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服务工时制度的构想与探究 ----浅谈问题意识的主题活动开发策略

发表时间:2021/4/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1期   作者:朱崇敬
[导读] 培养学生的公民道德意识及修养,倡导公民回馈社会,服务社会

        朱崇敬
        广州市番禺区洛溪新城小学  511431

        摘要:培养学生的公民道德意识及修养,倡导公民回馈社会,服务社会,以社会生活实践为核心,构建社会服务工时制度,让学生、市民等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免费的、力所能及的服务,注重道德意识的培养,注重以社会的主人的眼光观察社会、认识社会,使学生在这种活动中意识到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以及对社会所应该承担的责任,?注重终身学习和行为的培养。?

        关键词: 社会服务  社会生活实践  道德意识  社会中的位置  承担的责任   终生

正文:所谓综合实践活动,主要指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以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现实性、综合性、实践性问题为内容,以培养学生的自我道德意识,承担应尽的社会义务和责任。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不能停留在纸上谈兵的状况,要革新以书本和教室为中心的学习方式,学生一定要有在开放的情境中活动的时间和空间。眼动不如心动,心动不如行动,学生运用课堂掌握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才是实践活动的要旨。因此,作为教育者,必须引领学生获得轻松参加实践的体验和经验,使他们形成对社会、自我的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教会学生关爱身边人,关心生存环境;发展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完善自己;培养学生发问题,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发展他们的实践能力,对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养成学生合作、分享,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积极进取的良好个性品质。
        一、学生了解自己生活的区域,体会自己的幸福生活。
        现在很多孩子是独生子女,受父母和祖辈的溺爱娇宠,容易变得自私,凡事先考虑自己的利益得失,从不知为别人着想,认为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好,不懂得珍惜。我们通过一些山区、落后地区的艰难图片和视频作对比,让他们知道我们所处的区域邻近广州市区,我们享受着免费的9年义务教育,二年级有免费的口腔检查、牙齿的“窝沟封闭”,每年有免费的学生体检服务,及免费的疫苗接种等多项医疗服务,附近有好几座公立图书馆、免费开放的公园,拥有多条的公交路线,多条地铁路线,连接铁路与机场,让出行更加便利快捷。可以让学生从互联网、书籍、家人处了解更多社会给我们提供的各项优质服务,体现到自己生活在这是多么幸福的事。
        二、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从课堂中走出来,让他们在更广的空间、更多的领域去探索、去求知,深入社会、了解社会,强调学生通过探究性学习、社会参与性学习、体验性学习和操作性学习等多种实践性学习活动,对课堂教学空间和教材加以拓展,改变学生在教育中的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把学生的探究发现、大胆质疑、调查研究、实验论证、合作交流、社会参与、社区服务以及劳动和技术实践等作为重要的发展性教育活动,使学生增长知识、体验生活、感受人文、学以致用、增进友谊、增强社会责任感??真是好处多多, 综合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如在“国家大事知多少”这一综合实践活动中,我们让学生通过各种渠道搜集资料,了解国家大事,再与同伴交流。在这一活动中,孩子们的主人翁意识增强了,他们逐渐认识到自己是国家的小主人,国家的每一件的大事都关系到自己的荣辱。从而不断增强了社会责任感。

?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完成过程,让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过程,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以社会的主人的眼光观察社会、认识社会,它也使学生在这种活动中意识到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以及对社会所应该承担的责任。
        三、认识身边的事物,倡导学生回馈社会,服务社会。
        留心生活,会发现我们的周围有许多麻烦和困难,这并不是一件坏事。学生正是在“遇到困难——解决困难”的活动中化险为夷、梦想成真的。?
(1)看谁搜集的困难多:留心一下生活、学习中的遭遇,很可能就是一个受启发的地方。例如:在上学的路上,要通过人行道,虽然人行道指示灯是绿色,表示可通行,可车辆就是继续前行,让行人没法通过,形成人车抢到,危险重重;随地吐痰、扔垃圾,大声喧哗;小孩子在地铁上追逐打闹,大家在地铁上进食;在站场地方争抢,不懂排队和礼让等各项不良习惯。
(2)看谁解决的方法新:解决问题要符合自己的能力,想办法用最少的力气做最多的事,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免费的,力所能及的服务,给人带来共鸣。如:联系图书馆相关人员,到图书馆做义工,整理书籍;与大夫山管理处洽谈,到大夫山公园捡垃圾,维护公园良好的卫生环境;访问街道相关负责人,把构想告知,听取收集相关意见。
(3)看谁构思好:综合实践活动要带给人方便,?由于学生不是孤立于社会中的个体,他们的思想是在家庭、社会、学校的教育环境中逐步形成的,我们在活动形式上因目标、内容、资源的不同可采取各种各样的模式,给学生创设多种亲历的机会。这些活动的选取要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和经验背景,按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由简单到复杂的序列编排。"设计亲历活动必须符合下面几个要求:
a精心设计,具有典型科学教育意义 。                                           
b难度适当,充满儿童情趣。
c因地制宜,积极开发社区资源。
d注意安全,防范一切可能发生的意外。
    四、社会服务工时制,普及全体。
    由于学生不是孤立于社会中的个体,他们的思想是在家庭、社会、学校的教育环境中逐步形成的,因此,可以在不同的教学阶段制定不同是社会服务令,要求学生在学习期间完成一定的时间的社会服务,为社会提供更多更好的免费的、力所能及的服务,以及影响到家庭成员,改善公民的各项不良习惯,增强公民道德意识,使社会各种行为更规范、更合理、更自觉。
        我国公民的道德意识不均衡且总体相当薄弱,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家庭教育环境、学校教育环境、社会环境。因为人类的意识形态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养出来的,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耐心的引导,培养,点化,说服,需要学生在长年累月的生活中认真观察、思考、积累,去探索质疑辨别真伪,明辨是非。
        教育的重要目标是要培养素质全面,人格健全的人。目前的教育,普遍存在以知识为核心,以认知为主线,没有把人文素养的培养和教育放在应有的位置,从而导致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取向发生偏差,只知道享受关爱,即很少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况且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全面提高每一个学生的科学素质,达到这一目标的关键是加强人文素养教育的砝码。


1、郭元祥??《综合实践活动中认识与实践的关系》
2、叶运生  姚思源  《素质教育在中国》

?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