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国企思想政治工作提升企业凝聚力的策略探讨 张欣

发表时间:2021/4/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9期   作者:张欣
[导读] 摘要:国企凝聚力代表员工的向心力、团结力与协作力。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商业储运有限公司  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000
        摘要:国企凝聚力代表员工的向心力、团结力与协作力。良好的凝聚力可以展示国有企业的光辉形象,有助于促进国有企业的快速发展。在信息传递方式多样,国有企业职工思想差异加大,职工成长诉求多元化的情况下,还要创新国企思政工作方式方法,增强国企职工意识形态观念的引领,依托强有力的思政工作提高企业凝聚力,达到不断推动国有企业科学发展的目标。
        关键词:国有企业;思政工作;企业凝聚力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是优化国有企业员工思想意识形态,提高国企职工工作质量,激发责任意识,形成国企凝聚力的重要手段。当前还要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形式,丰富思政工作内容,优化配置思政工作目标,依托专业的政工干部服务和引导国企职工,达到促进企业快速发展的目标。
        一、思政工作对于提高企业凝聚力的价值
        1.加强精神鼓舞
        做好国有企业思政工作可以实现对职工强有力的精神鼓舞,消除职工在思想认知方面的困惑,推动国有企业职工了解企业的发展理念,认同企业的发展战略,引导国企职工处理好长远利益与局部利益。加强思政工作还有助于树立职工正确的三观,提高国企职工的责任意识、使命意识,树立国企职工的崇高精神境界,从而激发国企职工主人翁意识,促进国企的快速发展。
        2.传递正能量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有助于优化职工的思想认知,进一步传递正能量,达到弘扬正气的效果。随着国企思政工作形式日渐多样,方式方法不断创新,思政教育信息日益多元,思政工作可以更好的树立企业典型,加强对职工的价值引领,实时传播国企工作中的优秀人物事迹,同时解决职工的思想困惑,形成良好的企业发展氛围,达到有效引领和树立企业良好的氛围的效果。
        二、思政工作不能提高企业凝聚力的原因
        1.目标不明确
        有些国企思政工作的目标不明确,工作理念更新滞后,没能把握思政工作的着眼点,不能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对职工进行思想引领,一些国有企业职工对思政工作任务吃不透,思政工作存在形式主义的问题,思政工作没能解决职工的具体问题,不能有效宣传国企的发展战略,无法通过思政工抵御社会思潮的侵袭,国有企业员工的思想逐渐存在分化、多元化和情绪化问题。
        2.内容不具体
        国企思政工作具有较强的时效性,不同时间结点,时政背景,社会经济形势下的重点不同。有些国企政工干部不能从班组出发、不能指向具体团队,不能基于国企文化氛围明确思政工作内容。政工干部忙于程序事务,不能深入企业一线,没能考虑职工思想变化,思政工作缺乏指向性。例如,国企政工干部把握舆论风向能力不足,导致多种思想观念对职工产生不利影响。
        3.形式不创新
        还有的国企思政工作缺乏亲合力,思政工作形式创新不足。很多政工干部依然习惯严肃的话语,不具备足够的回应能力,不能解决职工的思想困惑,未能与职工进行深入有效的思想互动。而且,思政工作的范围狭窄,思政工作的信息化水平不高,思政工作的直观性还有待提高。互联网环境下还要优化思政工作形式,拓展思政工作渠道,满足新时代思政工作的现实需要。
        三、依托思政工作提高企业凝聚力的措施
        1.明确思政工作的具体目标
        发挥思政工作提升企业凝聚力的作用,必须明确思政工作目标,把握思政工作要点,通过思政工作实现对企业员工的引领。

首先,思想政治工作应当以服务生产经营为中心,促进企业员工深刻领会企业的发展战略,围绕国企生产任务树立国企员工奋斗目标,积极建立效益型的思政工作模式,把是否有助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作为考查思想政治工作成功与否关键指标。例如,重点明确一岗双责任务,要求国企各级领导重视思政工作,实现党、政、工、团工作的同步开展。其次,大力推动国企思政工作的改革创新,紧扣企业职工思想实际,找准思政工作与企业发展的结合点,解决企业职工的思想困惑,基于企业人事改革、经营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进行思政教育,鼓励企业员工接受国企制度的刚性约束,同时达到以情化人的思政教育效果。第三,思政工作还要与时俱进,保证思政工作与社会形势适应,能够针对性的建设企业文化,组织企业职工的学习钻研活动,实现职工专业技能素质与思想认知同步提升效果。
