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践

发表时间:2021/4/6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1月1期   作者:邓亭亭
[导读] 当前教育背景之下,初中数学教学必须做好变革,围绕着核心素养开展教学活动,兼具知识性与能力培养,同时要引导思维,让学生爱上数学,乐于学习和运用数学知识
        邓亭亭
        湖南省双峰县荷叶镇宝农学校 417712
        摘要:当前教育背景之下,初中数学教学必须做好变革,围绕着核心素养开展教学活动,兼具知识性与能力培养,同时要引导思维,让学生爱上数学,乐于学习和运用数学知识,正确的认识数学的价值,促进人的综合发展以外,实现学科教育目标。本文在以核心素养培养为出发点,探讨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贯彻这个教育目标价值,提供了实践操作的策略,仅供数学教师借鉴。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培养核心素养;有效手段
        引言:现代教育围绕着人的综合与全面发展,这也是教育教学的终极目标,课堂中落实核心素养培养是实现这些的主要途径。初中数学教学传统模式无法满足教改育人的要求,所以改革是唯一出路,需要从把知识摆在第一位的观念中挣脱,注重学生能力、思维、品质、价值观的发展,为人的素养全面提升创造条件。
        一、初中数学课堂培养核心素养重要价值
        我国数学教育教学受应试观念影响深,大部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重视知识目标,忽视能力目标、思维培养目标等,不利于学生综合发展。传统数学课堂被灌输知识与内容所占据,教师在教育方式变革上所下功夫少,课堂模式过于固定,学生参与热情低,整个课堂始终是教师在唱独角戏,学生难以融入其中,死气沉沉,学生不喜欢数学,也难以理解抽象知识,自身思维在学习中没有获取提升,导致数学课堂效益差。数学教学经常采取题海战术,反复训练中不重视数学思想方法渗透,而是采取归纳和总结办法,容易引起思维定势,不利于学生数学智力开发,也在一定程度上扼杀数学天赋,人的综合发展势必受到影响。初中数学学习既延续了小学数学内容,又对高中数学学习奠定基础,所以抓好这个阶段数学学习极为关键。核心素养是教育改革的关键内容,旨在通过数学课程教学让学生掌握必备的知识和关键能力,比如思想方法、思维品质、学习技巧等,并且喜欢上数学,具有钻研、探索、创新的主动性,丰富自身的数学知识体系,提高自我获取数学知识技能,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拥有终身学习能力,具备持久发展的动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二、初中数学教学中贯彻核心价值培养目标的有效方法
        1、以生为主体
        初中数学教学需要维护学生主体性,课堂中多让学生探讨,教师只需要启发和适当的引导,知识获取应由学生自主完成。教师与学生是课堂参与对象,角色定位必须清晰明了,核心素养理念下数学课堂教师是引导者,需要通过提问,或者是让学生完成某项数学探究任务,促使其思考,运用自身智慧,寻求解决问题办法。

学生交流无法进行下去时,教师予以指导,学生投身于知识产生与形成中,理解不再局限在表面,深化认知同时,提高思考与解决问题能力,整个课堂活动都是自主完成,这样能确保知识与学习能力同时提升与发展,也能在过程中获取乐趣与成就,慢慢地爱上数学,具备持久学习和探究动机。另外,初中数学课堂要多让学生思考和提问,针对数学知识谈谈自己理解以及认知,课堂中师生对等交流,消除学生畏惧心理,从交流中反馈数学教学问题,改进教学,还能增强学生胆量,使其敢在数学课堂中质疑,提出不同的意见,培养数学思维、学科精神品质、学习能力等。
        2、设计多元数学情境
        初中数学课堂实现核心素养提升目标,就必须建立在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基础上。想学并且具有学的主动性,这是学好数学的前提条件,兴趣为学习提供动力,设计多元化数学情境,将所要掌握的知识内容融入到生动场景之中,除了增强吸引力,让其关注数学教学,还能让其在形象的情境中运用知识经验,提高思考成效,提升理解能力与分析能力,最终在情境中获取知识,形成学习能力和建构思维体系。数学知识在生活中运用十分广泛,设计情境尽可能拉近学科与生活关联性,引入一些学生熟悉的生活案例,引导其在生活中树立数学意识,不但掌握知识,而且要提高实际应用能力,实现数学学习学以致用的目标。以直角坐标系这部分内容为例,教师在教学中设计情境,提问:在布置满座位的空间中,同学们怎么才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将数学学习内容与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学生回答:先找到排数,然后找座位数。这时教师让学生动手,将自己在班级中的位置用图形呈现出来,引导其标注坐标,使其更好地认识直角坐标系,参与知识形成中去,自主建构知识体系,将来运用的能力必定会增强。
        3、任务或者问题驱动
        初中学生缺乏数学学习主动性,教师应做好模式变革,借助问题或者任务进行驱动,促使其不得不思考,自觉参与中获取知识,掌握数学思想与方法,提高综合能力。教师在数学课堂应巧设问题,激发学生思考的欲望,引导其自发完成认知活动。问题和任务设置具有悬念性,或者围绕着重难点,也可是开放性问题,让学生探究。采取小组合作,组与组之间竞争会让课堂氛围变得活跃,也能激发学生思考,组员之间交流,相互启发中寻找解决问题办法,为创造力发展提供契机。以图形位置关系为例,要求通过小组讨论方式,探讨线段比较方法,使其积极思考,促进思维拓展。
        三、结束语
        综上而言,初中数学数学课堂要贯彻核心素养,首先就要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人,具有学习与掌握数学知识主观意愿,融入到探究过程中去,思考中获知与构建体系,体验到学习快乐,爱上数学,形成数学学习能力和思考习惯,认识到数学价值和功能,保持持久学习动力,对于学生全面发展将会深远影响。
        参考文献
        [1]冉南昌. 数学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J]. 数码设计, 2017, v.6(10):281.
        [2]朱玲玲. 数学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研究[J]. 课程教育研究, 2019(08):5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