,尤其是那些以问题为主题的数学主题图,更是锻炼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好材料,数学主题图作为数学知识练习的材料,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形象思维能力还占主导地位,而主题图恰恰为小学生提供了一个形象思维的空间。
【关键词】有效使用;高年级;数学教材;主题图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04-145-01

        主题图也叫情景图,一般安排在新课的开始部分,是把新知识用一定的生活场景或童话故事表现出来的画面。主题图一般具有直观、有趣、现实、可操作等特点,所以它为教师顺利地展开教学提供了便利,同时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动机的桥梁。在教学中,如何合理地运用主题图以发挥它的最大作用,下面谈谈本人在实践中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1小学数学中运用主题图的作用
        1.1主题图是敲开学生的数学之门
        主题图一般都是由卡通人物、卡通动画形象构成,而且颜色明艳活泼,很符合小学生的认知心理:对色彩鲜艳、有着卡通形象的事物感兴趣。这就首先激发起了学生对数学教材的喜爱,为小学生进入数学的学习作了前提准备。其次,教师可以趁着学生对主题图的新鲜感觉向学生提问,例如“小朋友们在这幅图画里面找到了什么啊?请孩子们说一说你喜欢图画上的什么动物?有哪位孩子看出了这幅图里藏着的数学秘密?”这些问题都是符合小孩子好奇、好胜的心理提出来的,这样就借着主题图将学生带入了数学的学习当中。
        1.2主题图为课堂提供数学信息
        在这些主题图里都包含着最基本的数字或者图形。例如小学数学某个单元给出的主题图是以一所学校开学的情景为主题,这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紧密,给学生从开始接触数学就意识到数学学科与生活的联系是紧密的,生活中有很多数学场景,数学学习也要尝尝联系到生活中去。这一学习单元的主题是“数一数”,即要让学生认识数字,能够数清十以内的数字。
        1.3主题图是培养学生各项能力的材料
        对主题图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能力。任何主题图里面都隐藏着很多数学秘密,不管是教师引导学生去发现,还是学生自己进行学习都需要对主题图进行仔细观察,在观察的同时还要对发现的现象进行思考,这样将观察和思考结合起来是主题图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一方面。其次,主题图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善于发问的能力。



        2小学数学主题图的有效使用策略分析
        2.1理解“主题图”用意,把握教学目标
        主题图内容丰富,含义深刻,注重“在具体情境中解决问题”。深入钻研主题图,切实把握主题图的含义是使用好主题图的前提。只有在理解图意的基础上,才能创设生动的主题情境,组织有效的主题活动,提出有针对性的数学问题。现在有不少教师课前并不能理解主题图的用意,不管“主题图”实际情况怎样,也不管主题图呈现的场景是否任何当地学生的生活实际,总是指着主题图提问一些无关紧要的非数学的问题,让学生在云里雾里探索一翻后,仍无法引入正题,经常出现完不成教学任务的情况。教师只有对“主题图”作了认真分析,再根据班级学生的不同情况,提出有针对性、启发性的问题,才能引导学生真正有效地进入到课堂学习中来。
        2.2培养学生独立探究的能力
        实验教材中有许多主题图,在主题图中编者有意识地设计了许多相关的数学知识,等着学生去探索和发现。于是,读图就成了学生经常进行的活动,它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语言表达能力。例如在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教学“平行四边形的认识”时,让学生自己在主题图上找平行四边形,学生不但找出了图中提示的角,还找到了楼梯、过道、球网上等许多地方隐蔽的平行四边形。在寻找平行四边形的过程中,学生对平行四边形的特征有了初步感知,对平行四边形的特性也有了初步认识。尤其是对于“铁拉门中的平行四边形”设计原理的探讨,更是充分显示出学生喜欢自己去探索,自己去钻研的愿望和能力。
        2.3注重方式,合理利用
        数学知识的构建是学生在旧的知识体系基础上通过观察、操作等途径,而展开新知、深化认知的过程,也是学生思维展开的过程,然而教材提供的静态主题图有时很难引导学生产生问题,因此,要求教师要适当的改变主题图的呈现方式,把静止的画面变为动态的画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引发学生产生数学问题和主动构建知识。
        结语:
        总之,“主题图”蕴含的数学理念,并不仅仅在于“主题图”的表现形式,更在于主题情景的呈现过程。教材主题图作为一个包含丰富的数学信息场景,教师的呈现方式对“主题图”的教育教学价值的体现有着相当重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有效利用主题图优化小学数学教学[J]. 王敏.  祖国. 2018(14)
[2]巧用主题图,优化数学教学[J]. 李永华.  小学教学参考. 2018(29)
[3]小学数学主题图运用之我见[J]. 胡桂玲.  甘肃教育. 2011(01)
[4]浅谈教学反思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J]. 黄秀华.  教育前沿(理论版). 2007(02)
[5]论苏教版小学数学教学实践活动的研究与思考[J]. 王平.  新课程(小学). 2014(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