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雅静
解放军第九四四医院 甘肃酒泉 735000
摘要:目的文章主要针对在为耳鼻喉手术患者实施护理服务的过程中,积极护理对患者手术疼痛程度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方法本次试验研究收集2019年3月—2020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耳鼻喉手术的86患者作为本次试验研究对象,利用随机硬币法将患者分为接受常规护理服务的对照组和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积极护理的研究组,每组有患者43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在手术之后的轻度、中度疼痛严重程度高于与研究组,统计学差异明显(P<0.05);针对患者对护理满意程度上可以看到,对照组的满意程度要低于研究组,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为接受耳鼻喉手术治疗的患者使用积极护理,有助于减轻患者的疼痛严重程度,构建了更加和谐的护患关系,使得患者对医院内的护理工作满意,同时在临床上可以使用。
关键词:积极护理;常规护理;耳鼻喉手术;术后;疼痛程度;护理
满意度
引言
耳鼻喉部手术(Ear,noseandthroatsurgery,ENTsurgery)因为位置比较特殊,很容易对人体造成伤害。虽然近些年相继提出各种微创手术,并得到广泛应用,但是术后仍给患者带来一定程度的疼痛,使得患者无法正常生活,极大了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为患者的生活带来不利影响。因此,耳鼻喉患者在手术后不仅需要对进行镇痛药物处理,更需要采取积极护理等措施,对患者心理进行疏导,帮助患者最大程度地减轻疼痛,疏导患者的心理障碍。耳鼻喉手术后,麻醉作用消失时,患者的疼痛感加重,这个时候的疼痛并非简单的生理机制,还有心理因素的作用,患者的心理负担导致疼痛感加大。因此积极采用积极护理干预十分重要。因而,医学工作者需要提高术后护理质量,相关研究证实,积极护理干预能够改善耳鼻喉部手术患者的疼痛症状,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试验的研究对象是来自2019年3月—2020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耳鼻喉手术治疗的患者,从中随机选择了8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硬币法的方式,将86例患者随机的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每组有患者43例。研究组中男性、女性患者之比是24:19,年龄在18~65岁之间,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3.2±2.9)岁,其中耳部手术患者、鼻部手术患者以及喉部手术患者分别是15例、18例以及10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女性患者之比是26:17,年龄分在18~63岁之间,患者的平均年龄为(43.4±2.7)岁,其中耳部手术患者、鼻部手术患者以及喉部手术患者分别是14例、20例以及9例。在基本资料的比较上两组患者没有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
1.2.1术后疼痛安全隐患分析
由于耳鼻喉手术患者的年龄跨度较大,导致检查的难度也相应增加。
由于儿童对于检查比较排斥,而老人由于自身听力下降,同时自身还伴有一系列并发症,给检查人员增加了很多难度,这也同时要求了检查员对于老人或者儿童的检查工作需要更多针对性的相应举措。手术过程中,当需要给患者麻醉气管插管的时,这时气管导管的松脱或是受压,都会引起患者气管痉挛甚至窒息。由于年龄上下差距大,老年人和儿童在手术床上都有坠床的风险,对于这类人群,儿童比较瘦弱,年龄比较小需要对其格外关注。很多患者对于手术是有较大的心理恐惧,入院手术后由于陌生环境的应激刺激让这种恐惧相应地放大,产生出各种不良情绪。这种情绪也直接影响到术后恢复,如果一些治疗人员对耳鼻喉手术后的这种二类切口的消毒意识较差,使得术后由于治疗不当的原因导致正常菌群移位,引发医源性感染,导致病情恶化,衍生出其他问题,会给患者和医院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1.2.2对策
①术前,使用温和语气与患者沟通交流,分析其负面心理严重程度,并鼓励患者采用转移注意等方式,减轻其不良情绪,使用图片、视频等方式向患者详细介绍疾病相关知识、患者病情及治疗、护理方式,提升其对疾病了解。手术前指导患者做好禁食、禁水以及相关注意事项等准备工作。②术中帮助患者做好更换衣物、调整体位等工作,并通过沟通安慰方式,减轻患者恐惧心理。针对患者提出疑惑及时解答,适时询问患者是否存在严重不适。③为患者提供舒适手术和住院环境,询问患者对环境条件需求,根据其耐受程度调整手术室温度和湿度,以及住院病房光线强度。④术后,密切监测患者病情,并询问患者身体状况,为患者提供安静、舒适睡眠环境。同时通过观察患者生活,告知其良好生活方式重要性,帮助其逐渐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2结果
2.1两组患者术后疼痛严重程度对比
对照组内的患者在接受手术之后关于轻度、中度疼痛的感受要远远高于研究组,统计学差异明显(P<0.05)。
2.2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率情况
研究组有患者43例,其中有2例患者不满意,17例患者满意,24例患者非常满意,满意率为95.3%;对照组有患者43例,其中有12例患者不满意,18例患者满意,13例患者非常满意,满意率为72.1%,患者护理满意率的比较上,研究组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
3讨论
在耳鼻喉科疾病的治疗过程当中,手术治疗是如今比较实用的治疗方式,但在治疗过程中由于手术室中的情况复杂也很容易出现疼痛风险,导致患者的术后疼痛,不利于患者的康复,研究避免术后疼痛的方式方法对患者的治疗康复有着重要作用。患者的疼痛率与患者自身的年龄以及手术时长都有着一定的联系,常规治疗模式对于这类患者的关注度相对较差,没有意识到疼痛率与患者自身情况的联系,所以导致疼痛率的升高。通过手术室治疗组的数据可发现,由于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手术室治疗管理,患者的疼痛率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手术室治疗工作对患者的个人情况有着清晰的了解认识,通过患者的个人信息来分析制定适合患者的治疗管理模式,可以非常有效地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预防和快速反应。同时不同于常规治疗模式,手术室治疗管理会对患者进行一定的健康教育,让患者提高对自己身体的保护意识,减少由于患者自身因素而造成的伤口疼痛。
参考文献
[1]赵丹.积极护理在减轻耳鼻喉部手术术后疼痛程度中的应用体会[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9,13(3):226-227.
[2]韩燕燕.个性化舒适护理在耳鼻喉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乡村医药,2019,26(6):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