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雅琦
中材国际环境工程(北京)有限公司 北京100102
摘要:目前,生活垃圾的处理方法主要有卫生填埋法、高温堆肥法和焚烧法,其中卫生填埋法和焚烧法是主要的处理方法。垃圾焚烧技术能最大限度地减少生活垃圾的产生量,已成为发达国家处理生活垃圾的主要方式。但生活垃圾焚烧后仍会产生20%-30%的灰分。如果处理不当,将对人类生存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极其严重的危害, 而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具有巨大的发展优势。
关键词: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优势;
窑内条件足以使生活垃圾完全分解,烟气中的二恶英也能有效分解;水泥窑的碱性和负压生产条件,也能有效中和生活垃圾焚烧产生的酸性废气,负压条件可以防止烟气外溢;水泥窑碱性环境下将废气中重金属污染物固化在水泥熟料中,实现烟气处理,无需增加投资;生活垃圾中可燃部分入窑后燃烧产生热量,可以替代部分煤,而不可燃材料入窑后可以替代部分水泥生产原料中的配料,从而减少了水泥生产的原料;水泥窑废气一般采用高效除尘系统处理,粉尘等气体污染物得到有效控制;水泥窑焚烧渣经处理后并入水泥熟料,处置过程中无废渣排放,体现了固体废物处置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原则。
水泥窑协同处置技术优势分析
目前,我国应用最广泛的生活垃圾处理方法是焚烧法,这是一种高温热化学技术。有机垃圾在焚烧炉中氧化燃烧,垃圾中的有害和有毒物质在高温下被氧化和热解。工艺流程图如图1所示。
焚烧技术的主要目的是 :1)充分利用其减量作用,尽可能多地焚烧废弃物,使焚烧后的物料无害化,最大限度地降低容量;2)尽量减少新污染物的产生,避免二次污染;3) 回收焚烧产生的余热。然而,随着社会技术的不断发展,一些新技术的出现,如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技术的发展,垃圾焚烧技术的弊端也逐渐显露出来。在技术上,焚烧技术对垃圾的要求相对较高。根据一般经验,只有当垃圾低热值达到5000千焦/千克以上时,才能进行焚烧。由此看来,生活垃圾焚烧法已经无法适应大型复杂垃圾的处理。
水泥窑处理生活垃圾工艺流程图见图2。
.png)
图2一般生活垃圾水泥窑协同焚烧工艺流程图
根据废物的组成和性质,不同的废物在水泥生产过程中有不同的用途,可分为替代燃料、替代原材料、混合材料和工艺材料。其中,替代燃料主要是高热值的有机废弃物,替代原料主要是低热值的无机矿物废弃物,混合料是适合在水泥粉磨阶段添加的单组分废弃物,而工艺材料是指可用于水泥生产某些环节的工艺材料废料,如火焰冷却、尾气处理等。垃圾焚烧技术在处理过程中会产生一系列的污染物,如重金属、HCl、HF等有害物质,尤其是二恶英,焚烧后灰渣的处理是世界各国关注的技术问题。由于没有合适的方法来处理煤灰,焚烧技术一直受到质疑。通过两种流程图的比较,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过程中的余热得到有效利用,最终烟气得到有效净化。环境问题已成为当今世界的热点问题。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改善这一现状,这也使得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更加有效,具有良好的发展优势。
(1)水泥窑协同处置的环境优势
