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课程游戏化与区域活动的有效结合

发表时间:2021/4/9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21年2月   作者:肖平
[导读]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明确了科学化、合理化推进幼儿学前教育的政策,要求在幼儿教育中杜绝“小学化”现象。幼儿教师要注重幼儿一日生活的合理规划,进行游戏化课程改革,使其更加符合幼儿的成长和发展需求,此外还需要重视探究幼儿区域活动形式,将课程游戏与区域活动内容充分融合在一起,遵循幼儿发展的客观规律,让他们在愉快的课程游戏和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收获一个充满乐趣的童年。

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陕西师范大学幼儿园  肖平   710119

摘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明确了科学化、合理化推进幼儿学前教育的政策,要求在幼儿教育中杜绝“小学化”现象。幼儿教师要注重幼儿一日生活的合理规划,进行游戏化课程改革,使其更加符合幼儿的成长和发展需求,此外还需要重视探究幼儿区域活动形式,将课程游戏与区域活动内容充分融合在一起,遵循幼儿发展的客观规律,让他们在愉快的课程游戏和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收获一个充满乐趣的童年。
关键词:幼儿园;游戏化;区域活动;有效结合;
        引言
        幼儿是每个人认知这个世界的开始,在刚刚接触这个世界时幼儿没有任何的生活经验更没有判断能力,对整个世界充满了未知,外界的因素很容易就会对幼儿的认知产生影响并会影响他们的一生。因此幼儿阶段的教学是至关重要的,可以影响幼儿的一生,对幼儿的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力量。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可以让幼儿在游戏中形成一定的认知,幼儿可以在游戏中与同伴和教师进行游戏,参加各种各样有意思的活动,在一定的规则内做游戏并且完成任务。在这个过程中,幼儿会和教师同学进行沟通交流,对人与人的交流产生最基础的认知,也会对规则有一定的认知。这些都是幼儿对这个世界最基础的条件,会对幼儿的习惯和性格产生一定的影响。
        一、游戏化课程和区域活动结合的价值
        (一)吸引幼儿关注,主动参与区域活动
        喜欢游戏是幼儿的天性。游戏本身具备的趣味性和丰富性,能够给幼儿带来更好的学习体验。教师要通过游戏化课程吸引幼儿参与区域活动中,结合幼儿园区域活动内容进行有益于开发幼儿智力的实践课程,让他们在游戏中学习到更多的知识,主动参与课堂游戏和区域活动。
        (二)提高幼儿审美能力
        幼儿在接受教育之前就犹如一张白纸,没有任何的认知和意识,在这个阶段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和艺术感是非常重要的,对幼儿以后生活中审美观念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正如在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教学中,画画就占据了很大一部分的教学活动一样,在幼儿画画的活动中,教师不会限制幼儿的思想,给幼儿一张纸几支彩笔让幼儿发散自己的思维进行创作,这个过程就是幼儿对外界事物认知的表达途径之一,幼儿通过画画的形式来表达自己想法,并形成对美的基础感知。除此之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增加一些舞蹈、音乐之类的艺术教学,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以及艺术感,引导幼儿形成成熟的审美观念。
        (三)知识和实践有机结合,促进幼儿同步发展
        游戏课程与区域活动的结合实质上就是将幼儿知识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过程。将游戏化的知识教学和实践性的情景教学融合在一起,有助于促进幼儿的同步发展,在身心发育方面起到协同作用。



        二、幼儿园课程游戏化与区域活动有机结合的策略
        (一)创设情境教学,将生活和区域活动充分结合
        众所周知,幼儿的思维比较活跃,他们能在自己的思维意识下进行天马行空的想象,和成年人有非常大的区别,成年人的思想是被局限的,而幼儿的思想方式却非常丰富。而且幼儿的探索欲以及好奇心都是非常强烈的,因此,在课程游戏化和区域活动相结合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结合幼儿的这个特点,布置有趣的教学活动。但是,幼儿没有任何生活经验和社会经验,对身边事物的认知不够成熟,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为幼儿创设一些情景教学,让幼儿投入到情景中进行学习,这样会增加教学效率,提高幼儿的发展。
        (二)以区域活动为载体,促进游戏形式多元化
        教师可以将园区划分为不同的学习角,然后以区域活动为教学载体,展开丰富的情景实践教学,并在此过程中加入游戏元素,以实践的方式开展知识课堂。例如在“我是小小售货员”的区域活动中,教师可以将区域布置成购物商场,让幼儿轮流当售货员和顾客,让他们在角色游戏中认识不同的物品,学会如何与他人合作交流。此外,教师可以将安全教育和音乐教学相融合,将一些安全常识编成儿歌教给幼儿。如与走楼梯相关的:“上下楼梯,安全第一,手扶门眼看台阶,文明礼让,不推不挤。”教师要开展多样化的游戏活动,调动幼儿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
       (三)游戏过程中进行安全教育
        幼儿的心智还未成熟,教师在进行游戏化教学中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为了避免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发生冲突和安全隐患,教师要有意识地进行安全教育,引导幼儿产生自我保护的安全意识。如在进行接力赛游戏时,教师可以事先通过游戏或情境表演,让幼儿知道在游戏中应该如何保护自己,防止他们因为情绪激动或者好胜心导致游戏秩序混乱。同时,在进行接力赛这类剧烈运动时,教师要时刻关注幼儿的身体情况,做到及时帮助和保护。
        (四)布置教学环境,确保区域游戏活动正常进行
        在幼儿园课程游戏化与区域活动有机结合的过程中,教学环境是非常重要的,影响着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为学生布置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幼儿能够快速地投入到学习当中。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对幼儿进行游戏化教学,幼儿在面对一个新游戏时,对游戏的规则、环境都是非常陌生的,所以他们不能快速融入学习中,因此教师要为学生布置熟悉的环境,让幼儿能够轻松快速地投入进去。一个轻松熟悉的教学环境,还可以增加幼儿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教学效率,让幼儿在游戏中轻松的学习,在学习中玩游戏。在实际教学情况中,很多幼儿在学习中都无法集中注意力,毕竟幼儿的精力非常的旺盛,因此教师要为幼儿设计丰富的教学环境,满足幼儿的好奇心,让幼儿始终保持着好奇的状态去进行积极探索。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观察幼儿的兴趣爱好,根据幼儿的兴趣和爱好去设计教学环境,增加幼儿喜爱的游戏环节,添加不同样式的玩具,促进游戏化教学的趣味性。例如:教师可以让幼儿把家里的鞋盒纸箱快递盒,拿到学校进行手工制作,进行的原料进行再次利用,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将纸盒做成日常玩的玩具,或者是收纳盒等等,这样的游戏设定不仅增加了幼儿的好奇心,让幼儿进行动手操作,让幼儿树立了环保意识。
        结束语
        幼儿启蒙教育非常关键,教师要注重教学的合理化和协调性,一边推进课程游戏化变革,让幼儿学习更有积极性,一边大力发展区域活动,提升幼儿的实践能力,再将二者进行有机结合,为实现幼儿全面发展而努力。
参考文献
[1]江细萍.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幼儿园区域活动的有效开展[J].新课程,2020(50):93.
[2]高蓉.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和区域活动有机结合的策略探究[J].知识文库,2020(18):66-67.
[3]袁书梅.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和区域活动有机结合策略[J].新智慧,2019(26):3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