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44152219870304XXXX 528400
摘要:在先进科技的带动下,使岩土工程施工技术得以进步,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本文简单讲述岩土工程施工技术的隐蔽性与不确定性两个特点,具体对该技术中桩基、连续墙难点进行仔细分析,并且在最后给出了难点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岩土工程;施工难点;解决对策
引言
岩土工程施工技术的难度比其他工程高,因为其施工环境较为困难,一般是在岩土内部与地下进行工作,其涉及范围较为广泛,在高层建筑需要挖深基坑时与地铁的一部分施工中均会涉及到该技术,为保证工作人员的安全,要对其难点仔细分析。
一、岩土工程施工技术的特点
(一)隐蔽性
岩土工程所处于的位置都很隐蔽,不论是处理地基还是桩基在工程中出现操作问题,施工人员与检查人员难以在第一时间看到问题的所在,即使后期问题已经明显出现,也不能立即解决,因这一特点,施工日期时常会延误,进度变慢,影响整体的进程。
(二)不确定性
岩土工程施工中不确定性特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在提供的岩土性质勘探报告中,对该地区的信息概括不完整,对整体施工进程造成了影响。第二,施工难度会因地面环境不同而发生变化,施工的过程中同样会使岩土环境产生改变。第三,岩土的结构与性能发生改变,给工作带来不确定性,对工程进度造成影响,导致工作在不稳定的情况下进行。
二、岩土工程施工技术中的难点
(一)桩基难点
在溶岩地区施工时因复杂的地质因素影响会遇到较多难题.
一、施工现场会发生漏水、漏浆的现象,这是因为在施工之前所开展的地质勘探工作不认真,没有了解该地区的关键特征。在施工中常发生水进入溶洞,会使水与泥浆一同被冲入,进一步增加了施工难度。
二、就是塌孔的产生,主要原因如下:首先,过早地形成孔洞,会使其中的泥浆进行沉淀分层,上层是清水,下面是泥浆,回填土长时间被水浸润,以至于增加了原来的重量,使打好的孔倒塌。其次,在施工的过程中,如果没有将耕土压实的话,会因为土地过于松散,而产生塌方现象。最后,在钻孔过程中,如果其直径数值比预计划要大的话,在放下防护筒之后,没使周围土地压实,同样也会发生塌孔事件,还会使工作用的钻头埋入土中,严重可导致钻机向下沉降。在工作过程中如果不能掌握详细的地质数据,会对岩土施工产生严重的影响[1]。
(二)连续墙难点
在岩土施工过程中,地下连续墙的工作主要难点有两个,制作使用的泥浆和锁口管方面的问题。在实际制造泥浆时,对搅拌的过程、泥浆中所需物质的配比掌控较为严格,但是大多数并没有达到标准。
进行到挖槽工作时,同样也没有做到对其严格检查,质量出现问题时,会对低槽壁的稳定性产生影响,如不能对泥浆进行认真把控的话,会降低其防止水的能力。锁口管常出现的是倾斜问题,主要固定方式是通过上下两端来做到的,在其上半部分与导墙之间钉入导木枕,可以对上端的固定起到非常好的效果,进行到下半部分时,通过吊机将整个抬起到相应的高度时,再将其放下,如果没有将锁管口固定完好,就会发生偏斜。槽壁位置是否正确会直接影响施工效果,如是槽壁本身不正常,则会导致接下来的工作难以进行。
三、解决岩土工程施工技术难点的对策
(一)桩基对策
在桩基施工过程中,时常会发生漏水、漏浆的事件,所以在实践中应找到溶洞中较为薄弱的地方或是在第四系覆盖层的区域,使用优质泥浆在容易发生浸漏的地方进行覆。例如:在某个综合楼的建筑现场,地上楼层要建筑10层,地下还要修建2层,12层高度一共要建筑45米,占地总面积是4.2万m2,其中直径为600mm的基桩数量为166根,其长度为33m,如果单根所能承受2200KN,直径为440mm的就有207根,原设计的桩长35米,需抵抗1600KN抗压力,该施工区域土层的情况为填土层、4-8m没有被压实的亚黏土层、2-4m淤泥、压缩性较强厚为6-8m的淤泥性质土、塑造性较强的黏土和少量沙子混合5-7米土层、最后厚度为7-11m的石灰岩,施工过程共发现质量较为低下的有12根,3根砼检测不达标,4根底部沉渣问题严重,2根已经断裂,3根桩芯之中存有泥沙。造成沉渣厚事故原因是:未清干净底部沉渣,清空泥浆指标不到标,护壁的倒塌,施工过程中人员散慢,各个步骤之间衔接不紧密。而桩芯之间有泥与断桩是因为:导管的底部与混凝土表面距离过远,第一次灌混凝土的首次凝结时间较长与浇筑施工之中护筒不结实。最后桩顶砼没有达到指标的原因是:在一边浇筑的过程中砼面也随之提高,导管没有与建筑施工一起提高,检测人员测锤使用不标准因素对其产生了影响。设想:在进行片石、水泥与黏土的回填工作时,同时使用符合标准的泥浆,会使其更加牢靠,在岩面施工的过程中,使用合适的钢护筒,便会降低塌方的可能,不同的类型会在各式环境中有不同作用,只有符合实际的增加使用数量,才能真正发挥效果,在溶洞之中出现裂缝时,可使用适量泥浆、黏土、片石对其进行缓慢敲打,直到不再有泥浆流出,在已经打好孔,并且将其中废渣快速打捞之后,快速地使用水泥将孔洞牢牢固定住,既可以保证其中不被水与泥浆渗入,还能保证内部的安全[2]。
(二)连续墙对策
解决地下连续墙的问题主要是对制作泥浆的过程严格把控,从开始到结束认真监督,全程监控。考虑到水与地质对其制作所产生的影响,还可以在其中掺入纯碱物质,效果会更佳。泥浆有严格的制作配比要遵从,不定时的抽查质量情况,确保在符合要求的范围之内,增加施工的顺畅性,成槽时,其位置需要高于水位和泥浆,还要高于导墙50cm,以防止水进入槽内,是提升工程质量的关键。
总结
在岩土工程施工过程中,工作时的效率问题始终受着环境的不确定性、复杂性等因素的影响,为了使工程进度更加顺利,不仅要对地质进行更详细地分析,还要对技术中操作基础进行强化,以此降低工作时间。
参考文献
[1]黄发贵.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常见质量技术问题及解决对策[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No.293(11):106-106.
[2]杨焕仙.矿山施工中岩土工程勘察技术的难点研究[J].世界有色金属, 2019,No.536(20):275+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