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玲
南充市身心医院 第六人民医院(四川 南充) 6370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作为常见的一种会对人类健康带来严重危害的慢性疾病,是目前全球公共卫生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同时也是导致人类死亡的一个重要原因。据相关统计资料显示,在我国40岁以上的人群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病率在8%左右,而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群体中,其每年发生急性加重的次数在0.5次至4次之间,其住院费用均值在一万两千元左右,不仅会严重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而且还会进一步增加其死亡风险,因此如何进一步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防治工作成为了目前我国急需解决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延续性护理是指将护理从医院延续至社区、家庭,使患者即便在出院后也可以得到持续性的科学有效的护理服务。在恢复期得到持续照护。不仅可以有效降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出院后的急性发作次数,防止患者由症状加重而再住院,而且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其肺功能下降,无论是对于患者经济负担的缓解还是对于生活质量的提高,均具有重要意义。下面本文将详细介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延续性护理。
1什么是延续性护理
传统概念认为,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一般限于住院期间,一旦其出院后,护理服务也随之终止了。虽然患者在住院期间,其健康问题大部分都解决了,但是其出院后稍不注意也还可能会发生一些健康问题,因此为防止并且解决这些健康问题,就需要对其开展延续性护理。延续性护理作为住院护理的延伸,可以确保患者在院外也可以得到科学有效的卫生保健服务,进而有效促进其疾病康复,降低患者的再住院率以及病死率等。延续性护理可以分为3种类型,第一种为信息的延续,包括患者过去发生时间和个人情况的使用,使当前的照顾适合每一个人。第二种为管理的延续,主要是根据患者出院后的具体康复情况,对其采用相适应的管理方法。第三种为关系的延续,就是让患者可以和其卫生服务提供者之间保持持续的治疗性关系。
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延续性护理的实施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延续性护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用药方面的护理,另一个是非用药方面的护理。由于我国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初建,加之个别患者经济收入水平较低,没有办法长期坚持采用吸入疗法治疗,因此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健康管理中,非用药护理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而且非药物护理在患者的个体治疗中也是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之一。近年来,大量研究证实,以运动耐力训练为基础,辅以营养支持、心理干预以及戒烟等为主的肺康复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防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延续性护理中,以肺康复为核心进行护理干预不仅具有良好的经济适用性,而且还可以进一步提高患者的康复依从性,对其出院后生活质量的提高具有积极意义。
2.1戒烟以及避免被动吸烟
众所周知,无论是主动吸烟还是被动吸烟,其均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生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积极戒烟不仅可以有效降低其病死率以及再住院率,而且还可以进一步延缓其肺功能恶化。因此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延续性护理中,需要积极引导鼓励患者戒烟,可以指导患者采用尼古丁替代疗法或者是为患者提供戒烟咨询服务等。
2.2训练运动耐力
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出院前,可以为其制定相应的运动耐力训练方案,并且在其出院后,通过电话随访或者是上门随访等方式了解其训练情况,并且根据其病情康复情况,为患者合理调整训练方案以及训练强度等,以不断促进患者运动耐力的提升,改善其呼吸困难症状。运动训练主要以有氧运动为主,例如散步、蹬车以及慢跑等都是不错的运动项目选择,同时再辅以针对性的上下肢肌肉抗阻力训练,例如举重等,可以有效帮助患者提高其上下肢肌肉力量。同时为确保训练效果,需要督促患者每周坚持至少三次训练,并且提醒患者将每次训练情况通过微信或者QQ等软件平台及时汇报给相关护理人员。
2.3心理干预
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受并且影响,其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消极心理。据相关统计资料显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焦虑以及抑郁发生率分别在10%至60%和10%至40%左右。负性心理的产生不仅会严重影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还会严重降低其出院后的康复自信心,降低其治疗依从性。因此在其延续性护理中,需要定期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对其不良心理及时予以疏解开导,定期为患者分享治疗效果良好的典型案例,以帮助患者提高治疗自信心,改善心理不适感。
2.4营养支持干预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发生营养不良的具体原因临床还没有完全明确,但是可以明确的是,营养不良的发生会进一步加重患者病情,降低患者机体免疫功能。既往有研究证实,对于营养不良的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其体重增加两千克以上时,那么无论是其吸气和呼气时的肌肉力量还是最大呼气压,都会发生明显增加,同时患者的生活质量也会随之发生一定改善。因此在其延续性护理中,需要进一步重视患者的营养支持干预工作,为患者制定科学合理的饮食方案,及时纠正患者的不良饮食习惯,以确保其在出院后机体营养可以得到充足供应。
3延续性护理实施的关键
3.1以综合评估为基础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和众多因素均存在密切关系,例如吸烟、大气污染、高血糖、低体重指数以及其他合并症等。因此在为患者制定延续性护理方案的时候,需要从多方面综合考虑可能会对其预后带来影响的危险因素,以全面评估为基础来制定相应的延续性护理措施,方可在最大程度上提高延续性护理效果。
3.2制定个体化动态延续性护理方案
由于每个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均为独立个体,其病情情况以及生活习惯等均不同,因此在制定其延续性护理方案时,需要注重个体化护理,充分考虑患者的心理状况、经济条件、营养状况、社会支持以及病情情况等,并且在延续性护理实施过程中,不断根据其病情情况合理调整护理措施,以确保患者可以持续性享受到科学、合理以及有效的延续性护理服务。
3.3注重健康教育
在延续性护理的实施过程中,进一步注重患者的健康教育不可有利于帮助患者提高疾病认知水平,纠正错误认知,而且还可以进一步提高其自我健康管理技能水平,有利于患者保持良好的健康行为,从而达到提高病情控制效果以及降低再入院率的目的。
总而言之,延续性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护理中具有重要作用,无论是对于预防其急性加重的发生,还是对于延缓其肺功能的下降,亦或者是对其生活质量的提高均具有重要意义,值得进一步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