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文德
汨罗市第二中学
摘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第二条的规定来看:“国防教育是建设和巩固国防的基础,是增强民族凝聚力,提高全民素质的重要途径,在国家政策的指引下,各个中学均在纷纷推行国防教育,取得了良好效果。本文针对国防教育在高中德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并探讨两者的融合路径。
关键词:国防教育;高中德育;地位作用;教育路径
国防教育是巩固国防基础、提高民族凝聚力和全民素质的一项重要途径,国防教育是高中阶段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承担着塑造学生高尚人格、传播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使命,国防教育是一项多门类、多层次、多学科的教育内容,能够让学生从多个角度了解国际上的战略格局和风云变换,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其国防观念,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1 国防教育在高中德育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1.1 有助于提高学生道德素养
道德素养是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一项必备素养,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国防教育内容,以其特有的教育模式和强烈的思想性,能够增强高中生的国防观念和道德素养,并使之具备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助于促进德育教育目标的总体实现。同时,国防教育也是德育的一个有效载体,国防教育的目标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帮助其树立正确的爱国主义理念,在德育中,也有着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要教导学生认识到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国防教育、德育的相似之处,都是要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集体关键,且国防教育涉及更多的社会知识、历史知识,对学生相关内容的学习非常有利。
1.2 可以提升学生的政治素养
高中生学生群体中,政治素养也是他们需要具备的一项重点内容,是中学校园“立德树人”的关键所在。通过国防教育,可以拓展德育教育内容,利用军事理论,让学生了解古今中外的政治思想、军事内容,学习党和军队的优良传统,掌握国防知识,学生也体会到了中华民族那坚韧不拔的精神,能够格外珍惜当前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树立国家意识,制定明确的人生目标,并为之不断努力。
2 如何提高国防教育的德育价值
2.1 创新国防教育形式
要实现国防教育的德育价值,就需要对国防教育的模式来进行创新。进入了互联网+时代后,高中生的信息获取渠道变得更加多元,知识传播速度也越来越快,随着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旧知识更新速度越来越快,高中生获取新知识、新技能的欲望显著增强,只有顺应高中生求知欲望的特点,让国防教育更具深度和广度,才能真正引起他们的关注。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需要让国防教育内容活化,利用微课、多媒体、电子白板等方式,将图片展示、艺术语言的表达相结合,给学生带来身临其境的效果,使他们在心理上能够产生愉悦感和满足感。
2.2 丰富教育项目内容
要让国防教育发挥出理想的德育作用,还要提高国防教育的互动性,让高中生可以主动参与。教育内容上,要树立全方位教育思想,甄选军事理论的相关内容,并加入现代高科技、局部战争的知识,不断完善理论课程内容。在军事技能训练中,也要与时俱进,增加新内容,并渗透关于心理素质培育的相关知识,切实提高当代高中生的心理素质,使之具备过硬的承受力,并为学生传授关于反恐、拓展、自卫的相关技能,提高国防教育的实用性,进一步彰显出国防教育在德育上的作用和价值。
2.3 创新国防实践教育
高中阶段国防教育的开展,要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让国防教育更具立体性。对此,要发挥出家庭、学校、社会、部队以及教师的力量,充分利用好各类教育资源,打造立体化的国防教育空间。国防教育属于精神文明建设的重点内容,在具体的教育活动上,学校需要为学生提供一系列的平台,与军事基地之间开展合作交流,将地方红色文化、校园文化、军营文化之间结合起来,组织学生参观历史博物馆,开展军事训练表演,观摩部队营区等,举办各类旅游竞赛、体育娱乐、公益活动,让学生体会到国防教育中的德育内容和价值,促进国防教育的良性循环。
2.4 开展个性化国防教育
要提高高中阶段国防教育的质量,离不开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但是,在具体的国防教育环节,也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组织个性化的教学活动。在科技水平的发展下,各类新技术、新学科和新知识诞生,国防教育本身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其内容也得到了不断的更新和扩展,在设置课程时,需要丰富内容,满足高中生的个性发展需求,既要立足于现有的理论课堂,也要致力于激活第二课堂,建立国防化教育基地。这不仅可以为征兵工作提供优秀的储备兵员,又能够精准开展国防知识普及,在国防教育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这一方面,要还要进一步优化教育主体,学校要强化国防教育层级领导,发挥出各门学科教师的教育作用,并将国防教育工作纳入学校日常工作的考核体系中,切实提升国防教育实效。
3 结语
国防教育在高中德育教育体系中,具有不可撼动的地位,通过国防教育,能够循序渐进的开展德育渗透,让学生有更多的收获。为了发挥出国防教育在德育教育中的作用,需要从内容和方法等各个渠道来创新,将爱国主义教育、国防哲学教育、国防素质教育之间深刻结合起来,充分挖掘出两者的本质属性,找到国防教育和德育教育内容的结合点,提高教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徐娜,肖甦.21世纪俄罗斯青少年国防教育的新发展[J].比较教育研究,2017,(2).67-72.
[2]余殿情.加强高校国防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J].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1).79-81.
[3]念克俊.对中小学生国防教育的思考[J].学理论,2010,(25).228-230.
[4]陆华.我国高校的国防教育与民族精神培育[J].江苏高教,2012,(4).106-107.
此为省规划办一般资助课题《基于国防特色教育的高中德育路径研究》(课题批准号为XJK19BDY013)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