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空间“战”——在线教育带来的学校教育生态变革

发表时间:2021/4/7   来源:《比较教育研究》2021年2月   作者:杨志萍
[导读]

杨志萍    北京师范大学南川附属学校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3-7667 (2021)02-182-01

        世间万物发生质的转变都有一个契机。2020年新冠肺炎大爆发,给社会各行各业带来了巨大的变革。譬如,20年前,实体店商业门庭若市;10年前,电商开始蓬勃发展;如今,阿里集团盒马鲜生展开线上线下大融合。疫情期间,学校教育生态也随着在线教育开始了新的变革。
        伴随疫情期间在线教育的广泛开展,教学服务的空间发生了根本性变革:从实体空间转移到虚拟空间。在传统教育中,学生的学,教师的教,这一主体活动皆发生在宽敞的教室里。在这里,能听到学生青春悦耳的读书声,教师兢兢业业的育人声。在线上教育中,教室不再被需要,一台电脑,一部手机,在互联网虚拟班级,即可完成教和学。在北京师范大学南川附属学校,我们使用的是钉钉这一教学软件,通过它,我们打破了空间的障碍,顺利完成疫情期间的学科教学。而且,我们还突破了班级的界限,通过钉钉联播这一功能,做到了术业有专攻。譬如,在初三英语学科教学中,每位教师擅长的领域是不一样的:有的擅长口语教学,有的擅长语法教学,有的擅长中英文化交际。我们便采取联播的形式,利用教师的强项,分版块进行教学,实现了教学效果的最优化。此外,对北京师范大学南川附属学校后期的高中教学管理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自2020年起,高考改革的春风吹满神州大地,由于高考走班制的实施,对教室的需求量加大,很多新兴学校基础设施不完善会带来教学难度。采取线上教学模式,就能解决空间不足的问题,而且还能最大限度的发挥教师的特长,完成出色的教学任务,以最优的教学资源实现最好的教学质量。
        当然,教育质量的高低还依赖于教师的业务能力。在教师职业发展方面,在线教育让教师的自我学习和提升,从学校或区域内部转为面向所有教师开放的海量的校外学习资源和教育服务。以前,能去其他优秀学校学习的机会是微乎其微的,这样的机会是我们每位老师都想竭尽全力去争取并拥有的。利用在线教育,教师职业培训不再受到空间的限制,人人都能观看资深专家的讲座直播课。


作为北师南附的一名初三教师,在北师大教育平台上系列直播课中,郭安琪、白亚莉、陈娜主讲的《同心协契,战疫育人——中小学生线上教育教学管理探索》,让我学习到如何构建中小学居家线上教育教学精细化的管理系统;马骏老师主讲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板块构架与情境设计问题探讨》,聚焦教材梳理与情景设计,对于我以后的教育教学活动大有裨益;郭玮老师主讲的《如何利用不同思维工具进行教学活动设计(一)》为我提供了三种思维工具:Thinking Mps, Thinking Hats, Thinkers’keys;付素红老师主讲的《重塑教学流程,提升学生学习力——线上线下“三阶段混合学习模式”案例分享》结合当下的实际操作,助力我的线上教学。综上所述,学校的围墙正在被打破,学校内外开放是大势所趋,在线教育与学校教育双向融合的新生态正在形成。
        在线教育带来的变革还体现在教育的智能化,自动化。传统教育的教学评价是单一的,主要通过教师手动批改的成绩来形成学生评价。在线上教育中,以经济欠发达地区初中英语为例,南川区践行“基于标准的教学”,中考加入了人机对话。以前对于英语口语的评价是单薄的,即高考时学生和教师面对面展开5-10分钟的交流,初中则不考察口语运用能力。在线教育的发展使口语教育成为可能,并且日益成熟。教师可以下载口语练习APP,进行口语的教学,发布打卡任务,并且使用大数据统计学生的学生成果,从而掌握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效果。对于其他学科,则可以实现线上考试,如周考,月考和模拟考。各种线上教育软件实现各种知识点的自由组卷,智能化批改和自动化评价一体化。一键即发,学生能及时得到反馈,家长能快速得到考试成绩,教师能准时查看考试情况。同时,作为管理员的班主任也可实现管理的智能化。疫情期间,我作为班主任,使用钉钉,在班级群多次发布健康打卡,疫情排查,早起晚睡,上课督促,成绩发布等任务,收集到云数据,获取相关信息;召开云班会和云家长会,及时通报不良现象和学习优秀案例,建立良好的师生和家校沟通。因此,在线教育使教育评价从“单一评价”走向“综合评价”,从“教师经验”走向“数据驱动”。
        在线教育,让大数据实现云教育,冲击着传统教育,拓展了教学宽度,带来了教育变革。当然,也存在诸多挑战,基于线上教育的智能化,如何实现学生的自主自律和自我管理成为优秀数字化管理教师,传统教育向线上教育成功转变的思考方向。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