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技术和幼儿园教育的融合 张兰兰

发表时间:2021/4/9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20年11月   作者:张兰兰
[导读] 近年来,在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多数专家开始研究教育信息化的创新应用,提出了诸多的教育信息化技术创新应用建议,总结了非常丰富的经验。

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斗门街道敬敷幼儿园      张兰兰

摘要:近年来,在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多数专家开始研究教育信息化的创新应用,提出了诸多的教育信息化技术创新应用建议,总结了非常丰富的经验。基于此,对信息技术和幼儿园教育的融合进行研究,仅供参考。
关键词:信息技术;幼儿园教育;融合
        引言:在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许多地方都将信息技术运用到日常当中,幼儿园也是其中一个。因此,老师就要结合信息技术,将其融入到日常的教育教学之中,提升儿童的综合素质,有助于儿童身心发展,扩大他们的视野,帮助孩子成长,还可以推动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创造更加舒适的幼儿教育环境,起到提高幼儿园教育水平的目的。
        一、根据学习的内容选择信息技术应用教学
        幼儿是祖国发展的希望,对此必须加大对幼儿的教育,使得他们能够在学校中健康发展,促进幼儿的个人发展,进而提升他们的全面能力。幼儿无论是在性格方面还是在思维方面都比较特殊,受到年龄的限制,幼儿的想象能力相当丰富,同时自我管理的能力相对较弱,他们难以辨别是非。因此在对幼儿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当不断的进行引导,使得幼儿形成正确的生活观念,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在互联网时代下,信息技术相当发达学生幼儿们对网络的追求程度比较高,为了将课堂变得更加有趣,进而吸引着幼儿高效学习,教师就应该将信息技术更好的融入到幼儿课堂当中,这样幼儿的注意力就会集中在课堂上。幼儿教师根据学习内容选择信息技术进行应用教学,这样使得信息技术和幼儿教学内容更好的进行融合,提高课堂整体质量,促进幼儿的发展和进步。例如,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拓展幼儿的学习内容,使得幼儿通过课堂上的学习获得更多的理论知识以及实践技能,比如教师在带领幼儿认识动物的时候,教师就可以提取生活中常见的动物,然后将其制作成课件等。上课的时候为其展示并带领他们共同学习。但是对于幼儿而言这些知识对他们没有吸引力,教师就可以从网络平台上寻找相关的卡通图片,对课本上的知识进行补充和丰富,这样幼儿能够在课堂上获得更多的知识,并且教师从网络上下载一些相关的动画图片添加在课件上,这样使得整个课件变得更有吸引力。在上课的时候学生的注意力会放在有趣的课件上面,进而更加认真的认识动物。幼儿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应注重引导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实际操作来进行学习。
        二、激发学习兴趣
        信息技术教学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人机交互。电脑可以自己生成一种图文并茂、积极跟人互动的程序,这个程序非常适合应用在幼儿教育当中,可以很好地吸引幼儿,让他们的注意力长时间集中,激起幼儿学习兴趣,让幼儿自觉坚持学习。比如,问题对答是幼儿教育课堂中一个很常见的环节。在这个环节里,如果孩子面对的是电脑,而不是老师,可能会轻松很多。当孩子答对了,屏幕就立马显示:“答对了!真棒!真厉害!”当孩子答错了,屏幕就马上显示:“答错了,要好好思考,再试一次哦!”这种学习方式会吸引孩子的兴趣,让他觉得自己一直参与其中,效率也会大大提高。人机交互可以使孩子提高学习的热情,信息技术可以根据孩子自己的喜好和基础来选择学习什么内容,选择自己想要完成的作业。


遇到实践课的时候,就可以应用信息技术。教师在做课件的时候,就应该考虑到学生的学习水平参差不齐,将课件做成几个不一样的,供给不同的学生使用,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课件。这样就不会担心听不懂、跟不上或者觉得老师讲的都懂了就发呆的情况。这种新型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提供了更大的帮助,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提高学习效率,老师也可以不用担心有的学生跟不上,为整个课堂创造了一个和谐积极的氛围。
        三、顺应“幼儿自主学习的方式”,构建民族信息化
        主题板块《纲要》中强调转变幼儿的学习方式,倡导以“主动参与、乐于发现、交流与合作”为主的学习方式学习。遵循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教师应该成为孩子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因此,在《指南》背景下,将“五彩三月三”主题相关的幼儿经验点,知识点进行梳理和归纳。从内容上,把主题大致分为“民俗传说”、“特色美食”、“竞技游戏”三大板块。针对幼儿的个体差异性,板块内部又分别设置了难易程度不同,适应大班幼儿发展的目标和体验内容。“民俗传说”主要通过游戏的方式,引导幼儿分别从衣、食、住、节、器等方面来了解壮族人民的文化生活,激发幼儿对传统民族文化的兴趣;“特色美食”主要通过“长桌宴”美食分享活动品尝本民族特色美食,尽情地享受着民族传统美食带来的乐趣;“竞技游戏”让幼儿亲身去感受、去体验跳竹竿舞、背篓抛绣球、走板鞋、踩高跷等竞技游戏,感受节日的欢乐。
        四、通过信息技术丰富幼儿园的文化内涵
        在素质教育的教学背景下,要求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实施幼儿教学有利于学生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进步,对此应当加强幼儿教育的管理。信息技术活跃于人们的生活中,对于幼儿教学而言,信息技术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教育领域的发展。通过信息技术丰富当前幼儿园的文化内涵至关重要,教师不断的将幼儿涉及到的知识进行深化,使得幼儿体会到其中的真谛,进而更好的提升自身能力。例如,由于信息技术的广泛性,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不断的丰富幼儿园的文化内涵,开展更多的文化小活动,促进幼儿的发展,比如可以为幼儿播放以儿歌为主题曲的歌舞片段,等播放完毕之后带领幼儿进行舞蹈学习,由于涉及到肢体运动幼儿会很主动的参与到其中,在幼儿进行训练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对他们讲解一些文化知识,使得整个课堂变得更丰富。
        结束语
        幼儿在自主操作与探索下,兴趣一下子就被调动了起来。通过信息技术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与的深度融合,优化课堂教学,使幼儿园的教学活动变得丰富多彩,不但拓展了幼儿的民族文化视野,而且激发了幼儿对传统民族文化的兴趣,培养幼儿从小热爱家乡、热爱民族的意识。
参考文献
[1]李乐.信息技术与幼儿园教育的融合[J].新智慧,2019(20):22.
[2]董美凤.信息技术让幼儿园教育活动多姿多彩[J].启迪与智慧(教育),2019(07):16.
[3]白洋.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运用探究[J].教育现代化,2019,6(55):281-28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