        2.拓展思政教育的有效渠道
        新时代企业员工企业的思想价值观念日趋多元,企业员工接收信息的渠道较为广泛,自媒体对企业员工形成了较大影响。国企思政工作还要具有融媒体的思维,既能够充分的运用多种路径进行思想引导,达到拓展思政工作新领域效果。首先,全面加强国企职工的职业道德教育,通过主流媒体和企业的党委机关宣传主流价值观、企业精神,以及树立企业的榜样人物。其次,以多种形式传递正能量,充分的运用企业网站、社会媒体、以及微信等自媒体平台传递正能量,能够围绕时政热点开展主题思想宣传活动,运用线下线下同步实施的思政教育加强对职工价值观引领。第三,科学的使用奖惩机制。例如,对企业员工中涌现的拾金不昧、见义勇为人物和志愿服务者给予必要的物质与精神奖励,组织开展优秀干部职工的表彰大会等,从而达到优化企业氛围,树立企业职工正确价值观念,达到不断提高企业凝聚力的思政工作效果。
        3.解决职工思想领域的问题
        随着国企职工利益诉求的多元化,国企职工差异加大情况出现,应当针对国企职工的实际问题开展思政引导,达到提高企业员工向心力的效果。国有企业思政工作需要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的原则。真正的从细处入手,向实处着力,更好的发挥政工干部的作用。国企政工干部必须优化思政工作意识,消除思政工作的形式主义问题,真正做到以诚为本,切实关心一线职工的思想诉求、生活困难与成长需要,能够带头服务基层职工,及时与干部职工平等交流,设身处地的为职工着想。国企思政工作还要解决“一刀切”的问题,从实际出发,真正的深入到员工当中,研究不同层次、不同岗位、不同级别员工的思想诉求,把握企业员工思想的新情况,尤其重视年轻职工的思想拨动,从而有的放矢的开展思政工作。目前,还要解决国企政工干部素养不足问题,提高思政工作队伍的专业性,切实发挥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号召政工干部能够运用微信、网站、抖音直播方式与职工沟通,从而宣传教育无缝衔接的效果。
        4.实现企业与员工共同发展
        仅仅形成稳固的经济关系是否足以形成强大凝聚力的,提高企业凝聚力的关键在于促进员工与企业共同发展。国企政工干部在开展思政引导工作时应当贯彻人本主义的理念,不仅要向职工传输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而且还要考虑国企职工的成长诉求,只有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才能上下一心,共同发展。首先,国企政工干部应当关注职工的个人理想,关心每个职工的成长需要,实现企业与员工的共同发展,进一步帮助企业员工实现自己的职业发展愿景,激发干部队伍的干事创业活力。其次,充分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让国企员工共享企业发展成果,开辟企业员工参与企业民主管理的空间,能够运用职代会等渠道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还要大力推动党务公开、政务公开,开辟企业职工了解企业的信息渠道。第三,解决职工现实生活困难,能够运用企业各种基金解决企业职工住房、子女求学、实庭变故等现实问题,要想职工之所想,急职工之所急,让企业职工感受到来自企业的温暖,实现企业与员工的共命运。
        结论:思想政治工作水平关系到国有企业人心向背,只有扎实的做好思政工作,了解职工的实际思想诉求,创新思政工作形式,丰富思政工作方法,把握思政工作要求,才能更好的发挥思政工作的育人作用、引领作用与凝聚作用,推动国有企业职工积极投入到国有企业深化改革实践当中。
        参考文献:
        1]申彦婷.基于企业文化的国企政工工作创新举措[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7(16)
        [2]焦琨.基于企业文化的国企政工工作创新[J].中外企业家.2017(18)
        [3]刘晓波.政工工作与企业管理共同发展的探讨[J].中外企业家.2017(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