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敏
(湖北省夷陵中学,湖北 夷陵 443000)
一.前言
劳动教育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基本要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社会发展越来越需要我们重视劳动教育,重视学生生活能力的提升。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为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不断提升学生的劳动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丰富同学们疫情居家网课期间的生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塑造健全的人格,2020年新冠疫情学生居家网课期间夷陵中学开展了培养感恩意识提升劳动实践能力主题教育活动。
二.劳动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动手和生活自理能力
“过去十几年里,几乎没下过厨,这次算是人生中第二次进厨房做菜。不知道火怎么开,不知道肉怎么解冻,不知道刀怎么拿,甚至连锅都拿不动。明明所有器具都认得,但是没有一样会用。当爸妈都回到工作岗位,我一个人来完成这项任务的时候,无力、无措、无可奈何就是我心中唯一的感受。我很清晰的认识到,现在的我没有丝毫自理能力。”正如班里一位学生感言,当前,很多学生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以所谓学习紧张为理由,而怡然自得地享受父母或他人的劳动成果,普遍存在劳动意识淡薄,动手能力较弱,劳动意识、独立生活能力有待加强的现象。许多学生在高中入学前没有亲手洗过一件衣服,不会独立更换床单被套,挂蚊帐。学校通过开展厨艺大赛和清洁小能手劳动实践活动,让学生学会基本的烹饪做饭技巧,主动打扫、整理自己的房间等,不仅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而且让学生了解家务劳动的辛苦。而且掌握了一定的劳动技能,养成劳动习惯,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自主自立的生活能力。“烹饪里,悟出过程之重要。挑选,清洗,切割,下锅。上至每一轮翻炒,下至每一次摆盘,环环相扣,极为重要。一次刀法的不精,也许会让食材失味;一次火候的失调,也许会让食材烧焦。烹饪之道,看似简单,却是一番细致活。只有准确把握好每一个步骤,有条不紊地精心打磨每一处细节,才能烹饪出满意的菜品,取得属于自己的成功。”
三.劳动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
在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眼中,劳动教育及劳动素养的培养都具有重大意义。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劳动素养包括劳动创造活动的智力充实性和完满性、道德丰富性和公民目的性。”疫情居家网课期间,因学生网课已致诸多矛盾冲突事件,如学生与家长、学生与老师的矛盾激化等。这些矛盾激化绝大多数是因学生伴随网课产生了焦虑情绪,以及长期居家所产生的家庭亲子矛盾所导致的厌恶反抗情绪。通过开展居家劳动实践活动,让家长成为孩子家庭劳动教育的指导老师和教育者,这样就跟学校教育形成了劳动教育合力。父母跟孩子一起合作参与劳动的过程可以增进亲子之间的情感交流与互动,学生们也能够通过密切的合作,在实践的同时学习如何与人相处、如何交流表达自己的想法,培养与人沟通、协作的能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这类劳动实践活动既是增强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手段,也是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 使学生们在劳动实践中磨炼意志、陶冶情操,心情得到放松、舒缓,压力得到释放,调节了在疫情期间的情绪,从而保持积极良好的心理状态。同时也能在劳动中体验挫折与成功,增强积极进取、探索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真正地热爱生活,感受人间烟火的幸福,从而培养学生的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如一位学生活动后的感悟:“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自认阅美食无数,却不料做一桌好菜既需要经验又需要胆量和耐心。从洗菜、切菜到炒菜,每一道工序都必不可少,每一味佐料都要小心斟酌,每一次翻炒都要大胆利落。虽然网课降低了我们的学习效率,但在这特殊时期,我们所学习的,比课本更重要的,是如何去生活,如何去实践。面对新冠这种让人措手不及的困难,我们首先想到的是解决温饱,照顾好自己,不失去对学习和生活的耐心,更不失对战“疫”必胜的信心。我们如何不大胆尝试,热爱生活?”
四.劳动实践活动促进劳动教育与德育活动充分融合
卢梭说:劳动是社会中每个人不可避免的义务。劳动是生命的源泉,劳动是生活的使者,劳动是人生的指明灯,任何成功都是由劳动得来的。劳动是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的主动力,正因为有前人不断劳动与现代人的不断努力才有了展现在我们眼前的社会,这个社会因我们人类每时每刻的劳动,而不断的发生着各种各样的变化。“为家人做一顿饭“、“清洁小能手”等劳动实践活动的开展使很多同学的思想发生了质的飞跃,学生能够感受到父母劳动生活的艰辛与不易,从而学会主动关心父母、体谅父母、替父母分担,激发了学生对家庭对社会的感恩之心,更是让学生小组劳动过程中,学会了合作分工,增强了团队意识,学会了理解宽容,培养了自立精神和自立能力,帮助他们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使学生在未来人生路上超越自我,追求卓越,勇挑重担,锐意进取,不畏艰险,奋发有为。通过劳动教育,学生能够获得未来职业的劳动本领,意识到自己的未来需要通过自己的双手去创造,树立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思想。逐渐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充分发挥劳动教育在立德树人中的重要作用,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后记]
疫情隔绝了交通,却永远无法隔绝爱与真情。
当突如其来的新冠病毒袭卷湖北,本应该川流不息、张灯结彩的城市被按下暂停键时,同学们也被迫待在家中,远离了学校和老师同学们,但生活仍然在继续,我们夷陵中学的莘莘学子通过网课,通过居家劳动实践活动演绎着各自多姿多彩的生活。此类丰富了同学们的居家生活,极大的缓解了因封闭或亲子关系紧张所产生的焦虑的情绪。做为1901班班主任的我十分欣喜地看到同学们活动后饱含深情的感悟和重返校园时脸上洋溢着自信的微笑。
“粒米皆辛苦,餐餐尽文章。经过两个小时的辛勤劳动,我终于完成了自己做的第一顿晚餐,也真正明白了父母的不易,他们每天都不得不在厨房里做饭、洗碗,为了让我们吃好,他们掩起热油溅起的伤痕,掩起孩子挑三拣四时他们眼中的失落,掩起工作和家务带给他们的疲惫……只为让我们安心吃饭,安心学习。父母深沉而温柔的关爱让我们如何不尊重生活,心存感激?”
“在这次活动中,我们学习了做饭,感受了亲情,感悟了生活。余华曾在《活着》中说过,活着是一个人自己的感受,而不是任何别人的看法。活着,是一种态度;认真生活,更是一种崇高的态度。让我们在疫情中活得认真,活出精彩!我们相信,爱与真情永不衰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