无论是通过垃圾焚烧技术还是水泥窑协同处置技术,垃圾都会在这一过程中被焚烧,并在这两个过程中产生污染物(重金属、混合烟气、二恶英)。水泥窑协同处置技术的兴起,必然降低焚烧技术的地位。但在普通人看来,这两种工艺都会产生污染物,因此水泥窑协同处置废弃物的技术也受到了质疑,能否有效控制二恶英的产生和排放成为水泥窑发展的主要因素。1)当焚烧温度较高时,水泥窑内物料温度一般高于1450℃,烟气温度高于1750℃,甚至高于2200℃。在这个温度下,垃圾中的有机物将被完全分解,一般的焚烧去除率将达到99.99%以上,垃圾中的有害物质将被完全去除。2)根据一般统计数据,物料从窑头到窑尾的总停留时间约为40分钟,气体在温度>950℃以上的停留时间在8s以上,高于1300℃以上停留时间>3s,垃圾可长期高温保存,更有利于垃圾的燃烧和彻底分解。水泥窑的优点除了可以通过数据对比得出外,其自身的工艺流程也有了长足的发展。在水泥生产过程中,采用碱性环境气氛,原料组成决定回转窑的碱性气氛。水泥窑中的碱性物质能与废弃物中的酸性物质中和形成稳定的盐类,能有效抑制水泥生产过程中酸性物质的排放,只有煅烧过程中产生的生料和熟料,不存在一般焚烧炉焚烧产生炉渣的问题。为了固化重金属离子,水泥窑可以将熟料中的大部分重金属离子固化,最终进入水泥成品中,避免再扩散;有效降低社会整体废气排放,减少水泥行业对矿物燃料(煤、重油、天然气等)的需求,以可燃废物代替矿物燃料。总体而言,水泥窑协同处理废弃物产生的废气(CO2、SO2、Cl2等)排放量远小于单体水泥生产和焚烧废弃物产生的废气排放量;废气处理效果好,水泥工业烧成系统和废气处理系统,使燃烧之后的废气经过较长的路径和良好的冷却和收尘设备,具有较高的吸附、沉降和除尘效果,收集的粉尘通过输送系统返回原料制备系统,可重复使用。 因此,在目前的垃圾处理工艺中,水泥窑的工况不受任何不利影响,其处理工艺完全满足相应的环保要求。通过对各种数据的研究和比较,不难发现水泥窑协同处置的优势不言而喻。在环保方面,水泥窑协同处置的优势相当明显。
(2)水泥窑协同处置的经济效益优势
由于我国采用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的时间不长,这方面的技术水平仍在缓慢增长。目前,我国可以自主生产一些小型焚烧炉,但整套焚烧处理装置的主体部分仍依靠进口来满足目前的需求,垃圾焚烧厂的项目投资很大,因此,垃圾焚烧处理在我国的应用并不能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粗略估算,如果项目投资充分利用国外技术和设备,水泥窑协同处置垃圾项目投资约为60-100万元/吨;如果项目关键设备为进口,其他设备国产化,预计垃圾焚烧能力的工程投资也有20万~40万元/吨;水泥窑协同处理生活垃圾处理成本在60~70元/吨,如果政府对垃圾处理的补贴能达到80元/吨,水泥厂就能盈利。目前,我国垃圾发电和焚烧的补贴至少在80-100元/吨。水泥窑技术虽然还不成熟,但仍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
总之,不管从技术、减排、经济效益等方面进行比较,都可以看出水泥窑协同处置在生活垃圾处理中的巨大发展优势。在环境方面,水泥窑协同处置技术在自身的处理过程中有着非常严格的标准,在污染物的处理方面有很大的优势,大大降低了对环境的影响,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在经济方面,通过比较,可以得出结论,现有的设备可以用于水泥窑协同处置,不需要购买太多的设备,而且这些设备也可以在中国制造,但焚烧法必须依赖进口设备,因此成本很高,因此,水泥窑协同处置废物将成为未来废物处理的首选。但是,作为一种新型的生活垃圾处理技术,其处理工艺、管理、决策等方面都有待改进和完善。通过不断的实践和总结,效果会更好,成本也会不断降低。比如在技术上,要对处理后的气体等污染物进行严格检测,获取更准确的参考数据,实现实时监测和实时报告,做到精益求精。
参考文献:
[1]刘琪.关于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的优势分析.2018.
[2]张小丽.我国水泥窑协同处置废弃物现状分析与展望.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