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文远
(福建省南安市龙泉中学)362300
摘要:信息技术逐渐成为新时期一种至关重要的教学辅助手段。因此,本文着眼于“信息化教学”这一主题,具体阐述了如何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农村高中化学教学中。
关键词:农村中学 信息技术 高中化学
在当前的社会发展趋势下,现代科技和教育领域的融合日益紧密,而信息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技术,自然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尤其是在农村中学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合理应用能够有效改变以往单一的教学手段,这对于教学质量的提高无疑会产生十分积极的影响。因此,在高中化学课程中,教师应该准确把握信息技术的具体应用方式,并根据农村中学的实际特点设计恰当的教学手段。这样一来,有利于弥补常规教学方法的缺陷,从而为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提供有效的保障。
一、借助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知识内容的呈现方式较为单一,教师通常会直接依据教材内容引导学生展开学习活动。对于学生来说,这样的学习方式无疑是比较枯燥的。为此,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由于信息技术中融合了声音、文字、图像、影像等多种媒介要素,所以利用信息技术,有利于以一种更具趣味性的方式呈现出化学知识。这样一来,有利于吸引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从而为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提供良好的契机。
以《从铝土矿到铝合金》第一课时为例,教学“从铝土矿中提取铝”的相关内容时,我没有直接组织学生进行新知识的学习,而是利用一段多媒体视频创设了教学情境。具体来讲,这段视频出自于纪录片《传奇》中“独特的餐具”这一片段。在这段视频中,介绍了这样一件事:拿破仑三世珍藏的一套铝制餐具。这套餐拿破仑平时不舍得用,只有在国宴时才会拿出来炫耀一下。门捷列夫发明周期表之后,拿破仑试赐予了他一个铝杯。之所以没有赏赐他金杯,是因为铝的价格在当时要远远超过黄金。直到1886年发明电解铝的方法之后,铝的价格才开始下降,并被广泛应用于生活与生产当中。完成视频的播放之后,我对学生说:“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如何在铝土矿中提取铝”。最终,借助这段视频,不但使学生感受到了相关知识的趣味性,而且十分自然地引出了本节课的教学课题。由此可见,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是信息技术一种十分重要的应用方式。
二、借助信息技术突破学习难点
从学科特点来看,化学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尽管高中生的思维能力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有些知识内容仍然难以通过直接的思考和想象理解。
因此,在高中化学学习中,难点知识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为了帮助学生突破学习难点,信息技术无疑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手段。借助信息技术,有利于使抽象的知识内容实现直观化。这样一来,有利于帮助学生准确理解化学研究对象的本质特征,从而使学生取得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以《从微观结构看物质的多样性》为例,教学“同素异形现象”的相关内容时,我首先引导学生思考了一个问题:人类发现的元素仅仅有百余种,而且很多物质是相同元素构成的,但为什么形成的物质却是千差万别的呢?结合自己的认知基础,很多学生都想到了微观结构不同导致物质形态存在差异。但是对于物质微观结构的具体形状,学生的了解并没有十分准确。于是,我以金刚石、足球烯、石墨这三种同为碳元素的物质为例进行了新知识的讲解。利用多媒体,我对比呈现了这三种物质的基本形态,以此来使学生从视觉上感受差异性。接着,我通过动态的方式从不同角度呈现了三种物质的微观结构。如:金刚石中的C原子以共价键相连,结合成了空间网状结构,其基本结构单元为正四面体。最终,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使学生对同素异形现象有了较为准确的理解。
三、借助信息技术拓宽知识范围
为了提高学生的化学综合素养,需要以丰富的化学知识作为载体,以此来引导学生开展相关的化学学习活动。但是,在农村中学中,教育资源通常是比较匮乏的。而信息技术作为一种以互联网为支撑的教育技术,无疑是拓宽知识范围的有效方式。
以《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为例,在这一单元中,主要讲述了氮氧化合物的生产与转化、氮肥的生产和使用、硝酸的性质这几项内容。不难发现,这几项内容反映出了化学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但是,教材中呈现的知识内容是比较简略的。于是,完成课内知识的教学之后,我利用信息技术搜集了一些相关的学习资料。通过这种方式,不但深化了学生的课内所学知识,而且使学生充分认识到了化学就在我们身边。
总之,在新时期的教育背景下,信息技术在教学活动中的应用价值逐渐突显出来。因此,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应该不断探索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之间的结合点,并以此为基础设计具体的教学手段。同时,随着教学活动的推进,还需要根据教学情况的变化对教学策略加以调整。这样一来,有利于使教学过程逐步得到改进与优化,从而促进学生化学学习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余祝蓉.浅析高中化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有效结合[J].中外交流,2017,(37):195.
[2]廖程和.信息技术与高中化学教学的结合初探[J].中国化工贸易,2017,9(17):256.
本文为2020年南安市基础教育教学改革专项课题立项课题《农村中学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融合的实践研究》(立项批准号:NJYZ2020-22)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